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爾達會議的三巨頭-左起:邱吉爾、羅斯福、史太林


雅爾達會議

一九四五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場之一的歐洲戰場,隨著納粹德國的節節敗退,戰爭終於接近尾聲。同年的二月四日,同盟國中三個主要國家首腦-英國首相邱吉爾(Prime Minister Winston Churchill)、美國總統羅斯福(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和蘇聯總書記史太林(Premier Joseph Stalin)在位於克里米亞(Crimea)的雅爾達舉行會議(Yalta Conference)。

這次會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三方處理戰後世界和權力的再分佈而舉行的。然而,這次戰後會議,卻被視為冷戰的誕生。

會議其中最重要的議題,便是如何處理戰敗後的德國問題,以後結束二戰的東亞戰場。戰敗後的德國根據協議將被分割,並由同盟國接管。德國的武裝力量將被解除,所有戰犯會被送往審訊。在經歷過一戰和二戰的教訓後,雖然大家表面的目光仍是放在制定方法防止德國的再度崛起,但事實上,一道更令人擔憂的陰霾早已濃罩著戰後的歐洲-那便是蘇聯的野心。

史太林無論在戰前和戰後於東歐的舉止都讓以英美為首的西歐多國產生憂慮。為了阻止這位蘇聯獨裁者不斷染指歐洲,羅斯福和邱吉爾決定成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以建立平等、自由和獨立的歐洲為宗旨,希望在國與國之上的層面制衡蘇聯。而這個國際組織最初只允許在二戰中有向軸心國宣戰的國家加入,它的名字耳熟能詳-聯合國(United Nations)。

雅爾達會議的三巨頭-左起:邱吉爾、羅斯福、史太林

對於聯合國的成立原則,史太林基本同意,但最後他卻要求給予十六個共產國家在聯合國有各自的代表,而這些共產國家基本上都受蘇聯控制。這麼一來,蘇聯實際上在聯合國擁有十六票的投票權。而且,這三位世界強權首腦對於戰後受軸心國控制的國家如何產生新的政府存有分歧。

羅斯福和邱吉爾支持以自由的民主選舉選出由人民授權的政府。於是,他們支持位於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Polish government-in-exile)成為波蘭的合法政府,但史太林卻堅持應由共產黨控制、位於波蘭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Polish Committee of National Liberation)建立政府。

最後,三方達成的共識,便是這個委員會必須加入更多不同政治理念的政黨代表。而波蘭的邊界,也沒能達至共識。

這次會議看似成功,但其實並不然。史太林最後背棄了他的承諾,沒有給予蘇聯在二戰末期佔領的東歐各國民選自己的政府。那麼,當初羅斯福和邱吉爾為什麼會相信他?蘇聯向他們誇大了其在二戰的亞洲戰場中打敗日本的重要性,成功蒙混過關,但事實上蘇聯在亞洲戰場的角色並不關鍵。加上當年的蘇聯,在國力上愈來愈強大,話語權也隨之變大,羅斯福和邱吉爾也只能選擇相信他。

這次會議後,雖然二戰仍未完全結束,但一場以全新模式並影響全球意識形態的新型戰爭,卻在不知不覺間開始了。這場新型戰爭,便是後來稱為的「冷戰」(Cold War)。

「冷戰」這個詞彙,最初由一位英國作家佐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一九四五年創造。他著名的作品有《動物農莊》(Animal Farm)和《一九八四》(1984)。當時他分析並預測了戰後的世界情況將會是以核武器為籌碼的全球政治僵局:

「這個世界將會出現兩至三個如怪物般的超級強權。這些超級強權擁有能夠在彈指之間就消滅數百萬人口的毀滅性武器。」

後來,「冷戰」被美國金融家暨總統顧問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正式使用。

佐治.奧威爾

鐵幕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戰正式結束。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戰後的大選中落敗,後來他被邀請到西敏公學(Westminster School)裡演講。在這次演講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這段話:

「從波羅的海的斯塞新到阿德里亞海的第里雅斯特,一道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開。」(“From Stettin in the Baltic to Trieste in the Adriatic, 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 across the continent.”)

