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布林聯合後,波蘭—立陶宛聯邦誕生
如果打開現代的歐洲地圖,波蘭和立陶宛是位於歐洲東部的兩個獨立國家。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兩個國家的前身在十六世紀組成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卻曾是中歐和東歐最強盛、最遼闊、人口最多的國家。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成立
早在十四世紀時,雅蓋洛王朝(Jagiellonowie)的國王,便同時是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的統治者。直到一五六九年,在雅蓋洛王朝的君主齊格蒙特.奧古斯特(Zygmunt II August)的籌劃下,促成了「盧布林聯合」(The Union of Lublin),兩國正式共組成聯邦,標誌著「波蘭-立陶宛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以下稱波立聯邦)的成立。
兩國的合併對各自雙方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對立陶宛來說,與俄羅斯接壤,存在著很大的邊境隱患。俄羅斯的壯大也的確使立陶宛面對的威脅愈來愈大,因此東方防線的強化尤為重要。與波蘭合併後,整體國力得以增強,東方防線也能得到鞏固。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俄羅斯和瑞典等毗鄰的國家也確實覬覦波立聯邦的土地而發動大型侵略。
另一邊廂,相較立陶宛之下,波蘭則是個面積較小但卻較先進的國家。與立陶宛合組聯邦王國,正好為波蘭解決土地的需求(註一)。也就是說,波蘭和立陶宛雙方透徹瞭解到唇亡齒寒的道理,讓締造「波蘭-立陶宛聯邦」變得順理成章。
波立聯邦成立後,改革也進行得非常熾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一支波蘭常備軍的建立。一五七九年,波立聯邦成立的十年後,曾派遣這支軍隊支援正被俄羅斯侵擾的利沃尼亞(Livonia)。這支軍隊在與俄羅斯的較勁下戰績輝煌,解除了利沃尼亞的軍事危機。後來在一五八二年,聯邦國王斯特凡.巴托里(Stefan Batory)與俄國沙皇伊凡四世(Ivan VI,恐怖的伊凡 Ivan the Terrible)簽訂和約,結束戰爭,利沃尼亞在戰後被併入聯邦。
順帶一提,波立聯邦控制了原是由條頓騎士團(Teutonic Order)統治的普魯士(Prussia)和庫爾蘭(Courland)等地,這兩個地方相繼成為了其附庸。在那個時代,德意志人被波蘭人統治著,只是當時沒有人會想到,二百年後這情況會風水輪流轉,波蘭反亡於後來掘起的普魯士王國,變成了德意志人統治著波蘭人(註二)。不過,這也是後話了。
內憂外患不斷的波立聯邦
波立聯邦境內的遊牧群落哥薩克(Cossacks)始終是一大隱患。哥薩克主體是斯拉夫人,以驍勇善戰著稱,而這個群落的結構很有軍事組織的特性。他們很多時是波立聯邦、俄羅斯的僱傭兵,曾經參與過大大小小的戰役,是聯邦東方防線的一支中流砥柱。
然而,他們也是一把雙面利刃。哥薩克只效忠於自己的領袖,不太聽從聯邦的指揮(這有點像西羅馬帝國時期的哥德人)。為了拉攏這些哥薩克,聯邦讓部份哥薩克上層人士成為貴族階層,給予他們在聯邦軍隊的合法服役資格。
不過,這也讓聯邦內部對哥薩克走入統治核心感到不滿並加以排斥,不久出現了武力鎮壓和經濟剝削哥薩克人的動作。十七世紀時,哥薩克曾發動了數次起義,雖然結果全被聯邦武力鎮壓,但哥薩克問題已成為聯邦內部的一個計時炸彈。
另一方面,波立聯邦所身處的地理位置,註定他們長期要面對著北方瑞典、東方俄羅斯和鄂圖曼帝國的威脅。在十七世紀歐洲發生的三十年戰爭,聯邦便曾與這些國家有過多次的衝突。
例如在一六四八年,聯邦面對著鄂圖曼土耳其人和韃靼人的入侵下,本來作為烏克蘭地區防線的哥薩克卻趁機叛變,委實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使聯邦東部受了極嚴重的打擊。後來,俄羅斯人與哥薩克結合,並隨之入侵和佔領了聯邦一些重要的戰略城市,如基輔(Kiev)、斯摩棱斯克(Smolensk)、波洛茨克(Polotsk)和維爾紐斯(Vilnius)等等。
不過,這些還不夠發生在一六五五年,瑞典入侵對聯邦造成的打擊。這場戰爭打了五年,波立聯邦全境幾乎都被瑞典軍隊佔領。雖然最後他們扭轉乾坤,成功把瑞典軍隊擊退,但卻從此元氣大傷。這段外患頻繁的時期,在波蘭歷史上稱之為「大洪水時代」(Deluge)。
波立聯邦一直奉行親奧地利的外交政策。一六八三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被鄂圖曼帝國的軍隊包圍,軍情嚴峻。眼看維也納快將失守之際,以波蘭軍隊為主力、由聯邦國王約翰三世(Jan III)為主帥的波奧德聯軍最終成功解除了維也納之圍。
這場戰役的勝利使鄂圖曼帝國不再向西擴張,奧地利也從此聲威大振,為此聯邦可謂功不可沒。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百年後的奧地利竟然恩將仇報,與波立聯邦的強鄰合謀,直接導政了聯邦的滅亡。
