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絲汀娜女王(十七世紀畫作)


談起歐洲歷史上的女王,比較著名的有英格蘭的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 Queen of England)、俄羅斯的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 Emperor of Russia)或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ia, Archduchess of Austria),這篇文章卻想為大家介紹一個較少人認識的歐洲女王。雖說如此,這位女王在她那時代卻無人不曉。她就是生於十七世紀瑞典的克莉絲汀娜女王(Christina, Queen of Sweden)。克莉絲汀娜女王在那時候的歐洲絕對是個奇葩。以現代標準來說,她或許只是個頗有性格的人,但以當時來說,她卻被認為是個瘋癲之婦。

延伸閱讀:【那些歐洲君王傳奇】就算要賣掉裙子,也要光復故土的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莎

她出生的環境絕對是影響她往後性格和思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講述她的事蹟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那時的瑞典是個怎樣的國家。

瑞典王國崛起

十六世紀的瑞典是個年輕國家,剛從丹麥統治中獨立。獨立後,瑞典第一位國王是古斯塔夫一世(Gustav I, King of Sweden)。他來自瓦薩王朝(House of Vasa),該王朝一直統治瑞典直至十七世紀中葉。新的瑞典王國像個初創企業,國王古斯塔夫一世為國家從無到有建立了很多東西,例如他組建了紀律嚴明的現代化軍隊,改革當時的國家制度,以及積極參與波羅的地區(Baltic)事務,提升瑞典的歐洲地位。

延伸閱讀:【年代記事】瑞典王國大事年表

除此之外,他還像英格蘭的亨利八世(Henry VIII, King of England)一樣,為國家進行了宗教改革。亨利八世與羅馬天主教廷鬧翻,並充公天主教會在英格蘭的資產,古斯塔夫一世做法也是跟他相類似。不過,亨利八世創立的英國新國教仍存在一定的天主教元素,而古斯塔夫一世卻做得更徹底,乾脆把瑞典國教定為新教路德宗(Lutheranism)。

古斯塔夫一世(十六世紀畫作)

延伸閱讀:【鐵腕.都鐸王朝(六)】亨利八世把王后休了,只因生不出個兒子

一五六○年,古斯塔夫一世逝世,長子艾里克十四世(Eric XIV, King of Sweden)繼承王位。這位國王雖然博學多才,性格卻極度猜疑,而且行為殘暴,更有精神失常,與同父異母弟弟約翰公爵(John)為首的貴族關係很差,引爆了一場貴族叛亂。艾里克十四世被約翰推翻,約翰繼位為約翰三世(John III, King of Sweden)。

然而,成功進行宗教改革的國家不代表天主教就此一掃而空,天主教影響力仍然巨大,新教與天主教陣營之間的矛盾與爭鬥常常出現,瑞典也不例外。約翰三世王后是個天主教徒,來自信仰天主教的波蘭—立陶宛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的統治家族。受到王后影響,約翰三世為瑞典國教引入了許多富有天主教色彩的儀式和傳統,使新教徒十分不滿。

延伸閱讀:白鷹、騎士與貴族民主:中歐強權波蘭—立陶宛聯邦簡史

約翰三世繼任人是他兒子西吉斯蒙德(Sigismund, King of Sweden),同樣是個天主教徒。西吉斯蒙德成為瑞典國王前,已是波蘭國王(King of Poland)和立陶宛大公(Grand Duke of Lithuania)。這位西吉斯蒙德的宗教政策在波蘭和立陶宛掀起滿城風雨,瑞典在他統治下,天主教勢力更強盛。

為了統治瑞典,他委任了叔叔卡爾(Karl)為波蘭攝政王。可是,這兩叔姪在宗教信仰上卻是南轅北轍—西吉斯蒙德是天主教徒,卡爾卻是新教徒。為此,他們反目成仇,終致瑞典爆發內戰。西吉斯蒙德被推翻,卡爾取而代之,即卡爾九世(Karl IX, King of Sweden)。雖然卡爾九世並非信奉瑞典國教路德宗,但至少還是個新教徒,瑞典在他的七年統治期間,宗教紛爭總算消停,國家不再因此內耗,為他兒子古斯塔夫二世(Gustav II, King of Sweden)創造了大展鴻圖的穩定條件。

「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十七世紀畫作)

一六一七年,十七歲的古斯塔夫二世加冕為瑞典國王。這位年輕國王一生幾乎投入在軍事上,與丹麥和俄羅斯多次戰事中皆取得勝利,享有「北方雄獅」美譽。不過,這些勝利還不算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一六三○年,他作出了一個影響瑞典未來的決定-帶領瑞典參與「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所謂「三十年戰爭」,是歐洲宗教改革運動引伸出來一場曠日持久的慘烈戰爭。當時多個歐洲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包括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荷蘭和其他細小邦國。這場戰爭一六一八年開打,打了十多年還是沒有什麼結果,戰況膠著。