他所提及的「鐵幕」(Iron Curtain)一詞,被認為是冷戰時期最佳的形容詞,也是他對當時世界的權力重新分佈的敏銳觸覺。邱吉爾預示資本主義為首的西歐和共產主義為首的東歐將形成更危險的戰爭危機。「鐵幕」一詞形容冷戰時期把歐洲分為資本主義陣營和共產主義陣營的界線。

溫斯頓.邱吉爾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本是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元氣大傷,成為強弩之末,世界強權地位逐漸轉移到美國和蘇聯兩國。邱吉爾的這次演講先是讚許美國是世界強權的巔峰,目的是希望能與美國建立特別關係:以兩大英語世界強權,建構戰後的世界秩序,共同對抗另一世界強權、有強烈擴張態勢的蘇聯。而且他認為共產主義的第五縱隊(Communist Fifth Columns)已逐漸滲透至西歐南歐,因此希望不要再重蹈對希特勒綏靖政策的覆轍。他認為當時的蘇聯:

「他們對力量的崇拜和對積弱的不屑都高於一切。」

對於邱吉爾的演說,美國政界其實心裡明白,他們早已知道蘇聯擴張的野心,只是若果公開展現強硬姿態,會使俄羅斯人更懷敵意。而且,美國沒有因此與英國走得更近。雖然他們認為在冷戰時期,英國絕對是個珍貴的盟友,但這不代表美國願意被英國利用作挽救早已沒落的日不落帝國。蘇聯得悉邱吉爾的演說後,認為這是一種戰爭挑釁,英國企圖組成「說英語的聯盟」是「帝國種族主義」。

就這樣,英美與蘇聯之間長達接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正式拉開序幕。

那麼,甚麼是冷戰?它是與舊時代的大型戰爭完全不同的大國博奕。基本上,它就是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和蘇聯為代表的共產主義在各方面的競爭和對抗。

一九四八年,蘇聯透過「紅軍」(Red Army),陸續在各東歐國家扶植了左翼政府。英美兩國對於蘇聯的這個擴張做法起了警戒心,認為蘇聯遲早有一天會威脅西歐的自由世界。蘇聯則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有效防止德國再崛起所帶來的威脅,而且也是向世界輸出共產主義理念的有效做法。於是,當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對戰後歐洲施以經濟援助和重建計劃後,美國在西歐建立了巨大的影響力,面對被蘇聯控制的東歐,「冷戰」的格局便更加明顯了。

鐵幕

冷戰爆發

在接下來的五年,冷戰的危機達至頂峰。戰後的德國被一分為二,西德由歐洲資本主義陣營控制,東德則由蘇聯共產主義陣營控制,而其首都柏林,也一分為二。柏林座落在蘇聯控制的東德,蘇聯曾試圖圍堵由西方控制的部份卻不成功。為了防範蘇聯的軍事威脅,美國與西方國家在一九四九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北約」(NATO),以統一的軍事行動應對蘇聯未來所有的潛在軍事威脅。

同年,蘇聯也對此作出了回應,而且當時震撼世界-一九四九年,他們在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成功試爆了首枚原子彈。這意味著,核子武器技術不再是美國的專利,這就代表了冷戰中的兩大陣營,都具有完全毀滅對方的能力,應驗了佐治.奧威爾的預測。而遠東的中華民國政權,也在一九四九年起被中國共產黨取代。

因此,戰爭的模式演變成「代理人戰爭」,即美蘇兩大陣營不直接展開戰爭,反而介入在世界不同地方發生的衝突,達至削弱對方為目標。其中代理人戰爭的表表者,便是在一九五○年爆發的韓戰(Korean War)。韓戰的爆發是由蘇聯支持的北韓,入侵由美國支持的南韓,戰爭直至一九五三年才結束。直到今天,朝鮮半島仍然處於分裂狀態。

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冷戰雙方稍稍降溫,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蘇聯的獨裁者史太林在一九五五年去世。不過,這不代表冷戰就因此結束,因為冷戰並不是因為個人野心而出現,而是當時兩大意識形態的對壘。一九五五年,以蘇聯為首並被其控制的國家,為了對抗北約,成立了類似的軍事組織「華沙公約」(Warsaw Pact)。作為回應,西德也在同年加入北約。

