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重式拋石機


【分裂的歐洲與戰爭的巨變】
本文摘自《世界戰爭圖鑑:從帝國遠征到世界大戰,從革命運動到恐怖攻擊,一部橫跨5000年的人類交戰史》
作者:克里斯‧麥可納布(Chris McNab)
譯者:戴榕儀
出版社:創意市集

在本章節最後,我們要將場景轉回西歐,並聚焦於十二至十五世紀,為中世紀戰史的討論劃下句點。從史學角度來看,這段複雜的時期意義深遠,歐洲人表面上雖信仰倡導和平、寬恕與自律的基督教,卻仍相互廝殺、惡鬥連天,各國與各對立教派之間衝突不斷,教會與皇室反目,好鬥的君主與貴族更是吵嚷不休,所以歐洲幾乎一直籠罩在戰火之下,鮮有安寧之日。這段時期的作戰方式也有重大變革,由英法雙方率先改變,但西班牙、義大利和瑞士等其他諸國的角色也相當關鍵。

這幅中世紀作品左側描繪的應該是配重式拋石機,但臂樑上又站有士兵,顯示這部突襲裝置具有一定程度的機動性。

歐洲這段時期的戰爭數量實在太多,我們不可能逐一分析,但可以探討引發衝突的兩大因素:其一是天主教教宗、法國國王及神聖羅馬皇帝(Holy Roman Emperor)間的權力衝突造成派系分裂,進而引發各種內戰與國際戰爭。舉例來說,在神聖羅馬帝國霍亨斯陶芬王朝(Hohenstaufen)統治時期,有「Barbarossa」(義大利文的「紅鬍子」)之稱的皇帝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西元一一五五至一一九○年在位)就曾在一一五四至一一七四年多次揮師義大利,挑戰教宗及當地城邦的勢力,而倫巴底聯盟(Lombard League)也於一一六七年成立並開始抵抗。腓特烈一世是個優秀將領,特別擅長圍城,在一一五九年七月至一一六○年二月的克雷馬圍城(Siege of Crema)中,他善用投石機與撞擊裝置,同時破壞城牆根基,慢慢攻破了敵方防線,其中有座攻城塔高達六層,共三十二公尺,需由五百人合力才有辦法推到城垛上。最後,城內的人多半餓死,克雷馬城也燒成灰燼,不過腓特烈一世在義大利的擴張行動終究止步於一一七六年五月二十九日的萊尼亞諾戰役(Battle of Legnano)。當時,米蘭有支國民軍堅決反抗,擊破了他的騎兵部隊,迫使他逃離戰場,多數兵力也都被殲滅。後來,腓特烈一世將眼光轉向十字軍東征,卻於一一八九年在土耳其的河裡溺斃。

中世紀後期持續最久的戰亂,是英法間的「百年戰爭」,雖以這個名稱一體涵蓋,但指的其實是一三三七至一四五三年間的一連串鬥爭,起因於英王企圖控制法蘭西王室。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於一三四○年六月二十二日率領艦隊入侵法國時,英國已打了許多內戰,包括第一次男爵戰爭(First Barons’ War,一二一五年至一二一七年)、第二次男爵戰爭(Second Barons’ War,一二六四年至一二六七年),以及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大型反叛。在百年戰爭之初,英國搶先奪下數場勝利,至今,較為傳統的教科書對這些戰役仍津津樂道,包括斯勒伊斯海戰(一三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克雷西(Crécy ,一三四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和普瓦捷(一三五六年九月十九日)的陸戰,以及最著名的阿金庫爾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一四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六千名精疲力竭的英國及威爾斯步兵在亨利五世(Henry V)的帶領下,擊敗了兩萬至三萬人的法軍部隊,就連最出色的法國騎士也敗下陣來。可惜在這些里程碑之後,卻是長期的挫敗之路,最後,英國終究輸掉了在法國的所有統治權,更慘的是,百年戰爭也引發了玫瑰戰爭。這場為爭奪王位而打的內戰一路從一四五五年延續到一四八七年,使英國深受其害。

這幅備受珍視的袖珍畫描繪了一四一五年的阿金庫爾戰役,雖然許多細節都不甚精確,但弓箭手確實會列陣於菁英騎兵前方。我們可由此看出箭術在這場戰爭中的重要性。

在一一○○年至一五○○年間,歐洲騎士在部隊中多半占據最高軍階,是菁英級的武裝騎兵,經常給人貴族的印象,但其實許多人並非出身上流階級,是在騎士家中見習或擔任隨從多年並成長到一定年齡後,才得以加冕為騎士;此外,在戰場上若表現英勇,也可能當場獲封騎士。不過到了晚期,騎士身分確實已轉為世襲制,並因文學作品而摻入浪漫情懷與俠義精神,行為高尚、作戰勇猛的神聖戰士形象也就此塑造而成。

