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帝皇頌》配上全新歌詞的奧古斯特.海因里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


現代德國的國歌名叫《德意志之歌(Das Deutschlandied)》。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是由一位奧地利人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n)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茲二世(Franz II)所作的歌曲,原名為《帝皇頌(Kaiserhymnen)》,在西元1797年首次獻奏。不久後,就在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法蘭茲二世建立奧地利帝國,稱奧地利帝國皇帝法蘭茲一世(Franz I)。這首歌仍然作為奧地利皇室的頌歌,直至奧匈帝國在1918年解體為止。歌詞首句為「天佑吾皇法蘭茲」,這句歌詞除著不同世代的皇帝而改寫。

其實,在西元1841年時,同為愛國詩人和大學教授的奧古斯特.海因里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August Heinrich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就曾以《帝皇頌》配上全新的歌詞,表達對德意志民族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的渴望,歌詞分為三段,也就是《德意志之歌》的原型。雖然這首歌推出後非常受歡迎,但還是要到1922年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成立後才採立第一段歌詞成為國歌。

《德意志之歌》的第一段歌詞也繼續成為後來建立的納粹德國(Nazi Germany)的國歌。第一段歌詞強調德意志民族的團結,首句歌詞即為「德意志至高無上,高於世間一切」,本來是想宣揚德意志民族的團結不受地域限制,但在納粹演繹下卻變為了極端民族主義—德意志民族比其他民族更優秀。也是因為這樣,《德意志之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成為了禁歌。

不過到了1951年,西德重新採用《德意志之歌》作為國歌,只是今次沒選擇民族主義濃厚的第一段歌詞,改為採用強調統一、正義與自由的第三段歌詞。雖然如此,這首歌在各界還是充滿爭議性。東德則採用另一首名叫《從廢墟中崛起(Auferstanden aus Ruinen)》作為國歌。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統一,《德意志之歌》繼續成為統一後德國的國歌,直至今天。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