北約及華沙公約比較

一九五八年後,冷戰又再次升溫。美國與蘇聯這年起開始研發洲際導彈,一種無須以轟炸機飛往他國領土也能在本國直接發射並進行轟炸的全新導彈武器。一九六二年,蘇聯秘密地在古巴(Cuba)部署了導彈發射系統。由於古巴十分靠近美國,因此蘇聯可以很快速便能在這裡以核彈攻擊美國本土,引致了當時使戰爭如箭在弦的「古巴導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幸而,當時這兩大超級強權在多次談判後,蘇聯最終同意在古巴撤除導彈。

畢竟,戰爭一旦爆發,就如前文提過,雙方都擁有完全毀滅對方的軍事能力。明顯地,當時美蘇兩國,還沒有心理準備應付核子武器戰爭。一九六三年,雙方簽定「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Partial Nuclear Test Ban Treaty),同意禁止任何地表上的核武測試。古巴導彈危機的出現,蘇聯意識到不能再因為自己軍事上落後而受制於美國,這就衍生了冷戰時期的下一個階段-軍備競賽和太空技術競賽。

古巴導彈危機-據美國中情局提供的照片,一枚蘇聯製的導彈在莫斯科紅色廣場(Red Square)上展示

美國與蘇聯都選擇避免與其爆發任何正面衝突,他們兩國往後的做法都傾向於鞏固自己的盟友和削弱對方的影響力。例如,蘇聯在五十年代起,多次派出軍隊在東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等國以鞏固當地的共產黨統治。美國則幫助瓜地馬拉(Guatemala)推翻左翼政府、曾企圖入侵並進翻古巴政府但最後不成功、防止共產黨在多明尼加共和國(The Dominican Republic)及格林納達(Grenada)執政而入侵並接管當地等等,但最使美國元氣大傷並被削弱在東亞的影響力則是越戰上的失敗-一場在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克五年年間爆發、曠日持久、企圖阻止由共產黨控制的北越吞併南越的內戰。

一九六○-一九七○年代,冷戰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再不是簡單的兩大陣營二分法。隨著世界其他國家的崛起,美蘇兩國分別在自己的陣營都漸漸失去絕對的話事權。例如,共產主義中國在一九六○年起開始與蘇聯分道揚鑣,最後更反目;西歐及日本則經歷了戰後的經濟復甦,國力上升,話語權也大幅提升,不再完全聽從美國的指揮,而且能夠表現出更獨立的國策。

一九七○年後,為防止爆發毀滅世界的大型戰爭出現,兩大強權同意限制反彈道飛彈和能夠搭載核彈頭的導彈系統的部署。不過,在一九八○年代,為了爭奪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雙方曾因此再次短暫增加軍備。

蘇聯倒台,冷戰結束

一九八○年後,冷戰進入結束階段。蘇聯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卓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作為其領導者,認為蘇聯必須改革才能維持下去。為此,他決定逐漸解除蘇聯的獨裁統治,下放權力予其控制的地區,並使其民主化。於是,在一九八九-一九九○年間,在得到戈巴卓夫的默許下,東德、波蘭、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眾多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府陸續倒台,這些國家走向獨立,並成立民選政府。在一九九一年,東西德在北約主持下正式統一。

攝於1986年的戈巴卓夫

戈巴卓夫的改革也削弱了蘇聯共產黨的權威,其權力轉移到俄羅斯以及其他加盟共和國政府手上。一九九一年末,蘇聯終於倒台崩解,產生了十五個新的獨立國家,就連蘇聯的主要骨幹俄羅斯也產生了民選、反共產主義的領導者。

隨著蘇聯的倒台,持續了近五十年的冷戰也正式結束了。

圖片來源:

  • Yalta summit in February 1945 with (from left to right) Winston Churchill, Franklin Roosevelt and Joseph Stalin: Wikimedia Commons
  • Picture of George Orwell which appears in an old accreditation for the BNUJ.: Wikimedia Commons
  • Sir Winston Churchill: Wikimedia Commons
  • The Iron Curtain: EUfactcheck
  • WHAT WAS THE WARSAW PACT?: NATO
  • CIA reference photograph of Soviet 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 (SS-4 in U.S. documents, R-12 in Soviet documents) in Red Square, Moscow.: Wikimedia Commons
  • Cropped from File:Reagan & Gorbachev Arrive (8002548794).jpg: Wikimedia Commons
  • Yalta summit in February 1945 with (from left to right) Winston Churchill, Franklin Roosevelt and Joseph Stalin: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