精美的盔甲與武器、駿馬和個人隨從,向來是騎士的身分表徵,到了中世紀末期,盔甲甚至已演變成全鉸接式的板甲。這一切當然極度昂貴,也由於費用必須自行吸收,所以許多人並不想當騎士,卻很少能躲掉。值得一提的是,武裝騎兵並不一定是騎士,可能只是所謂的披甲騎兵(man-at-arms)而已。不過到了十四世紀,越來越多國庫都開始支薪,以感謝騎士在戰場上的功勞,所以招募問題也獲得了一定的緩解。

一般而言,騎士是訓練有素的戰士,對戰爭理論與實務都瞭若指掌,而且真正上過戰場,或曾歷經娛樂性比武競賽的殘酷考驗;主要武器是雙刃長劍、釘齒狀戰錘、錘矛及木製騎槍;有時駕馬作戰、有時下馬打仗,只有騎槍是在馬背上時才使用。

騎士不僅是菁英戰士的代表,也象徵著神安排的階層—這樣的概念又稱為「存在之鏈」(chain of being),最頂端是國王或女王,然後一路向下排至最底層的平民。在歐洲,四處以石材建造的宏偉城堡也是這種階級的具象化表徵,在征服者威廉於一○六六年拿下英國後,城堡更是越來越多。

不過到了中世紀最後,一連串的軍事改變先是讓人開始質疑社會階層,後來也嚴重削弱了眾人對階級制度的信心。由於許多變化都是在文藝復興時代才完全成熟,我們會在下個章節一併介紹,在此僅先簡單討論最重要的幾點:

步兵崛起

在十四世紀前的千餘年間,騎兵一直是軍隊主力,但到了十四、十五世紀,步兵卻開始慢慢重返核心地位。當時,新式武器(尤其是歐洲十字弩)、英國長弓及早期的火藥型槍械與大砲紛紛出現,一旦遭到射擊,即使有板甲保護,也不再是金剛不壞之身。其中火藥和十字弩又特別關鍵,因為容易上手,不像長弓那樣,必須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訓練才能正確使用,換言之,就算是欠缺作戰天分的平民,也能輕鬆除掉出身軍事世家且經驗豐厚的武裝騎士。再者,有些國家也開發出更有效率的步兵陣列,譬如帶領胡斯派(Hussites)的捷克將軍揚‧傑式卡(Jan Žižka)就率先以裝甲戰車運送軍需,並排出幾乎滴水不漏的防禦車陣(laager),讓步兵與砲兵能從車上或戰車間的空隙開火;另一方面,瑞士則回歸傳統,採用排列緊密的方陣,讓士兵持六點四公尺的長柄槍,並訓練他們以極具侵略性的打法,快速朝敵軍蜂擁而上,在那時,幾乎沒有部隊招架得住。此外,越來越多統治者開始採行相關措施,以建置由國庫統一發薪的正統常備軍,這麼一來,就不必再受制於封建制度下的徵兵制及雇傭兵不穩定的情形。這些新建置的常備軍,也就是專業軍隊的真正起點。

描繪施瓦本戰爭(Swabian War,西元一四九九年)多爾赫納戰役(Battle of Dornach)的彩色木刻版畫。左上角的武器為早期加農砲,輪式戰車上也置有較輕量的其他火砲

堡壘與圍城

攻城戰在中世紀及之後數百年的戰爭中都經常出現,對攻方而言,這種戰法的難處在於中世紀的堡壘越建越堅固,結構也越趨繁複。十世紀時,一般城堡都屬高台類型(motte-and-bailey),高聳的木製或石製主樓蓋在凸起的平台(英文中稱為「motte」)上,正面或四周則為封閉區域(「bailey」指的就是這塊地)。到了一五○○年,堡壘工事大有進步,以同心圓模式構築的城牆至少會有兩圈,牆邊也會按固定間隔搭建塔樓,以確保守軍在禦城時沒有視線死角;城門兩側設有守望樓與防禦塔,通常必須經由活動式吊橋才能抵達;城壕、溝渠和護城河則提供外圍防護,許多堡壘也因地理特性而很難靠近(尤其是在英國),使攻城部隊在行動時大傷腦筋。綜合上述條件,再加上防禦部隊自家的攻城武器及後來的加農砲,就能打造出難以攻破的中世紀堡壘了。