聯邦的不治之症:貴族民主
大洪水時代過後的波立聯邦再也一蹶不振。因為聯邦的核心政治制度,存在一個決定性的缺陷:貴族民主(Nobility Democracy)。這種「貴族民主」,在歐洲史上只曾出現在波立聯邦裡。「貴族民主」是聯邦的核心組成部份,同時也是聯邦迅速衰敗的主因。
那麼,什麼是「貴族民主」呢?讓我們先談談它的由來。
一五七二年,促成波立聯邦成立的國王齊格蒙特.奧古斯特逝世,雅蓋洛王朝絕嗣。由於統治整個聯邦王國的正朔—雅蓋洛家族不復存在,因此沒有人擁有王位的合法繼承資格。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貴族便決定以選舉形式推舉出國王。這種國王由貴族選舉產生的政治制度,便是「貴族民主」。其實,這種國王選舉早在中世紀的歐洲便已存在(註三),所以波立聯邦透過選舉選出國王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就是這樣,波立聯邦的國王產生從此由雅蓋洛家族世襲制變成選舉制。貴族手中的選票自然變得舉足輕重,因為志在成為國王的候選人,得設法拉攏這些手中有寶貴選票的貴族。想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承諾賦予貴族許多特權以換取支持。不過諷刺又可笑的是,被選為新一任國王的人在加冕時必須宣誓盡力維護貴族的權利。這代表國王在法理上是為貴族效力,而非貴族為國王效力。
這種畸形的「貴族民主」制度導致了一個很怪異的現象:絕大部份的國家權利,都掌握在只佔總人口一成的貴族手中,而餘下的九成人口,卻只擁有非常有限的甚至毫無任何權利。在聯邦後期的歷史裡,國王甚至要仰人鼻息,國家大權全掌握在勢力龐大的貴族手中。
直到十七世紀後期,這種「貴族民主」的禍害更進一步。那時候,貴族擁有一種名為「自由否決權」(Liberum Veto)的權力。這種權力允許每一位貴族否決任何一項自己不同意的政策!既然每個貴族都擁有這項權力,若政策無法得到全體貴族的同意便會被否決。而由於貴族的勢力太過龐大,聯邦中有力的貴族的政治鬥爭此起彼落,後來更曾演變成內戰。在這種混亂下,聯邦根本無法有效實行任何政策,嚴重的內耗註定了聯邦走向悲慘的滅亡。
波立聯邦在屈辱下滅亡
十八世紀後期,聯邦基本上已經失去國家運作機能。波立聯邦的強鄰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同時察覺到這個走向日落西山的大國,於是便聯合起來,分三個階段以軍事武力強行瓜分了波立聯邦全境。
一七九五年,普、奧、俄三國進行最後一次瓜分前,瀕臨亡國的波立聯邦,曾有過一次由愛國人士推動的、迴光反照的改革。強鄰害怕這次改革會使波立聯邦再次成為歐洲強權,因此普、奧、俄三國加快了瓜分的步伐,最終於一七九五年完成瓜分整個聯邦。
可是,波立聯邦的舊有貴族卻不以亡國為恥,因為他們已與到普、奧、俄三國取得共識,聯邦滅亡後這些貴族的地位保留不變。他們為私利出賣了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波立聯邦就在這種屈辱下覆滅,要過百多年後波蘭和立陶宛才分別先後得以復國,但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歐洲強國了。
註一:合併後,立陶宛同意將烏克蘭劃入波蘭境內。
註二:十八世紀末普魯士王國得到波蘭部份領土。二十世紀時納粹德國與蘇聯瓜分復國後的波蘭。
註三:九一一年,位於中歐的東法蘭克王國最後一位國王孩童路德維希(Ludwig das Kind)逝世,卡洛琳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絕嗣。繼位的康拉德一世(Conrad I)是由諸侯們共同推舉出來,開創了國王選舉的先例。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這種國王選舉也被保存下來,直至一八○六年帝國滅亡為止。
圖片來源:
- Map of Poland Lithuania Commonwealth: 作者擁有
- Miniature of Sigismund II Augustus: Wikimedia Commons
- Portrait of Stephen Báthory: Wikimedia Commons
- Portrait of John III Sobieski: Wikimedia Commons
-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1773-1789: Wikimedia Commons
- Rzeczpospolita Rozbiory 2: Wikimedia Commons
- Partitions of 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in 1772, 1793 and 1795: Wikimedia Commons
- The Union of Lublin: Wikimedia Common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