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摩爾多瓦境內的德涅斯特里亞


早前為大家介紹了巴爾幹半島(The Balkans)國家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以及該國境內一個自治共和國後,今次將為大家介紹另一個有相似情況的東歐巴爾幹國家。這個國家對大家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但其實它的歷史卻十分悠久—這個國家就是位於烏克蘭(Ukarine)與羅馬尼亞(Romania)之間的摩爾多瓦(Moldova)。

延伸閱讀:【奇怪的邊界】為什麼在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境內,會有一個塞爾維亞人主導的「塞族共和國」?

羅馬尼亞及摩爾多瓦所在地

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的羅馬淵源

今天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位處的地區,在二千年前原是羅馬帝國(Roman Empire)屬土,當時稱為達契亞(Dacia)。達契亞行省是羅馬帝國面對日耳曼人(Germanic)入侵的橋頭堡,從地圖上可見,達契亞是帝國領土凸出的一塊土地,因此是對抗日耳曼人的前線。

達契亞本來並非帝國領土一部分,在二世紀時,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的圖拉真(Trajan)發動了征服達契亞的戰爭,並把這塊土地和其居民劃入羅馬帝國之中。由於達契亞是對抗日耳曼地區前線,因此有需要把這個地方鞏固成忠於帝國的一個地區。於是,被征服後的達契亞羅馬化程度很高,以致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逐漸產生了自己為正宗羅馬人的身份認同。

達契亞

現在的羅馬尼亞位處古代達契亞地區,國名和語言都有著與羅馬帝國很深的淵源。國名「羅馬尼亞」本意為「羅馬人的土地」,而羅馬尼亞語屬於源於羅馬拉丁語的羅曼語族(Romance languages),而鄰國大多屬於日耳曼語族(Germanic languages)或斯拉夫語族(Slavic languages),顯得格外不同。與羅馬尼亞接壤的摩爾多瓦也是如此,國民所說的摩爾多瓦語(Moldovan),其實便是羅馬尼亞語。

歐洲使用羅曼語族國家

中世紀後的達契亞

三世紀後的羅馬帝國變得衰弱,無法維持達契亞統治。受到哥德人(Goths)威脅下,羅馬帝國撤出了達契亞。羅馬帝國滅亡後,達契亞地區先後受不同國家統治,匈牙利王國(Kingdom of Hungary)是其中一個對這個地區影響最大的歐洲國家。十三世紀中葉,昔日的達契亞漸漸發展出三大公國—瓦拉幾亞(Wallachia)、摩爾達維亞(Moldavia)和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這三大公國如今分屬於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發展出的文化十分相似。

十五世紀後,來自東方的鄂圖曼土耳其人(Ottoman Turks)崛起,巴爾幹半島諸國相繼被征服,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也不例外,成為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附庸國,外西凡尼亞則有部分地區成為鄂圖曼帝國附庸,其餘部分則由匈牙利王國控制。在不少影視和文藝作品裡,吸血鬼德古拉伯爵(Dracula)原型便是十五世紀時瓦拉幾亞的一位統治者—「穿刺公」弗拉德三世(Vlad III)。他一生都在對抗著鄂圖曼帝國的壓迫,對敵人殘忍程度讓他聲名狼藉。然而,對羅馬尼亞人來說,他卻是歷史上的國家英雄。當時瓦拉幾亞與同宗的摩爾達維亞經常互相支持,雖然承認鄂圖曼帝國為其宗主國,但始終還能保有一定獨立性。

延伸閱讀:【那些歐洲君王傳奇】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原型:既是暴君又是英雄的「刺穿者」弗拉德三世

近代的羅馬尼亞與摩爾多瓦前身

十七至十九世紀年間,俄羅斯帝國(Russian Empire)崛起,與衰落中的鄂圖曼帝國爆發了多次俄土戰爭(Russo-Turkish wars)。第七次俄土戰爭後,摩爾達維亞東半部領土被割讓給俄羅斯帝國,改稱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也就是現代摩爾多瓦前身。由於宗主國鄂國曼帝國已經無法為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提供有效保護,為了對抗俄羅斯帝國威脅,一八五九年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合併成為羅馬尼亞,並於一八七七年脫離鄂圖曼帝國獨立,成為現代羅馬尼亞國家前身。

一八五九年—一八七八年的羅馬尼亞

就這樣,羅馬尼亞與摩爾多瓦因歷史原因從此分道揚鑣,就在這刻埋下了紛爭遠因。

第一次世畀大戰時期,比薩拉比亞還是俄羅斯帝國一部分。一戰過後,許多舊帝國諸如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都紛紛瓦解,羅馬尼亞趁此機會,把領土擴張並收復了很多羅馬尼亞民族聚居之地,實現「大羅馬尼亞」(Greater Romania)主義。

本來屬於奧匈帝國(匈牙利王國在十九世紀中葉與奧地利大公國合併成奧匈帝國)的外西汎尼亞,此時也被併入羅馬尼亞。俄羅斯帝國因為參與一戰而產生動盪,沙皇體制不久後便被推翻,比薩拉比亞亦趁此脫離俄羅斯控制,併入了羅馬尼亞。當時羅馬尼亞算是接近實現了統一,把所有同宗同源的羅馬尼亞人聚居地都納入羅馬尼亞領土。