雖說難以攻破,卻也並非刀槍不入。這段時期的攻城武器多半雖仍是古代就已開始使用的塔樓、撞擊裝置、投石機、鉤爪及其他機具,但威力已發揮到極致,遠勝從前。配重式長臂拋石機出現於十二世紀,最強勁的類型能將一百公斤的石球投擲到約兩百公尺遠處;到了十五世紀,火藥型加農砲對堡壘圍牆產生了新的威脅,也終究導致城堡走入歷史。舉例來說,在一四五三年的君士坦丁堡圍城戰中,蘇丹王穆罕默德二世(Sultan Mehmed II)的圍攻部隊就祭出許多威猛石砲,最大的一門甚至能發射五百多公斤的圓球形石製砲彈,要擊碎城牆絕對不成問題,所以即使是最穩固的防禦堡壘,也都不再無懈可擊。

火藥

火藥型武器的出現對戰爭史造成了天搖地動的重大改變。據推測,中國在九世紀前後發明火藥,並廣泛用於各種武器,如火箭和投擲彈。

十三世紀時,這種可燃物質傳入了歐洲,一開始是用於形似花瓶但極度粗糙的火砲,以鐵或青銅鑄成,能發射沉重的箭與石球。後來相關技術穩定進步,外型傳統的石砲也隨之誕生,可固定在木架上,或設置於軍陣中的土丘,投射鐵或木製的球形砲彈。這類武器雖有一些後膛式的種類,但多半仍採前膛式設計,再加上早期火藥品質不佳,所以準確度低又難以預測。到了十四世紀晚期,火藥技術大幅提升,加農砲的成效也顯著好轉,關鍵就在於「粒化」(corning)這道程序,也就是確保每個炸藥粒子大小一致,且所有粒子都含有適當的成分。到了中世紀末期,火砲不僅已成為首要的攻城武器,更與輕型輪式戰車結合,開啟了野戰砲的時代。

威力強大的沙皇砲,一五八六年以青銅鑄成,砲管直徑為八十九公分,鐵製的球形砲彈則重詳一噸左右,不過這門大砲很少發射。

步兵使用的小型槍械是由火砲衍生而來,尺寸做得較小,可以拿在手上使用,最早期時,基本上就只是在鐵管上鑽出槍口與點火孔而已,有時會綑到木柄上,讓士兵夾在腋下大致穩住;至於填火藥與發射則極為不便,就連射中三十公尺內的目標都算幸運。不過後來技術進步,槍托的設計逐漸成熟,能很方便靠在肩上;蛇桿則提升機械效率,讓士兵可以迅速把燃燒中的火柴置入槍池、引燃火藥;有了扳機和槍托後,步兵也因而得以專心瞄準目標。這種早期燧發槍的名稱很多,譬如「鉤槍」(法文的arquebus)就是比較常見的一個,但無論怎麼稱呼,都開啟了標準步兵槍械的時代,只不過至少要到一世紀後,才真正能打敗弓箭與十字弩就是了。

西元一四五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拜占庭帝國的偉大首都君士坦丁堡在遭遇兇殘的消耗式圍城戰後,落入鄂圖曼土耳其蘇丹王穆罕默德二世的手中,羅馬帝國的最後遺珠就此殞落,奧古斯都當年打下的帝國架構全然瓦解,伊斯蘭教更取代了基督教,將巴爾幹半島占為長期據點,一段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歷史時期也宣告結束。接下來的年代稱為「近代早期」,全世界的文化、科技和藝術領域都見證了有史以來最輝煌的躍進,但辛苦研發的技術雖成就了這些進步,卻也應用到戰場上,對人類和平而言著實可惜。

延伸閱讀:【世界戰爭圖鑑】戰爭的機器:從民兵組織蛻變成常勝軍的羅馬軍團

《世界戰爭圖鑑:從帝國遠征到世界大戰,從革命運動到恐怖攻擊,一部橫跨5000年的人類交戰史》

全球重大軍事衝突一冊詳盡
近300張珍貴歷史圖像、地圖、照片完全解說

深入剖析戰役始末、軍隊結構、戰術推演、地緣策略、武器科技、戰後秩序……從權力、領土、信念產生的對立,到文明、經濟、和平被重新定義,從古羅馬帝國擴張到伊斯蘭國興起,從蒙古西征到兩次世界大戰,從軍備競賽到認知作戰,戰爭如何造就了歷史,未來又將如何被改變?

圖片來源:

  • p.72 重式拋石機: 書內插圖
  • p.73 阿金庫爾戰役: 書內插圖
  • p.76 描繪施瓦本戰爭多爾赫納戰役的彩色木刻版畫: 書內插圖
  • p.78 沙皇砲: 書內插圖
  • p.72 重式拋石機: 書內插圖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