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二世的帝皇搖籃

拿破崙二世的帝皇搖籃

圖中這座金碧輝煌的嬰孩搖籃,最能代表到他的身份地位-那是當年巴黎市政府贈送予皇帝夫婦。法蘭索瓦一出生,拿破崙即仿效神聖羅馬帝國類似傳統,授予兒子「羅馬國王」的稱號,其實就是皇儲的意思,搖籃象徵皇座。
完美的嵌合!印加帝國的十二角石

完美的嵌合!印加帝國的十二角石

在秘魯東南部城市庫斯科,是十五至十六世紀時南美洲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市中心街道上有一幅十分特別的石牆-稱為「畫布石牆」的印加遺跡。
一個民族的消亡,傳承的破壞才是最致命的

一個民族的消亡,傳承的破壞才是最致命的

為了報復,德軍火燒克拉辛斯基圖書館,大火使超過十五萬本珍貴典籍被燒毀。這是他們夷平華沙計劃的一部份,目的是要消滅波蘭文化遺產和傳承。
赫丘利鎧甲-自我膨脹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赫丘利鎧甲-自我膨脹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赫丘利鎧甲」,是在一五五五到一五六○年這段期間,工匠艾利蘇斯.拉比亞特斯為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二世鑄造的鎧甲,距今已有近五百年歷史,現存放在奧地利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
擁有羅馬現存最古老及仍在使用的巨門-萬神殿

擁有羅馬現存最古老及仍在使用的巨門-萬神殿

奧古斯都的得力助手阿格里帕決定在首都羅馬興建一座神殿。這座神殿並是一般神殿,它被用作「供奉羅馬人的所有神祇」,因此稱為「萬神殿」。
富麗堂皇的藝術-鄂圖曼帝國軍營帳

富麗堂皇的藝術-鄂圖曼帝國軍營帳

圖為鄂圖曼帝國軍隊包圍維也納時在城外設置的營帳,是土耳其人戰敗撤退後,聯軍從他們駐紮點繳獲的戰利品之一。營帳由麻布、絲綢及鍍了金銀的皮革製成,富有鄂圖曼帝國風格。
擁有希臘羅馬風格,卻供奉波斯宗教神祇的神殿-亞美尼亞加尼神廟

擁有希臘羅馬風格,卻供奉波斯宗教神祇的神殿-亞美尼亞加尼神廟

加尼神廟位於亞美尼亞科泰克省阿扎特河左岸,是該國現存唯一一座希臘-羅馬式建築,建於一世紀亞美尼亞國王梯利達特斯一世統治時期。
殺人者的寺廟-印度維圖萬神廟

殺人者的寺廟-印度維圖萬神廟

維圖萬神廟是從一整塊花岡岩鑿出來的建築,建於八世紀時印度南部的潘地亞王朝,用作供奉印度教主神濕婆。潘地亞王朝是由達羅毗荼人的一支泰米爾人建立。
在神聖的哥德式教堂上,有格格不入的怪獸雕塑

在神聖的哥德式教堂上,有格格不入的怪獸雕塑

當你參觀中世紀哥德式建築例如教堂時,有沒有發現外牆上一些有趣怪誕的雕塑呢?這些雕塑精細得來怪異,有看了讓人懼怕的,有讓人看後哭笑不得的。
鑄成怪誕臉的臉甲-馬克西米利安鎧甲

鑄成怪誕臉的臉甲-馬克西米利安鎧甲

「馬克西米利安鎧甲」是在十六世紀時南德意志地區出現的一種鋼製鎧甲。
印加帝國不規則卻緊密拼合的石牆遺跡

印加帝國不規則卻緊密拼合的石牆遺跡

這是位於秘魯庫斯科古城的石牆遺跡,是中古時期美洲印加帝國工匠建造的特別建築結構。
印度泰姬瑪哈陵與周邊地區鳥瞰圖

印度泰姬瑪哈陵與周邊地區鳥瞰圖

印度泰姬瑪哈陵外圍的真實環境,反映了輝煌歷史背後,帶著強烈反差的貧民區真實情況。位於印度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是印度十七世紀時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