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世說新語最風流-那些放誕與深情的魏晉名士》


【機詐.謀逆者挫氣】
本文摘自《慢讀.世說新語最風流-那些放誕與深情的魏晉名士》
作者:戴建業(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出版社:啟動文化

延伸閱讀:【世說新語】東晉大臣伏滔,活靈活現地示範了何謂「受寵若驚」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輒心動。」因語所親小人曰:「汝懷刃密來我側,我必說『心動』,執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無他,當厚相報。」執者信焉,不以為懼。遂斬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為實,謀逆者挫氣矣。
──《世說新語.假譎》

曹操父親曹嵩為宦官養子,史家說「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出生於孤寒之族,崛起於動亂之世,本應是「屌絲」逆襲的成功典範,可當時和後世對他的評價一直好壞參半—人們往往把曹操看成「超人」,同時又常常把他說成「壞人」;無論是正史還是稗官中的曹操故事,曹操的形象既是一個智者,同時又是一個惡棍;你一邊驚歎他那過人的機敏,一邊又恐懼他那罕見的殘忍,所以你說不清對曹操是該愛還是該恨,大多數情況下你極有可能又愛又恨。

這篇小品生動地表現了曹操的機心與狡詐。

皇帝和任何獨裁者一樣,表面看起來強大無比,實際上可能脆弱不堪,比我們這些草民還缺乏安全感。他們既要對付境外的強敵,更要提防身邊的侍從乃至親人,皇帝死於強敵的情況很少,死於近衛和親人的機率反而較大。俗話說「外敵易禦,家賊難防」,這對曹操來說尤其如此,當時幾乎沒有外敵可以消滅他,但侍從和親人隨時都可能害死他,乘他熟睡之機結果他的性命。

晝夜最貼心侍候自己的人,也可能是最容易謀害自己的人。這種擔憂一直困擾著曹操,且看他有何高招—

曹操曾對周圍的人說:「如果有人存心害我,我就會心跳得特別厲害。」為了使人們對他的話堅信不疑,他便對一個十分親近的侍從說:「你暗暗在懷中揣一把刀,偷偷地靠近我的身邊,我必定會喊『心跳得厲害』,捉住你送去行刑,只要你不透露是我指使你幹的,我保證什麼事也沒有,事後一定會重重報償你。」那侍從沒有半點遲疑,全然照曹操的話去做,行刑時還毫無懼色,直到送他上西天了,這可憐蟲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曹操身邊的所有人都信以為真,圖謀叛逆的人也全都洩氣。

這個陰招實在狠毒。為了自己活命,不惜侍從喪命,「成功」實踐了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人生哲學。既是「所親」的侍從,無疑是對他忠心耿耿。為什麼要拿忠心耿耿的侍從下手呢?只有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人,才不會把自己的詭計洩露出去!正因為對他忠心,才要讓他送命—誰懂得曹操的這種怪邏輯?

延伸閱讀:【世說新語】東晉大臣伏滔,活靈活現地示範了何謂「受寵若驚」

這個陰招的確有效。曹操「人欲危己,己輒心動」這種特殊的生理反應,親近侍從已經用性命進行了驗證,誰也不敢更不願用自己的生命再試一次。目睹了曹操這種「特異功能」,想要殺害曹操的傢伙都灰心喪氣。只要你心裡想害他,他的心就跳得厲害,不僅不敢動手害他,你連害他的心也不敢有,否則,只要曹操的心跳得厲害,你的心就可能從此不跳。

《世說新語.假譎》還講了曹操另一個相近的故事:「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覺,左右宜深慎此!』後陽眠,所幸一人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自爾每眠,左右莫敢近者。」熟睡之後侍從最容易致他死命,所以他睡覺時禁止他人靠近。可要讓所有人遵守這一戒令,不能靠思想工作,也不能靠品德教育,教育甚至還會適得其反,讓「謀逆者」知道了可乘之機。曹操只得讓所有人不敢靠近,辦法還是揚言自己有「特異功能」:我睡著後任何人都不能隨便靠近,一靠近我就會自動砍人,這是一種無意識,連我自己也無知覺,大家可要千萬當心!這次做得更絕,先上床假眠,他最寵幸的人好心給他蓋被,於是就被他「無意」砍死了。從此以後,每當他在酣睡,誰都不敢走近。曹操刀下的那些冤魂,不是對他最忠心的,就是被他最為寵幸的。

對於統治者來說,與其讓別人覺得他仁慈,還不如讓別人看到他恐懼。

劉孝標引《曹瞞傳》說:「操在軍,廩穀不足,私語主者曰:『何如?』主者云:『可以小斛足之。』操曰:『善。』後軍中言操欺眾,操題其主者背以徇曰:『行小斛,盜軍穀。』遂斬之,仍云:『特當借汝死以厭眾心。』其變詐皆此類也。」這個故事後來被《三國演義》採用,穿插在曹操南討袁術之際,羅貫中還有鼻子有眼地說出「主者」姓甚名誰。

不過,這三則故事雖然很吸引人,但沒有一個真實可信。第一個故事中,曹操與「所親」侍從的密約,侍從至死都沒有告訴過別人,編故事的人又何從得知?假如曹操的話被人偷聽,又怎麼能說「左右以為實」?第二個故事中,只要曹操不主動說出實情,誰知道曹操是真睡還是「陽(佯)睡」?第三個故事中,曹操與主事者的對話,既然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私語」,主事者又已經被殺,誰能斷定「行小斛」是受曹指使?「特當借汝死以厭眾心」,確實暴露了曹操奸詐的本色,可這句話既是對「主者」一個人說的,他們之間只有你知我知,「主者」既已被害,當時又不可能錄音,誰又知道曹操曾出此言呢?從裴松之和劉孝標所引《曹瞞傳》的隻言片語來看,幾乎沒有一條不是「黑」曹操,僅從書名不稱《曹操傳》而叫《曹瞞傳》,就知道作者的情感傾向。從古至今,社會上稍有風吹草動,最高統治者就會拿大臣做替死鬼,讓別人為自己的罪過償命,這已經是官場上的慣例。即使曹操真的這麼幹了,也只能說他和別的統治者一樣壞,絕不能說只有他一個人特別壞。

曹操的權謀、機詐和狠毒,前兩篇小品寫得活靈活現。情節固然都經不起後人推敲,可後人何苦又要去推敲呢?

《慢讀.世說新語最風流-那些放誕與深情的魏晉名士》

關於《世說新語》──
陳寅恪:「一部清談之全集。」
魯迅:「一部名士底教科書。」

本書作者戴建業,研究《世說新語》三十年,濃縮原書精華,以百餘則出自《世說新語》的短篇故事,帶你領略魏晉的文采風流,感受名士的高雅飄逸,品味語言的機智雋永,一窺六朝人物的放誕與深情。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