塞爾維亞王國國旗(1882-1918)


【塞爾維亞由自治到獨立(1829-1878)】
本文摘自《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作者:李邁先
出版社:三民書局

上一集:【東歐諸國史】塞爾維亞簡史(上):被併入鄂圖曼帝國前的中世紀塞爾維亞

希臘革命爆發(1821)後,俄國可能給予幕後的支持,俄、土關係又趨微妙,土耳其為求防阻俄國的干預,與俄簽訂〈阿克曼協定〉(Convention of Akkerman, 1826),俄國支持塞方,要求土耳其自塞境撤退,並將雙方關係加以正式確定。但土耳其遲遲不作進一步的具體行動,俄國乃以此藉口對土作戰,發生俄、土戰爭(1827-1829)。米洛什雖未積極助戰,但由側翼牽制敵軍,對俄亦有助益。戰後,俄、土簽訂〈亞德里亞諾堡條約〉(1829),在俄方壓力下,土耳其對於塞爾維亞作了重大的讓步。依照該約和1830年的另一協議,計有下列具體成果:

  1. 土耳其承認塞爾維亞為自治公國,將內政、司法、賦稅等項均交由塞人管理,並將公國之疆界劃定。
  2. 承認米洛什為塞爾維亞公,並准世襲。
  3. 塞爾維亞的東正教會,脫離希臘人的管轄,單獨成立新教區。
  4. 土耳其仍保留宗主權及若干城鎮的駐兵權,塞國年納定額的貢賦。

自治以後的塞爾維亞,政治並不穩定。米洛什和以前的黑喬治一樣,霸道專制、橫徵暴斂,視人民如奴隸,下令將公用的牧地關閉,禁止人民進入飼養豬隻,而養豬業是塞人的主要農村經濟活動,因而引起國人的普遍不滿,屢有謀弒之陰謀。

1835年2月,米洛什被迫召開議會,同意仿照西方國家的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尊重人權,責任內閣,並成立所謂國務院。但上述種種,均屬表面文章,毫無實行的誠意。1838年始在俄國壓迫下,成立「參政院」(Senate),設委員十七人,握有極大權力,另由塞公指派四人組成內閣,分別享有立法及行政權。翌年參政院迫米洛什退位,改由長子米蘭(Milan)繼位。一月之後,米蘭死,次子麥可(Michael)繼位。1842年,麥可被迫下臺,議會迎立黑喬治之子亞歷山大(Alexander,1842-1858年在位)為塞公。在亞歷山大十七年的統治中,塞爾維亞的文教事業頗有長足的進步,小學和中學陸續開辦,博物館、科學院和歌劇院次第設置,廣建大道以利商旅,並廣事收集民歌、諺語、歷史故事,編訂塞文文法和字典,出版書刊。司法制度也漸漸建立,頒布民法法典。亞歷山大於1858年被迫退位,塞人又迎立去國二十年、年屆七十八歲高齡的米洛什返國,但米洛什不久即逝世,麥可再度為塞公(1860-1868),以迄被刺為止。

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塞爾維亞處於左右為難之局,交戰雙方一是它的宗主國(土),一是它的保護者(俄)。最後由於奧國的干預,塞國決採武裝中立。戰後簽訂〈巴黎條約〉(1856),在列強支持下,將俄國的保護者地位排除,改由國際保證塞國的自治。惟土耳其仍為其宗主國,並保留在塞京及沿邊要塞的駐兵權,駐兵權直至1867年方始取消。

麥可公的八年統治,又為塞爾維亞帶來更進一步的改革。麥可在去國十八年期間,曾遍訪西歐各國,充分接受再教育,吸收當代新精神,使其成為塞國最佳的統治者。他渴望將塞國變成英國,實行憲政,於是一方面限制「參政院」的權力,一方面提高議會的職權,每三年定期召開一次。此外並改革稅制,鑄造貨幣,實行十進位制及改革軍事組織,引進新式步槍,實行徵兵,建立了一支可觀的現代化武力。

麥可鑑於義大利在皮德蒙(Piedmont)領導下已經完成了統一運動,因此也想使塞爾維亞成為巴爾幹的「皮德蒙」。他分別與希、保、羅人聯絡,希望組成「巴爾幹聯盟」,並進而成立「巴爾幹邦聯」,惜未成功。此一理想,日後狄托即予繼承,並曾作同樣的嘗試。

麥可雖多所建樹,但也有眾多的敵人。黑喬治家族和另一批不滿分子,數度陰謀叛變均未得逞,1868年6月,當麥可偕親友數人在貝爾格萊德近郊一處橡林覆蓋的山間別墅漫步時,突遭四兇手槍殺。事後調查,陰謀與黑喬治家族有關。這兩個有功於塞爾維亞解放運動的開國家族,竟反覆暗殺對方,冤冤相報。議會因此一致決議,永遠不准黑喬治家族繼承塞公之位。並選任麥可堂弟米蘭繼位,是為米蘭‧奧布利諾維支四世(Milan Obrenovich IV)。因年僅十四,由三人攝政。

1869年,新政府頒布新憲法,取消參政院,提高國會的職權,惟仍保留國君的權力。國會改為每年舉行一次,議員一百二十人,其中九十人由民選產生,三十人由塞公指派。遇有特別事故,則將國會的席位增多為四百八十人,全部由人民選舉產生。但選舉並不採秘密投票方式,而是公開舉行,故易被政府操縱,距真正的民主憲政尚遠。

