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革命


【東歐自由民主革命的經過-羅馬尼亞】
本文摘自《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作者:李邁先
出版社:三民書局

在1989年的東歐革命運動當中,一般均進行順利,極少流血悲劇發生,只有羅馬尼亞一國例外。

羅馬尼亞人口數至1989年為止約二千三百萬,共黨人數為三百八十萬,所占比例為東歐之冠。羅共領袖西奧塞斯古(編按:Nicolae Ceaușescu,壽西斯古)的統治,歷時二十四年。他擁有一支人數龐大裝備精良的安全警察(Securitate),控制了全民的活動。就在他垮臺的前夕,還充滿自信,認為羅馬尼亞不會受到東歐革命浪潮的感染。

實際上,在表面安定的下層,早已埋下了不安的因子。國家的負債高達一百一十億美元,政府為了償付外債的本息,停止進口,增加輸出,出口的物資中,包括大批的糧食與其他農產品,致使國內的食品供應不足。偶獲新的貸款,即用以興建龐大的黨政機關大廈和個人偶像崇拜的建築。為了增加耕地面積,強迫農民遷離農村,集居在高層公寓,大批農莊均被推土機剷平,尤以西部地區為甚。

羅馬尼亞安全警察

人民的生活條件奇差,食物配量、照明和取暖的電力供應均不足,污染嚴重,營養不良,兒童死亡率大,人民的行動均由政府規範,毫無自由可言,羅馬尼亞人常常自嘲,政府只有對於人民的呼吸和睡覺沒有約束的規定。

但是突然在1989年的12月15日,爆發了驚天動地的巨變,不僅西奧塞斯古的獨裁政權瞬間瓦解,而且引發了半個月的瘋狂內戰,死傷的人數高達數千,是一幕血腥的革命。

革命的導火線,發生在狄米索拉(Timisoara)小鎮,該鎮位於羅國西部的外息爾凡尼亞地區,接近匈牙利邊境,人口約三十萬。羅馬尼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全國人口二千三百萬當中,匈牙利人(即馬札耳人)二百餘萬,約占十分之一。外息爾凡尼亞區過去曾是匈牙利的領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割予羅國。二次大戰時期,一度重歸匈牙利(1940),四年之後又割還羅馬尼亞 。羅國政府對這些匈牙利人頗為歧視,這些匈牙利人也希望重歸匈牙利祖國版圖。

狄米索拉鎮有一位名叫托克斯(L. Tokes)的匈牙利裔的神父,一向同情匈裔教民,主張提高人權,且常發表反政府言論。8月間,托克斯又在電視上攻擊政府,尤其反對將農莊剷除,指稱如此作法,將有五萬個匈牙利人受害。政府就切斷他的麵包和食物供應,民眾攜帶食物前往救助,又被警察阻止。並切斷電話,禁止與外間聯絡。11月間,有四個蒙面人闖入托克斯的住宅,毆打托克斯和他的懷孕的妻子,並以刀刺傷二人。同時,主教想把他調往南部,托克斯拒絕,主教乃通知警察強制遷離。民眾多人聚集在住宅周圍加以保護,雙方僵持,民憤漸升,乃搗毀商店櫥窗,焚燒西奧塞斯古的肖像,包圍黨部和警察局。12月16日民眾在狄鎮遊行示威,安全警察奉命鎮壓,衝向站在示威群眾前排的兒童,開槍射殺。坦克車和直升機也奉令出動,當天有二十四人被殺,屍首則用軍車拖出城外。12月20日,示威群眾增至五萬,政府命軍隊協助平亂,但為軍隊拒絕,數名軍官又被安全警察殺害,是日死亡人數高達數千人。目擊的外籍記者將其比作「天安門廣場」的屠殺。日後,在市郊發現三處集體墳墓,掘出屍體亦有四千五百餘具之多。

狄米索拉的屠殺消息,因被封鎖,數日之後,始由逃到外國的人士傳播出來,於是全國沸騰,人心浮動。西奧塞斯古此時正在國外訪問,聞訊返國,指斥動亂為「法西斯」所鼓動,並在外息爾凡尼亞宣布戒嚴。