古斯塔夫二世帶著他那支紀律嚴明的瑞典軍隊殺進這蹚渾水,除了支援新教陣營之餘,也協助法國對抗統治歐洲多個領地的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他打贏了三場決定性的戰役,卻是壯志未酬,在一六三二年的呂岑戰役(Battle of Lützen)中戰死。古斯塔夫二世死後被瑞典國會追封「大帝」稱號,他也是唯一一位擁有這個稱號的瑞典國王。

延伸閱讀:【來自雄鷹的家族(一)】哈布斯堡家族的崛起

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戰身役中戰死(十九世紀畫作)

女王萬事俱備

英年早逝的古斯塔夫二世遺下了年幼獨生女。這名幼女就是文章主角—克莉絲汀娜。才不到六歲的她就這樣突如其來地繼承了瑞典王位。古斯塔夫二世還在世時,早已計劃把女兒裁培為他的接班人。為確保女兒能平穩地繼承王位,他首先確保女兒導師們將她當作一位王子般教導,又促成國會承諾擁護和支持克莉絲汀娜。同時,他安排女兒與其表兄卡爾一同學習。卡爾比克莉絲汀娜年長四歲,是繼克莉絲汀娜後第二順位繼承人。古斯塔夫二世如此安排,便是希望女兒長大後跟卡爾結婚,鞏固王位。

在如此精心安排下,克莉絲汀娜確也沒有辜負到父親苦心,展現出對學問和知識的強烈熱誠。擁有活躍頭腦的她,對各種知識範疇的書籍有著強烈渴求。她專注於古典學,懂得數種語言。這還不止,古斯塔夫二世留給克莉絲汀娜最寶貴的禮物,並非只是這些優質教育,而是扶助他多年的宰相埃克塞爾.烏克森謝納(Axel Oxenstierna, Lord High Chancellor of Sweden)。在瑞典,埃克塞爾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人,他給國王的意見具有無比價值,曾幫助瑞典在三十年戰爭中取得極大利益。

埃克塞爾.烏克森謝納(十七世紀畫作)

既然有充份裁培和國會支持,又有卡爾和埃克塞爾扶助,克莉絲汀娜在這個男人當道的時代,絕對有條件成為一代名君。然而,這一切一切真是克莉絲汀娜心裡想要的嗎?

克莉絲汀娜女王用行動回答了這條問題。一六四五年,戰爭已經進行了二十七年,各主要參戰國均對持續膠著的戰況感到厭倦了,各國蘊釀著一場和平談判。敏銳的埃克塞爾卻認為,三十年戰爭只要一直打下去,瑞典就能從中獲得更大利益。於是,為了阻止各國達成和平協議,他派兒子組成團隊,代表瑞典進行談判。可是,克莉絲汀娜心裡卻不認同。她十分厭惡戰爭,當知道各國有意為和平展開談判,她隨即派遣了自己的近臣團隊代替埃克塞爾兒子的使團,並著他們不計任何代價都要促成和平。

一六四八年,經過一連串談判,各國同意簽定《西發利亞條約》(Peace of Westphalia),漫長的戰爭終於落幕了。

延伸閱讀:西元一六四八年後,歐洲主權國家的興起

可是,埃克塞爾卻十分失望。他向女王抱怨,如果當初讓他堅持採取更強硬立場,瑞典得到的利益將遠遠比《西發利亞條約》規定的更多更大。克莉絲汀娜十分反感,隨即就把他撤職,改換成馬格努斯.加布里埃爾.德拉加迪(Magnus Gabriel De la Gardie)作為她的首席顧問。可這位馬格努斯差得遠了,他擅長的不是為瑞典在歐洲各國間謀取利益,而是一味為王室鞏固權威。

《西發利亞條約》後達成歐洲霸權的瑞典帝國

深受瑞典民眾愛戴的埃克塞爾被免職就夠朝野上下震驚了,不過克莉絲汀娜下一步卻更令人驚愕。一六四九年,她突然向外宣布終身不嫁,並立表哥卡爾為繼承人。她本身就對婚姻有種恐懼,她的偶像-英格蘭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也是終身不嫁。而且,她過去學習關於天主教信仰的知識時,更深受獨身修行主張吸引。次年,繼位已十八年的克莉絲汀娜終於舉行了登基大典,成為正式的瑞典女王並親政。可問題是,她準備要當個怎樣的統治者?

