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二世與他的軍醫(十八世紀畫作)


巴伐利亞簡史

巴伐利亞(Bavaria)位於今天德國南部,與奧地利(Austria)接壤,其中一個最著名的景點是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 Castle),每年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另外,它也擁有一支人所共知的歐洲足球勁旅,名叫拜仁慕尼克(FC Bayern Munich),而「拜仁」(Bayern)這個名字,便是巴伐利亞的德語名稱。

其實,巴伐利亞在歷史上曾是個獨立國家,早在六世紀時便已存在,名叫巴伐利亞公國(Duchy of Bavaria)。當時的巴伐利亞,部份領土屬於今天的奧地利,直至十二世紀末,王位開始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House of Wittelsbachs)所壟斷。

延伸閱讀:【歷史謎團】「童話國王」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他的死亡是個歷史懸案

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在德國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他們自1180年起統治巴伐利亞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而且,這個家族也曾經出了兩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分別是路易四世(Louis IV)和查理七世(Charles VII)。所謂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其實是由眾多位於德意志地區的邦國所組成的一個國家,其最高領袖稱為皇帝,是由這些邦國的諸侯選舉出來的。後來,投票選出皇帝的資格被規範化,而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統治的巴伐利亞公國,就在1623年成為巴伐利亞選侯國(Electorate of Bavaria),其君主具有票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特權,地位比其他沒有選舉權的諸侯要高。

巴伐利亞位置

巴伐利亞一直都是個崇尚保守主義的國家,其統治者基本上都偏向支持舊傳統。例如,在十七世紀爆發的宗教改革及其引伸出來的三十年戰爭,巴伐利亞一直反對宗教改革衍生出來的新教,而且就算後來在十八世紀的啟蒙時代產生的新思潮,巴伐利亞仍然認為君主專制並無不妥。直到1806年,拿破崙促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瓦解,巴伐利亞與之達成協議,從選侯國升格為巴伐利亞王國(Kingdom of Bavaria)。雖然說巴伐利亞一直都較為保守但它在1818年還是成功進行了政治改革,是德意志地區眾多邦國中最早改革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延伸閱讀:解構神聖羅馬帝國

從十八世紀起,巴伐利亞便一直夾在德意志地區兩大強權-普魯士(Prussia)和奧地利中間。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競爭在十九世紀中葉達至高鋒,這兩大強權一直為爭取德意志地區的話事權而展開角力。為此,巴伐利亞一直採取相對獨立的政策,以避免介入這兩大強權的紛爭當中。不過,當奧地利失勢、普魯士奪得德意志地區的話事權後,巴伐利亞便加入由普魯士在1871年主導成立的德意志帝國(German Empire),其獨立地位便從此漸漸消失了。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瓦解並被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取而代之後,巴伐利亞也結束了君主制,成為了共和國其中一個自由州。

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

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是十八世紀時,普魯士和奧地利爭奪對德意志地區影響力的其中一個例子。1778年,巴伐利亞選王侯馬克西米利安三世.約瑟夫(Maximilian III Joseph)逝世,巴伐利亞系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向脈斷絕。作為這個家族的近親-普法爾茨(Palatinate)選王侯查理.狄奧多爾(Charles Theodore)成為了巴伐利亞的正統繼承人。

不過,查理卻對繼承巴伐利亞王位並沒太大興趣。剛剛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失去西里西亞(Silesia)的奧地利,希望得以控制巴伐利亞藉以恢復其對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當時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奧地利大公的約瑟夫二世(Joseph II),在得到太后同時也是共治者的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同意後,與查理達成協議,把下巴伐利亞併入奧地利。隨後,奧地利軍隊便進駐了下巴伐利亞。

查理.狄奧多爾(十八世紀畫作)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強烈反對,因為若奧地利得到下巴伐利亞後,那麼其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便會大增。1778年7月,普魯士聯同盟友薩克森(Saxony)向奧地利宣戰,反對查理繼承巴伐利亞王位,奧地利的盟友法國卻拒絕介入。普薩聯軍開入波希米亞(Bohemia),與約瑟夫二世親率的軍隊正面交鋒。

延伸閱讀:就算要賣掉裙子,也要光復故土的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莎

然而,這次「戰爭」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對戰雙方雖然都投了頗大的軍力,但卻沒有發生甚麼大規模的戰事,反而是集中力量將對方的補給和糧食路線中斷。於是,雙方只好在波希米亞就地採集糧食。這些糧食中包括馬鈴薯和梅子,因此後來普魯士稱這場戰爭為「馬鈴薯戰爭」(Potato War),奧地利則稱這場戰爭做「梅子衝突」(Plum Fuss),以戲稱這場虎頭蛇尾的戰爭。

不過,別以為這場沒有發生戰事的戰爭代表沒有任何傷亡,馬鈴薯戰爭的傷亡數字其實很慘重。普魯士與奧地利雙方分別損失了接近二萬名的士兵。為甚麼?其實,這些陣亡的士兵不是死於刀槍下,而是死於飢餓和疾病。

1779年5月13日,晚年盡量避免戰爭的瑪麗亞.特蕾莎,本來一開始就不太支持奧地利吞併下巴伐利亞。她不顧約瑟夫二世的意願,與腓特烈二世達成停戰協議。法國和俄羅斯作為雙方的中間人,奧地利同意放棄吞併下巴伐利亞,只保留一小部份曾佔領的巴伐利亞領土-因河分割區(Inn Quarter)。因河分割區中的布勞瑙(Braunau),就是後來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出生地。至於巴伐利亞王位,則繼續由查理繼承。

內閣戰爭

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被稱為最後一次「內閣戰爭」(Cabinet Wars)。所謂「內閣戰爭」,是指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及西伐利亞條約(Peace of Westphalia)生效後,至1789法國大革命爆發前發生的一種特色戰爭。「內閣戰爭」的特點是戰爭規模較小、軍官職位由貴族擔任、戰爭目的大多十分單一和軍事同盟和敵對關係常常改變。

這是由於西伐利亞條約生效後,主權國家興起,別國要干涉其他國家內政從此變得困難,所發動的戰爭多來自國王或貴族的私人原因,而非國家層面的利益所在。因此,這段時間爆發的戰爭,多為與王位繼承爭拗有關。

直至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國家與民族情緒上升,後來發生的戰爭演變為以革命或保家衛國為基礎的戰爭模式。也就是說,這種戰爭不再是君王之間的「私人恩怨」所引發,戰爭從此以國家層面作考慮。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