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臺帝國的戰車兵想像圖


本篇文章獲 Zannanza’s History Channel 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上一篇:【紅河之歌:西臺帝國興衰史(四)】結束王位繼承的混亂—《鐵列平詔令》

阿努瓦娜(Alluwamna),短暫的王位

關於鐵列平(Telipinu)在位晚期的歷史,我們從西臺文獻中所知道的不多。我們只知道鐵列平沒有一位兒子存活到他駕崩時期,但我們知道他有一位女兒哈拉普斯基(Harapseki) 和他女婿阿努瓦娜(Alluwamna)。根據《鐵列平詔令》中的王位繼承規定,阿努瓦娜是鐵列平合法的繼承人。但我們除了知道他曾經做過西臺國王之外,對於他任內一切的詳情,我們一無所知。關於阿努瓦娜的歷史文獻非常零碎,因此歷史學家無法拼湊出一幅關於他在位期間一切的圖畫。但我們知道阿努瓦娜的王位並不長久,因為很快就有人挑戰他的位置,而且這個人可能曾經在上一期的介紹裡面出現過。

提哈瓦里(Tahurwaili),鐵列平詔令後的篡位者

阿努瓦娜的繼任人是提哈瓦里,有歷史學家認為提哈瓦里之前就曾經在西臺歷史文件《鐵列平詔令》中出現過,他是謀殺阿穆那兒子迪蒂的同謀。最初同被彭庫議會判處死刑,後來被鐵列平改為放逐而逃過一死。如果提哈瓦里真是做到國王的話,相信他很有可能是通過謀朝篡位的方式達到目的。如果歷史真是如此發展,我們可以見到鐵列平苦心經營的一切:將制度化規章化的王位繼承寫入法律從而避免頻繁的政變陰謀,只是他死後一代人就已經如同廢紙,沒有人再尊重和遵守。關於提哈瓦里在位時的歷史,學者們所知道的不多,只是知道他和基祖瓦納(Kizzuwadna)的國王Isputahsu重申鐵列平時代的國際條約。提哈瓦里之後,歷史學家的認知出現了一道斷層。

從漢提里二世(Hantili II)到穆瓦塔尼(Muwattalli),西臺古王國(Old Kingdom)晚期,刺殺篡位的老問題又再一次困擾西臺帝國

根據《西臺王表》,提哈瓦里之後的三位國王叫漢提里二世(Hantili II)、兹坦達二世(Zidanta II)和胡斯雅二世(Huzziya II),和鐵列平前三任的國王名稱相同。因此有理論認為後世人抄錄《西臺王表》的期間,錯誤將鐵列平之前的三位國王複製多次,因而出現三位同名國王的情況。但目前這個假說已經不被主流歷史學界接受。在漢提里二世,阿努瓦娜之子在位期間,西臺本土北方的卡斯卡部落(Kaska)首次出現在西臺歷史記載中,並且佔領了西臺宗教聖城那裡克(Nerik)。此後的200年,西臺人都失去了這座北方重要城市的控制權。其他北方城市亦都出現脫離哈圖沙控制和遭到北方外族入侵的命運,西臺位於紅河的核心領土一帶因而岌岌可危。漢提里二世亦都再次重申鐵列平時代和提哈瓦里時代對基祖瓦納(Kizzuwadna)一份破碎的國際條約:

如果當偉大的王的一個社群,和他的女人、財物、牛羊,搬遷到基祖瓦納,基祖瓦納應當將他們遣返西臺,當Paddatissu(基祖瓦納國王)的一個社群,和他的女人、財物、牛羊,搬遷到赫梯,偉大的王應當將他們遣返基祖瓦納。(CTH26泥板翻譯)

條約顯示西臺古王國晚期,半遊牧民族以及他們的牲畜跨國遷移,造成了不少國際衝突和緊張的局勢。到了兹坦達二世期間,西臺和基祖瓦納再次發生邊界衝突,兹坦達二世再次和基祖瓦納國王簽訂國際條約。這一系列國際條約顯示半遊牧民族跨國遷徙問題加劇。

