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帝國帝旗


【塞爾維亞的起源及其全盛時代】
本文摘自《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上)》
作者:李邁先
出版社:三民書局

國家組織之初建

塞爾維亞(Serbia)是塞爾維亞人所建的國家,是南斯拉夫聯邦(註:已解體)中最大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面積八萬八千三百平方公里,首都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人於七世紀間遷入,在八至十一世紀間,受保爾加帝國和拜占廷帝國的統治。他們和其他的斯拉夫人一樣,最初仍是部落社會,各部落均有半獨立的自治權,部落的酋長稱為「祖潘」(Zupan)。後因時受匈牙利和拜占廷帝國的威脅,必須互相團結,乃由各部落集會,共推強者一人為「大祖潘」(Grand Zupan),地位略似君主(Prince)。十一世紀間,塞爾維亞人分別形成了東、西兩個小國家:

  1. 西區-稱為「齊塔」(Zeta),在今之黑山國和赫塞哥維納一帶,以斯庫塔里湖(Scutari Lake)為中心。
  2. 東區-稱為「拉西亞」(Rascia),在內陸山區,即今之塞爾維亞一帶。

十二世紀下半期局勢忽然明朗化,拉西亞的大祖潘史蒂芬‧尼曼亞(Stephen Nemanya,1151-1196年在位)將兩區統一,推翻東羅馬統治,建立了塞爾維亞的第一個國家組織,是為尼曼吉德王朝(Nemanjiid Dynasty)。尼曼亞於1196年讓位於其子史蒂芬二世(1196-1228年在位),自己退隱於阿托斯山,建立琪蘭達修院。史蒂芬二世即位後不久,第四次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王朝」。史蒂芬利用機會,設法擺脫東帝國的控制,轉而向羅馬教廷聯繫,1217年由羅馬教廷遣使為其加冕為塞爾維亞國王。塞人自九世紀下半期以後,已接受東正教,史蒂芬為使原來的宗教信仰得以繼續維持,又遣使向現已逃至小亞的東正教教長提出請求,請教長任命其弟薩瓦(Sava)為塞爾維亞大主教(1219-1235年在任),然後再由薩瓦以大主教身分為他重新加冕為塞王(1222)。此一曲折過程,雖極盡狡猾之能事,但卻一方面保持了塞爾維亞的傳統信仰-東正教,同時也提高了塞國的地位。

薩瓦後來封聖,史稱「聖‧薩瓦」(St. Sava),在塞爾維亞的聲望極高,塞爾維亞教會在其領導下,也成為民族團結的精神力量。

塞爾維亞的全盛時-杜山帝國

塞爾維亞的全盛時代出現於十四世紀中葉,史蒂芬‧杜山(Stephen Dushan)為塞王時(1331-1355) ,將國勢推到頂點。

當時的國際環境對塞爾維亞的擴張頗為有利;東羅馬帝國正發生內爭-巴里奧洛加斯(Paleologus)與坎塔庫西納斯(Canta­Cuzenus)兩個家族互爭帝位;匈牙利王國正與威尼斯爭奪達爾瑪什亞海岸的控制權;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在庫斯坦迪耳(Küstendil)戰役(1330)被塞國擊敗後已成為塞國之附庸,巴爾幹呈現權力的真空。杜山於是乘機擴大領域,先後兼併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以及伊比拉斯(Epirus)和色西雷(Thessaly)等地,建立了巴爾幹區的最大帝國,西至亞得里亞海,東至愛琴海,北至多瑙河,南至希臘半島的科林斯灣。1346年,杜山加冕為「皇帝」(Tsar),並自上尊號為「塞爾維亞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之帝」(Tsar of the Serbs, Greeks, Bulgarians and Albanians)。以斯科普耶為首都。此城位於瓦達河上流,已在馬其頓境內,現在仍是「馬其頓共和國」的首府。

在宗教方面,杜山將塞爾維亞教會,由原來的大主教區提升為「教長區」,教座設於培契(Peµ),地位與君士坦丁堡教長平行。

杜山所建的塞爾維亞帝國的龐大領域,一直是塞爾維亞人光榮歷史的象徵,二十世紀初年「大塞爾維亞」運動的理想疆域,即以杜山帝國的領地為藍圖。

杜山時代的塞爾維亞,是一個既似東羅馬帝國,也像西歐的封建社會,王權至高無上,貴族的勢力很大,其下為農奴。杜山編訂了一部法典(Zakonik, 1349-1354),充分可以反映十四世紀的巴爾幹社會。

