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狹道(西撒哈拉城牆)
【西撒哈拉-穿越沙漠的二千七百公里沙牆】
本文摘自《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全球有趣的邊界、領土和地理奇觀》
作者:佐蘭.尼科利奇
譯者:林資香
出版社:春山出版
23º 54′ 00″N|14º 32′ 00″W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邊界:陸地、河流、海洋、開放、封閉……。在特定的情況下,宣稱擁有領土的人們會覺得,光是在自己的領土周圍劃定一條假想的邊界以及到處置放邊界石,並不足夠;他們需要以各種不同的高牆來強化邊界的所在。有些這類的高牆眾所周知,或許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標誌出中國文明與蒙古蠻族之間的分界線。除此之外,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以前的柏林圍牆;許多人也都知道美國與墨西哥、或是以色列與約旦河西岸之間的高牆(或圍欄)。
有另一道鮮為人知的「牆」(一道土木工程建蓋起來的巨大屏障)劃分了一片富含磷酸鹽的領土,但這片土地數十年以來,在其他各方面都極其匱乏而受限。這道牆就是摩洛哥狹道(或稱摩洛哥沙牆〔Moroccan Wall〕),幾乎是以斜對角的方式將西撒哈拉分割成兩塊區域:一塊是由摩洛哥人治理的西部與南部,另一塊則是由自稱為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Sahraw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的政體所治理的東部。在地圖上,這條狹道是以一條黃線加以標記。
西撒哈拉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二次大戰後,摩洛哥與茅利塔尼亞要求西班牙人撤退,離開劃開它們之間的那片區域;西班牙人直到一九七○年代中期才同意撤離,導致西班牙與受阿爾及利亞支持的波利薩里奧陣線(Polisario Front)之間衝突不斷-後者聲稱它們擁有這片領土。此後不久,茅利塔尼亞完全退出了衝突,具備明顯優勢的摩洛哥王國極迅速地掌控了西撒哈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區,包括所有主要城市以及最重要的、富含磷酸鹽的場域。
為了確保邊境安全,摩洛哥決定築起一連串結合防禦工事與壁壘的沙石建築,總長度很快就超越了二千七百公里。沿著狹道,摩洛哥設置了幾百萬枚的地雷並布署十二多萬名的重裝士兵。如此一來,摩洛哥人確保自己可以不受阻礙地取得西撒哈拉西部與南部唯一的自然資源—磷酸鹽,以及大西洋中的漁獲。西撒哈拉的外海可能蘊含著油量豐富的油田,但這片極具爭議性領土的不確定政治地位,可能會阻礙石油的開採。
如今,摩洛哥狹道代表了受摩洛哥控制地區以及受波利薩里奧陣線控制地區之間的分界線。不利的生活條件,使得大部分的撒拉威人(Sahrawi,該地區原住民的當地稱呼)實際上住在鄰國阿爾及利亞的難民營中。這條狹道從接近西撒哈拉沿岸的最南端開始延伸(波利薩里奧陣線據稱僅控制了幾公里沿著茅利塔尼亞邊界的海岸),然後將西撒哈拉分割成兩個不均等的部分,一小段高牆穿越邊界進入茅利塔尼亞,最後終止於摩洛哥與西撒哈拉的邊界處。
雖然摩洛哥與聯合國簽署了一份承諾,同意在西撒哈拉舉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未來地位,但這項公投至今尚未舉行,而且極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當然,考慮到西撒哈拉這個區域富含磷酸鹽與漁業資源,同時極可能蘊含豐富油田,無怪乎摩洛哥拒絕交出它對這片人跡罕至的領土之掌控權。事實上,至今仍有大約九萬個撒拉威人住在這裡,摩洛哥也已經安排了幾十萬摩洛哥人前來此地定居。
註釋:
1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通稱「西撒拉威」,由波利薩里奧陣線於1976年建立。其聲稱擁有西撒拉威地區的主權,但目前僅能控制有關領土的三分之一,其餘則為摩洛哥控制。
世界並不總是如我們認為的那樣。本書作者將全世界最古怪、最有趣、最不可思議、最不尋常、最不合邏輯的各種邊界現象,透過精要趣味的文字與簡潔清晰的地圖,一一解謎。各種內飛地、外飛地、分裂的、不存在的城市和島嶼……,將使你重新思考「邊界」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圖片來源:
- Moroccan Wall: The Longest Minefield in The World: Amusing Planet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