當狄米索拉事件的消息傳到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後,政府即在首都的皇宮廣場(Palace Square)召開群眾大會,西奧塞斯古在陽臺上向群眾致詞,指責狄鎮叛亂是匈牙利的報復主義分子意圖重占外息爾凡尼亞,而鼓動叛亂。為了安撫人民,宣布將食物和燃料的配給額略微提高,聽眾不滿,報以噓聲,繼之「打倒西奧塞斯古」的聲音四起,西氏頓感驚愕失措,因為這種大膽的反應實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乃急忙退出陽臺,避入大廈。而群眾則愈集愈多,情緒也愈來愈激動。於是軍警出動,坦克車衝入廣場,將群眾驅逐到「大學廣場」(University Square)。

22日的清晨,十五萬人示威,集合在大學廣場,與安全警察對抗。陸軍原有數千人駐在首都,但拒與安全警察合作,稍後反而倒向民眾一方,合力將安全警察逐出皇宮廣場。國防部長米里亞(V. Milea)因同情民眾,抗命而被處死。此事激起參謀總長古薩(S. Gusa)將軍和高級將領的反感,一致倒向人民,並以軍火暗中接濟民眾,併肩作戰。最後將安全警察擊潰,皇宮大廈、羅共中央委員會、電視臺和無線電臺等主要建築均被人民占領。

狄米索拉鎮示威

12月22日的晚間,電臺廣播,已由反政府分子組成新的權力機構,作為臨時政府,稱為「救國陣線」(National Salvation Front),成員包括若干以前政府的文武官員、知識分子、學生和異議分子的代表,較為知名者有前參謀總長古薩將軍、前羅共中央委員伊列斯古(I. Iliescu)、前外交部長及駐美大使布魯坎(S. Brucan)等人。

此時,自1948年起就流亡國外的前羅馬尼亞國王麥可忽自日內瓦發表聲明,表示如果人民贊同,他將返國復位,實行君主立憲,但被人民拒絕。

美國政府和蘇聯的戈巴契夫,於12月24日分別聲明,正式承認羅馬尼亞新政府。

西奧塞斯古見大勢已去,於12月22日清晨偕同妻子伊蓮娜(Eleana)及少數親信衛士乘直升機由中央黨部大廈屋頂逃出,初擬逃往首都西北方七十二公里的提葛威什特(Tirgoviste)市,西氏恐怕直升機被雷達發現追蹤,中途下令停落包地尼(Boteni)小鎮,下機後即挾持一輛小汽車繼續西行。不料晚間就在提市被捕,送交軍方。軍方恐被安全警察發現營救,改用裝甲車帶其在四處繞行,三天之後(12月25日),在某地提交特別軍事法庭審訊,控以集體屠殺、使六萬人民犧牲、破壞國家經濟、盜取國家財產(據估計有十億美金存款存在瑞士銀行)等罪。在審訊的過程中,西奧塞斯古夫婦態度傲慢,拒答問題,並一再指斥法庭為非法組織,無權審問。軍方恐夜長夢多,乃於當晚將其夫婦槍決。在12月26日電視臺播出的畫面中,這個一代暴君已經倒臥在一片血泊之中。

西奧塞斯古的長子尼古(Nicu),也在首都郊區被捕,尼古原被其父派為西都(Sidu)市黨部負責人,羅人視其為花花公子。消息指出,世界運動會中著名的羅馬尼亞體操女選手卡曼妮茜(N. Comaneci)曾在尼古脅迫之下與其發生性關係五年之久,此事後來亦經卡女之母指證。

西奧塞斯古生前的生活,窮極奢侈,據羅國新政府事後指出,他有多處別墅,裝飾華麗,絲幔低垂,純金餐具,室內有泳池,地下室有醫療設備。在政府大廈與中央黨部大廈及其臥室之間,均有大地道連接,有安全警察駐守,以防緊急事變。

西奧塞斯古

西奧塞斯古垮臺以後所建立的「救國陣線」,只是一個過渡性的臨時政府。擔任臨時總統的伊列斯古,時年五十九歲,原為羅共中委,1980年代初期一度被當權派排除。副總統馬濟魯(D. Mazilu)是一位職業外交官。總理一職則由出身水電工程師的羅曼(P. Roman)擔任。國防部長米里塔魯將軍(N. Militaru)曾在革命中指揮軍隊對抗安全警察。新閣共有閣員二十七人,其中半數是過去的共黨分子。

新政府成立後所提出的新政,包括:

  1. 宣布共產黨為非法組織(1990年1月12日)。
  2. 羅馬尼亞共產黨改名「羅馬尼亞社會黨」(Romanian Socialist Party)。
  3. 准許成立新的政黨,參加1990年的大選。
  4. 取消糧食管制。
  5. 廢除死刑。
  6. 解散秘密警察。
  7. 取消對於出國旅行的限制。
  8. 准許農民擁有一‧五畝的土地,產品並可在市場上自由競價出售。
  9. 工人的工作日,自1990年3月起由每週六天減少為每週五天(後來由於經濟衰退,又有恢復原制之意)。
  10. 定於1990年4月間舉行大選。