然而,剛併入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最終在二戰後重新被蘇聯吞併。蘇聯在比薩拉比亞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Moldavian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作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部分。後來在一九四○年,這個自治共和國被分割,德涅斯特河(Dniester River)左岸土地成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Moldav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其餘部份則併入烏克蘭。

摩爾多瓦建國

二十世紀末,蘇聯因為經濟問題,漸漸走向崩塌邊緣。許多蘇聯衛星國或加盟共和國,紛紛爆發革命,其共產政權被推翻,羅馬尼亞也不例外。一九八九年,羅馬尼亞革命爆發,壽西斯古(Nicolae Ceaușescu)的獨裁共產主義政權被推翻。革命後,文化與民族構成相近的羅馬尼亞與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係日益密切。

延伸閱讀:【東歐諸國史】撼動世界的1989年東歐革命:為何只有羅馬尼亞發生流血悲劇? 

然而,在摩爾達維亞,由於受到蘇聯移民和政治影響,有三分一人民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他們擔心萬一蘇聯倒下,摩爾達維亞會被併入羅馬尼亞,他們將受到羅馬尼亞人統治。於是在一九九○年,這些親蘇的摩爾達維亞人,佔據德涅斯特河東部地區,宣佈脫離摩爾達維亞並獨立建國,稱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Pridnestrovian Moldav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獨立,國名改稱為摩爾多瓦,並在次年成為聯合國成員。獨立後的摩爾多瓦面對著很多問題。首先,歷史上的摩爾多瓦多被外族政權統治,沒有自行管治經驗,國民對國家認同感偏低。正因為這樣,摩爾多瓦很難找到一個擁有管治經驗而又不曾受到蘇聯共產黨影響的政治人物。加上摩爾多瓦在蘇聯時期被設計為農業生產基地,當脫離蘇聯後,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是變得極度困難,這也是許多屬於前蘇聯的東歐國家所要面對的困境。因此時至今天,摩爾多瓦仍是個經濟不甚發達的國家,國民相當貧窮。

德涅斯特河沿岸

至於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樣宣佈脫離蘇聯,改稱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Pridnestrovian Moldavian Republic),或簡單稱為德涅斯特里亞(Transnistria)。

摩爾多瓦與德涅斯特里亞之間的摩擦卻愈來愈深,摩爾多瓦人與羅馬尼亞人同宗同源,文化相近,德涅斯特里亞人卻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擔心獨立後的摩爾多瓦最終會選擇與羅馬尼亞合併。不願劃歸摩爾多瓦或羅馬尼亞統治之下的德涅斯特里亞,導致了摩爾多瓦與德涅斯特里亞在一九九二年爆發了短暫內戰。

位於摩爾多瓦境內的德涅斯特里亞

德涅斯特里亞得到俄羅斯軍事支持,在內戰期間造成超過七百名摩爾多瓦人陣亡,摩爾多瓦一方只好要求停戰。自此,摩爾多瓦無力阻止德涅斯特里亞成為實際獨立的政治實體,也不敢採取實際行動維持國土完整。原因有二,第一是德涅斯特里亞至今仍得到俄羅斯軍事支援,俄軍在當地駐紮;第二是摩爾多瓦大部份工業重鎮,皆位於德涅斯特里亞境內,其能源供給一直依靠德涅斯特里亞。二○○六年,德涅斯特里亞便曾因關係惡化,斷絕了向摩爾多瓦輸送天然氣。

雖然,德涅斯特里亞在國際上被認為屬於摩爾多瓦,不被承認為獨立國家,但事實上該國擁有自己政府、軍隊、貨幣和銀行體系,與一個獨立國家無異。

現時德涅斯特里亞仍然很有昔日蘇聯的味道,國旗上有代表共產主義的鎚子鐮刀圖案,首都提拉斯堡(Tiraspol)仍有很多蘇聯時期留下來的建築物。由於德涅斯特里亞在國際上是個不存在的國家,因此表面上經濟收入主要依賴紡織業、煉鋼業和能源業,但實際上地下經濟如槍械走私和人口販賣卻十分蓬勃,是世上最危險地方之一。這種情況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因為不被國際承認,德涅斯特里亞經濟無法正常發展,只好依靠地下經濟維持國家運作。但這種地下經濟,卻又進一步限制了它與鄰近國家任何經濟上的合作。

德涅斯特里亞國旗

德涅斯特里亞的情況是蘇聯解體產生的結果,在高加索地區也有類似情況。例如,格魯格亞(Georgia)境內的阿布哈茲(Abkhazia)和阿塞拜疆境內的阿爾察赫(Artsakh),也是不被國際承認的獨立政治實體。由於遭遇相似,世上只有德涅斯特里亞、阿布哈茲和阿爾察赫互相承認對方為獨立國家,並彼此提供支援。也正因為這樣,地圖上的德涅斯特里亞,至今仍是一個不存在的國家。

德涅斯特里亞的議會大機,富有蘇聯特色,在前門有一座列寧像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