米蘭於1872年成年親政,在外交上採取親俄政策,此時「大塞爾維亞」(Great Servia)觀念正在盛行,意即巴爾幹區的所有塞人(包括黑山國及波士尼亞等地之塞人在內)均應聯為一體,至於此一擴大的塞爾維亞國家,究竟由誰人領導,則意見不一。除塞公米蘭之外,尚有黑山國公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1860-1918年在位),後者的氣度才幹均優於前者。

1875年,波士尼亞首舉義旗,掀起反土戰爭。塞公初尚舉棋不定,但人民情緒高漲,迫其採取行動,米蘭乃與黑山國結盟,並向土耳其要求將波士尼亞及赫塞哥維納兩省交由塞國兼管,土政府拒絕,塞乃向土宣戰(1876年6月30日)。黑山國亦於翌日對土宣戰。塞軍雖有十餘萬,且有俄籍將領指揮,但仍為土軍擊敗,貝爾格萊德亦受威脅,列強調停,俄並向土發出最後通牒,塞、土遂簽約停戰(1877年3月)。

1877年4月,俄、土戰爭爆發,俄軍受阻於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並未及時參戰聲援俄軍。及至普列夫納隘道為俄軍攻占之後五日(1877年12月15日),塞始向土宣戰,引起俄方的不滿。自此時起,俄國就比較支持另一斯拉夫國家-保加利亞。所以在俄、土簽訂的〈聖‧斯提凡諾條約〉(1878年3月)中,扶植了一個「大保加利亞」,而塞爾維亞所得者,只有尼施等少數城鎮而已。由於列強的干預,另開柏林會議,出席會議的俄國代表葛察可夫(Gorchakav)外相對於塞國代表李斯提契(J. Ristiµ)絲毫不假顏色。在最後簽訂的〈柏林條約〉(1878年7月)中,保加利亞的疆域雖被大幅削減,而塞爾維亞的領域也並未增加。塞國意圖兼併的波士尼亞和赫塞哥維納兩地,反而劃歸奧匈帝國占領與管理。為了阻止塞爾維亞與黑山國聯為一體,特在兩國之間劃出一片條形地帶-諾維‧巴薩州(Sanjak of Novi Bazar),由奧匈帝國派兵駐守。有「塞爾維亞的加富爾(Cavour)」之稱的元老重臣李斯提契一向主張親俄,至此大感失望,憤而辭職。此後塞國外交路線,由親俄轉而親奧。
塞爾維亞在柏林會議中的唯一收穫,是它的獨立地位獲得國際的承認。與其同時獲得獨立的巴爾幹國家,還有黑山國和羅馬尼亞。

1882年2月,塞爾維亞國會宣告塞爾維亞由公國改為王國,米蘭‧奧布利諾維支四世改稱塞王米蘭一世。米蘭因民望不孚而被迫退位(1889),由其十三歲的髫齡獨子亞歷山大繼位,仍由李斯提契攝政。此後黨爭不斷,政變迭起。亞歷山大娶其情婦德拉佳(Draga)為后,后有野心,用其兩弟為總理及國防部長,並有奪取王位改由其弟繼任的企圖,於是激起政變,一批軍官闖入宮中,將亞歷山大刺殺(1903),奧布利諾維支王朝至此告終。

叛變分子遂即召開國會,一致推舉彼得(Peter)為塞爾維亞國王,彼得為塞爾維亞解放者黑喬治之孫,由是又轉入黑喬治王朝執政時代。

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國際風雲緊張,塞爾維亞的民族運動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此一以建立「大塞爾維亞」為目標的民族運動,意圖以塞國為核心,再將巴爾幹區的所有塞爾維亞人一律兼併。所以他們高唱「巴爾幹是巴爾幹人的巴爾幹」(The Balkans for the Balkan Peoples),希望列強不要干涉。他們爭取的地區,一是西面的波、赫兩州,二是東面的馬其頓,所以必須瓦解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可是「大塞爾維亞」運動,和斯洛汶人所提倡的「三元論」,彼此衝突。而衝突的焦點就是波、赫兩州的歸屬問題,也就是這兩個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究竟應該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併入塞爾維亞王國之內呢?還是繼續保留在奧匈帝國之內,成為「三元」之中的一元呢?

1912-1913年的兩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均獲勝利,人口和領土倍增,建立「大塞爾維亞」的野心更為高漲。

塞王彼得因健康不佳,於1914年6月24日將王位讓由其子亞歷山大為攝政,讓位之後四日即發生「薩拉耶佛事件」,刺殺奧國王儲者就是一名狂熱的大塞爾維亞分子。塞城事件引起了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以塞爾維亞為中心,併合克洛琪亞、斯洛汶尼亞、黑山國以及馬其頓等地,合建「塞爾維亞‧克洛特‧斯洛汶王國」(1918),十一年後再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王國」(1929)。

《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本書分上、下兩冊,共五編三十章,上冊介紹東歐諸國的早期歷史、十九世紀的東歐與戰間期的新東歐,下冊介紹現代東歐的形成,以及當代東歐變貌。

本書詳盡敘述東歐地理背景與民族分布,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巴爾幹國家的近代歷史,與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各國之演變。書中述及東歐諸國自1944年相繼淪入「鐵幕」,由共產政權掌握近半世紀的歷程,以及1989年後各國陸續走向民主化的道路,尤其引人入勝。全書章節一脈相承,敘述內容條理分明,定能幫助讀者掌握東歐諸國之發展脈絡。

圖片來源: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