延伸閱讀:【鐵腕・都鐸王朝(十)】「童貞女王」華麗登場,伊莉莎白一世過人的政治智慧

女王行為…有點不妥

這個問題對於當代人來說,也不好回答,原因在於克莉絲汀娜的行為實在太奇特了。這位女王飽讀詩書,研讀過歐洲過去不少女王的統治事蹟,其中她最仰慕的,便是伊莉莎白一世。然而雖說如此,她卻沒有以伊莉莎白一世為榜樣,衣著上也與這位強調自身為女性的一代女王截然不同。反之,克莉絲汀娜常常以男性裝扮出現,就算在某些場合要以女性裝扮出席時,她對如何穿搭卻完全不講究。有一次,一個芭蕾舞團被邀請到王宮作客,其中一個任務便是要教導女王什麼才是優雅的儀態。

克莉絲汀娜女王,值得注意的是她的眼睛被誇大了(十七世紀畫作)

埃克塞爾曾自豪地評價還是公主的克莉絲汀娜:「她完全不像個女孩子。」當時他一定以為公主有著男性的器宇軒昂,卻沒預料到這孩子長大後原來卻跟他所想迥異。克莉絲汀娜把時間全花在她的興趣上面—藝術、閱讀、寫作、科學儀器、音樂和戲劇等等,就是對治國沒半點興趣。

不過,雖說對治國不感興趣,但她卻一心把瑞典改革成一個「現代」國家。這裡說的「現代」國家,當然不是什麼制度改革或治國政策。克莉絲汀娜心目中的完美國家,是指在文藝上追上當時正處巨大文藝革命的荷蘭、法國和義大利等國。當時的時尚界普遍認為,瑞典只是個冷冰冰和落後的國家,衣著粗魯的瑞典人,歷代統治者都是不成熟的。克莉絲汀娜盼望斯德哥爾摩王宮能夠超越巴黎、維也納、倫敦和羅馬任何一個城市的王宮,讓世人知道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不亞於這些傳統大城市。

瑞典不能只徒具外觀,國內學者實在太少了,滿足不到對學問知識有無盡欲望的女王。克莉絲汀娜執掌國家財政後,隨即動用龐大財力,在歐洲各個角落搜羅各式各樣的知識論述,並邀請當時的權威思想家來訪她的王宮。十七世紀是個文藝時代,同時也是宗教思辨的時代。無論是哲學家、神學家、神秘主義者和科學家,皆對上帝存在、宇宙本質和各派教條都有十分熱烈的討論。

在這種環境下,各著名思想家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巴魯赫.史賓諾沙(Baruch Spinoza)、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約翰.洛克(John Locke)、葛腓烈.萊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tz)、艾碩.牛頓(Isaac Newton)等等都是當代大賢。他們所代表的思想和思辨範圍很廣,其中包括了猶太哲學「卡巴拉」(Kabbalah)、天文學和鍊金術等等,旨在尋找世界真理。這一切一切對於基督教世界來說是個重大衝擊,也實實在在地迷倒克莉絲汀娜。例如,當克莉絲汀娜打聽到有一本在地下廣泛流傳的著作《論三個冒名頂替者》(The Treatise of the Three Imposters)後,她說花盡手段都要獲得一本。這本書在當時被認為十分大逆不道,內容否定了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教誨。對於一個基督新教國家的統治者來說,這本書顯然不應該適合女王閱讀。

《論三個冒名頂替者》

當然,若純以學術角度探討這本書的內容和觀點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對一個在位君主來說,則是大件事了。為什麼呢?歐洲君主其實並不完全自由,他們沒有自由選擇信仰的權利,改變信仰往往會引致嚴重後果,在於他們不只代表自己立場,還預設代表國家立場。譬如說,十七世紀後,歐洲各國基本上已定好各自的國教,分別信奉天主教(Catholism)、新教路德宗(Lutheranism)、新教歸正宗(Calvinism)或聖公宗(Anglicanism)等等。這些國家統治者,憲法規定需要全力支持該國國教。

舉個例子,大不列顛王國(The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女王安妮(Anne, Queen of Great Britain) 在一七一四年駕崩後,繼承她王位的竟是德意志一個遠房親戚。如果純以血統來說,這位遠房親戚之前的五十六位貴族血統上比他與安妮女王更親近。可這五十六個人無一不是天主教徒,而國家憲法上卻規定天主教徒不能繼承英國王位。於是,信奉新教的這位遠房親戚便順理成章成為了英王,他就是喬治一世(George I, King of Great Britain)。

延伸閱讀:【糟糕的統治.斯圖亞特王朝(九)】安妮女王之後,混亂的斯圖亞特王朝落幕,卻留下了寶貴的政治遺產

瑞典國教是屬於新教的路德宗,在國內也無可避免地分成不同派系,漸漸引起了一連串政治鬥爭。克莉絲汀娜親歷其中,熟悉不同宗教派系理論的她對路德宗產生疑問,最終促使她離棄路德宗—這個他父親古斯塔夫二世至死捍衛的新教教派。後來,她又再作出了一個舉世震驚的決定,不但宣布改宗天主教,還「不愛江山愛自由」,毅然放棄王位,追求屬於自己該擁有的自由人生。

每一個決定背後必定有原因和動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克莉絲汀娜女王屢屢作出令當時世人如此驚愕的決定?改宗和退位後的她經歷了什麼,又得到了怎樣的評價呢?我們下篇再談。

下一集:【那些歐洲君王傳奇】是堅守原則,還是不負責任?不愛江山愛自由的瑞典女王:克莉絲汀娜(中)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