胡斯雅二世(Huzziya II)和穆瓦塔尼(Muwattalli),西臺古王國的終結

1984年,考古學家在西臺首都哈圖沙的八號神殿發現了兩個粘土印章,其中一個屬於兹坦達二世,另一個屬於一位此前不為歷史學界所知的西臺國王:穆瓦塔尼(Muwattalli)。現在歷史學家知道穆瓦塔尼是通過暗殺胡斯雅二世(Huzziya II)上位。穆瓦塔尼登位後,放過了胡斯雅二世王后和兩位兒子的性命,並將他們提拔作高官,顯然是想收買人心。但他的做法並無為自己帶來穩固的地位,因為胡斯雅二世的兩位兒子反過來將穆瓦塔尼暗殺,為他們的父親報了殺父之仇。西臺帝國再一次陷入嚴重的混亂和繼承危機之中,而這個亦都意味著西臺古王朝(Hittite Old Kingdom)的終結和新王朝(New Kingdom)的開始。

西臺境外的局勢發展:米坦尼(Mitanni)的崛起和埃及對敘利亞地區的野心

圖特摩斯一世石像,埃及

從西臺早期歷史開始,胡里安人(Hurrians)一直對西臺在敘利亞地區的征服是一塊絆腳石。雖然哈圖西里一世開始進攻敘利亞,並在穆爾西里一世完成對阿勒頗的征服,但穆爾西里一世被刺殺後,西臺國內陷入混亂,令胡里安人有機可乘。胡里安聯盟利用了西臺勢力下降所造成的權力真空,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成立了米坦尼王國(Kingdom of Mitanni)。但米坦尼的野心使他們無可避免地跟埃及的勢力產生衝突。埃及國王圖特摩斯一世(Tuthmosis I,公元前1,493年登位)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區,並將埃及的勢力延伸到幼發拉底河。然而,埃及的征服相當短暫,到了哈塞普蘇王后(Hatshepsut,公元前1,479年至公元前1,458年在位),埃及失去了圖特摩斯一世征服得來的土地。

新成立的米坦尼王國看準這個機會迅速西擴,而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正正就是曾經被西臺人征服過的阿勒頗。在西臺攻破城池之後,阿勒頗重新恢復獨立,但阿勒頗內部的權鬥、篡位和陰謀都令米坦尼王國有機可乘。米坦尼幫助阿勒頗被流放的王子伊拉米(Idrimi)奪回王位,從而換取阿勒頗王國成為米坦尼的附庸國。伊拉米登位之後向外發動戰爭,威脅到西臺屬國基祖瓦納的邊界。基祖瓦納同時成為西臺及米坦尼的附庸國,權力的天秤開始向米坦尼一方傾斜,這個亦都很可能是基祖瓦納轉會成為米坦尼附庸國的最重要原因。從此,米坦尼將成為西臺安納托利亞東南部邊界最大的威脅。

當然,埃及不會甘心只能夠短暫征服敘利亞地區,到了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年登位),埃及又再次捲土重來。今次他們擊敗了米吉多(Megiddo)聯軍,一直打到幼發拉底河,威脅到米坦尼在敘利亞的勢力範圍。亞述,巴比倫和西臺都有向圖特摩斯三世送禮巴結他。兹坦達二世甚至和埃及訂立條約,將一座西臺勢力範圍南部的城市和居住在裡面的人口移送到埃及,並向埃及提供僱佣兵。

西臺和埃及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其實是對雙方都有利,對於西臺而言,埃及幾乎沒有可能威脅到它在安納托利亞的統治,而埃及和西臺都有共同的敵人:米坦尼,因此兩國結成聯盟是在情理之內的事。然而埃及對敘利亞的再次征服亦都和之前的軍事行動一樣短暫,埃及並未能夠在當地建立長久的統治勢力。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突尼普(Tunip)和卡佚石(Kadesh)就在米坦尼煽動之下叛變。雖然叛變成功被埃及所壓制,但接下來的歷史將顯示米坦尼的勢力仍在上升階段,而埃及對米坦尼的勝利只是暫時。

下一篇:【紅河之歌:西臺帝國興衰史(六)】新王國的野心—安納托利亞征服者圖哈利瓦一世

圖片來源: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膠登及連登會員,網路博客、聚言時報專欄作家,筆名來自公元前十四世紀期間,被西臺帝國國王蘇庇路里烏瑪一世派往埃及迎娶埃及王后安克姍海娜曼卻神秘消失在兩國邊界的西臺王子塞那沙。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