土耳其勢力侵入巴爾幹後,杜山認為東羅馬帝國過於衰弱,絕對無力抵禦伊斯蘭教大軍的攻擊,因此極盼推翻希臘王朝,由其接任東羅馬皇帝。於是興兵八萬東征,當其攻抵君士坦丁堡城下時,突發高燒而逝世,年四十六歲,或謂被東羅馬帝國的潛伏分子毒殺。子尤羅施五世(Urosh V,1355-1367年在位)繼位,能力平庸,帝國瓦解,諸侯分立,尼曼吉德王朝告終,仍舊恢復類似早期的部落社會,以迄土耳其占領為止。

延伸閱讀:羅馬帝國最後的榮耀與哀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科索沃之戰(1389)

土耳其帝國的伊斯蘭教大軍,由小亞半島渡過黑海海峽(1354),攻占亞德里亞諾堡(1361),定為新都。蘇丹穆拉德一世的次一個攻擊目標便是塞爾維亞。大軍越過馬其頓,兵分兩路,向塞境發動鉗形攻勢。塞爾維亞公拉薩兒除了集結本身的騎士準備應戰之外,並邀巴爾幹基督教邦國波士尼亞、瓦雷琪亞、阿爾巴尼亞等合組聯軍,迎戰土軍於科索沃 ,地在當時塞國首都之北,是馬其頓群山環繞的一處圓形廣場。決戰的日期是1389年的6月28日。

南斯拉夫人對於科索沃戰役,視為抗敵衛教衛鄉的神聖戰爭,有上百首的史詩加以歌頌,由於不斷的添枝加葉,反而扭曲了史實的真相,變成一個神話性的傳奇。時至今日,南斯拉夫人仍將6月28日定為「聖‧維塔士節」(St. Vitus),堅信這位聖者曾在科索沃戰場上顯聖,協助塞人禦敵,因此列為民族性國家性的節日,十分重視。即以二十世紀而言,下列幾件攸關塞爾維亞和南斯拉夫命運的大事,均與「6‧28」有關。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耶佛(Sarajevo)事件,發生於1914年的「6‧28」,奧國王儲斐迪南大公為了撫慰波士尼亞的斯拉夫人,於是日前往閱兵,因而遇刺;改變國體成立「南斯拉夫王國」的憲法,於1921年「6‧28」通過,稱為《維多夫坦憲法》(Vidovdan Constitution),義即聖‧維塔士節制訂頒行的憲法;1948年「6‧28」史達林將狄托(Tito)等南共領袖排除於「共產情報局」(Cominform)之外,因而引起了共產陣營的首次分裂。

科索沃戰役的真正經過,則是基督教聯軍的徹底失敗,塞公拉薩兒死於戰場,雖然蘇丹穆拉德也在同一天晚上被一假稱投降的基督徒刺殺,但塞爾維亞和巴爾幹被土耳其統治的命運則已於此次戰役中決定。因土軍轉向保加利亞,塞國暫時成為土耳其的附庸,七十年後塞爾維亞即為土耳其正式兼併(1459),歷時三百五十年。

十七及十八世紀間,大批塞人因受土耳其迫害,向北遷徙,居住在當時屬於奧國的瓦伊瓦迪納地區,這就是「瓦伊瓦迪納自治省」的來源。

下一集:【東歐諸國史】塞爾維亞簡史(下):在俄、土兩國的角力下,塞爾維亞如何取得獨立?

《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上)》

本書分上、下兩冊,共五編三十章,上冊介紹東歐諸國的早期歷史、十九世紀的東歐與戰間期的新東歐,下冊介紹現代東歐的形成,以及當代東歐變貌。

本書詳盡敘述東歐地理背景與民族分布,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巴爾幹國家的近代歷史,與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各國之演變。書中述及東歐諸國自1944年相繼淪入「鐵幕」,由共產政權掌握近半世紀的歷程,以及1989年後各國陸續走向民主化的道路,尤其引人入勝。全書章節一脈相承,敘述內容條理分明,定能幫助讀者掌握東歐諸國之發展脈絡。

圖片來源: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