羅馬尼亞的大選,由於反政府集團的抗議,由4月間延緩於5月20日舉行,並請聯合國派觀察員監督。參加競選的政黨很多,主要是「救國陣線」、農民黨、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大選的結果,「救國陣線」大獲全勝,得到85%的選票。據外界觀察員報告,選舉雖然不無瑕疵,但大致尚稱公平公正。惟反對「陣線」的各黨則認為政府有偏袒不公之處。農民黨領袖拉地歐(I. Ratiu)在競選時曾受暴民用石塊和瓶子攻擊。另一反政府領袖在東部布雷拉(Braila)市競選時曾被暴民攻擊,只得避入汽車內。

4月22日,反對政府的異議分子和學生,在「大學廣場」上建立了一座由很多帳篷組成的「帳幕之城」(Tent City),作為活動的中心。6月13日政府派鎮暴警察前往拆除,激起動亂,大批學生蜂擁街頭,焚燒車輛,攻擊警察局,並一度占領內政部和電視臺,要求清除現政府中的共黨殘餘分子,並要伊列斯古下臺。伊列斯古乃在電臺廣播求助,要求「勞工階級」出面打擊「法西斯的叛亂」。6月14日,約有一萬名礦工,由北部的吉尤谷(Jiu Valley)乘車湧入首都,用鐵棒斧柄攻擊示威學生,搗毀農民黨和自由黨的黨部,學生多人受傷。礦工並曾擅入民宅施暴,攻擊外籍記者下榻的「國際飯店」。當礦工於翌日離開首都時,伊列斯古又在廣播中向其致謝。由此可見,羅共仍然操縱著勞工,政府在1990年的上半年,曾將礦工工資提高了一倍,因而博得他們的好感。

1990年6月20日,伊列斯古宣誓就任羅國總統,仍由羅曼擔任總理。美國為抗議礦工攻擊學生的暴行,拒未出席就職典禮,並將經援凍結。西方國家亦對羅實施經濟制裁。

羅馬尼亞新政府成立半年以來,政局仍未安定。人民分為兩派:一派滿意現狀,希望給政府一段時間漸漸改善。一派則繼續奮鬥,希望將伊列斯古和羅曼政府推翻,另建沒有共黨色彩的新民主政府。

伊列斯古

羅馬尼亞國名,已將「社會主義共和國」字樣改為「羅馬尼亞共和國」。國旗也將原來嵌在旗子中央的共黨標誌挖去。

1990年5月舉行大選,「救國陣線」在大選中獲勝,首屆民選總統為伊列斯古。1991年12月8日,羅馬尼亞新憲法生效,憲法規定羅馬尼亞為總統領導的國會民主制國家。1992年9月,伊列斯古贏得羅馬尼亞第二次自由大選。在伊列斯古政府領導之下,羅馬尼亞執行了一條逐漸改革的路線,土地歸還給農民;商店、飯店和小型企業的私有化漸入佳境,大規模的私有化也大有進展;外貿日益自由並向西方轉移,推動促使國家與歐盟同步法規,並正式申請加入歐盟。

《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本書分上、下兩冊,共五編三十章,上冊介紹東歐諸國的早期歷史、十九世紀的東歐與戰間期的新東歐,下冊介紹現代東歐的形成,以及當代東歐變貌。

本書詳盡敘述東歐地理背景與民族分布,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巴爾幹國家的近代歷史,與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各國之演變。書中述及東歐諸國自1944年相繼淪入「鐵幕」,由共產政權掌握近半世紀的歷程,以及1989年後各國陸續走向民主化的道路,尤其引人入勝。全書章節一脈相承,敘述內容條理分明,定能幫助讀者掌握東歐諸國之發展脈絡。

圖片來源:

  • Ikea funds went to Romanian secret police in communist era: The Guardian
  • December 1989 demonstration in Timișoara at Tudor Vladimirescu road and 16 December 1989 Avenue intresection: Wikimedia Commons
  • Nicolae Ceausescu: Biography
  • Ion Iliescu, at Gaudeamus Book Fair 2013: Wikimedia Commons
  • Tanks and Miliţia on the Magheru Boulevard in Bucharest, during the Romanian Revolution of 1989: Wikimedia Commons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