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敦(一六一四年)


第一個英屬殖民地-羅阿諾克島

自十六世紀開始,歐洲對新世界的探索和殖民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這濃厚興趣來自一系列的動機,例如:探索一條前往遠東的貿易航線、尋找致富的金礦、對土地的強烈慾望和純粹的西方冒險精神。十六世紀中葉,歐洲列強便已經在北美洲建立了不少的殖民地。例如,法國人在今加拿大東部沿岸地區和五大湖附近建立法屬殖民地,西班牙人則早在一五六五年便於今佛羅里達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Florida)建立第一個北美永久殖民地。

至於英國呢?其實,英國在發展殖民地方面的觸覺算是比較遲緩的。看到其他競爭對手紛紛在新大陸殖民並實現了巨大的利益,出於利他主義、垂涎巨大利益和保持國體優勢等等的思維綜合下,英國人也就開始進行在新世界建立殖民地的行動。

「美洲大陸還存在很多原始的異教徒,他們由始至終都沒有接觸過基督的福音。英國的基督教會應肩負起引導他們成為基督徒的責任。」

傳教是英國人一開始進行殖民的理由。但事實上,位於北美珍貴的寶藏和豐富的資源,才是推動他們殖民的真正理由。南美洲幾乎被完全瓜分了,歐洲的其他列強也轉換視線,覬覦著北美的土地,蠢蠢欲動地紛紛想在那裡建立屬於自己的永久殖民地。錯過了南美,英國這次不能再有所耽擱。

英國在北美殖民的動機有其戰略考慮。首先,如果在北美東部沿岸成功建立到貿易港口,便可以透過控制附近海域進而騷擾前往西屬殖民地的西班牙商船。而且,在北美內陸掠奪到的資源,更可以在財政上支持英國本土的工業發展,英國政府的稅收也肯定能有所提升。

有如此多誘因下,就在一五八四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授權華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組建一支團隊前往北美建立殖民地。伊莉莎白一世對雷利爵士的要求很簡單,但卻很不容易:

「發掘、搜索、找出並查看那些偏遠的異教徒和蠻荒的土地、國家和領地……接著就是擁有,持有,佔有和享有。」

一五八四年夏天,雷利爵士帶領一支共一○八人的探險隊乘船離開英國,橫渡大西洋來到現今北卡羅萊納(North Carolina)的沿岸,並在羅阿諾克島(Roanoke Island)上建立了首個英屬殖民地。他們只建設了簡單的堡壘和居住設施作為根據地,便開始探索附近的未知領域。然而,英國人對殖民沒甚麼經驗,他們忽視了惡劣天氣(如颶風)、疾病等等天然因素的破壞力,而且也沒預計到會有懷敵意的原住民騷擾。於是,這個還只是初期的殖民地不到一年便以失敗告終,僅餘的倖存者就只好回到英格蘭去。

華特.雷利

雷利爵士沒有因此已放棄,他在一五八七年再作殖民的嘗試。這次他委託約翰.懷特(John White)帶領一支一一八人的探險隊再次來到羅阿諾克島。約翰沒在當地逗留太久,數星期後便返回英格蘭。四年後,約翰重臨羅阿諾克島,驚訝地發現他們重建的殖民地竟已變成一片廢墟,當初到達的一一八人也全部失蹤。

實在奇怪。羅阿諾克殖民的廢墟上,約翰在一棵樹上發現刻有單字「CROATOAN」。這個字看來是指在羅阿諾克島附近的另一個島嶼,彷彿是想暗示著甚麼秘密似的。

然而,羅阿諾克殖民地的毀滅至今仍是個沒有答案的謎團。有些歷史學家認為,英國殖民者在這段期間,可能已經被當地原住民同化,或被殺害;也可能是因為飢荒和瘟疫,致使這個英國最早期的北美殖民地以毀滅作結。不過,這一切只是推論,對於羅阿諾克殖民地為何消失了,至今仍沒有定案。

詹姆斯敦

英國真正成功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是在一六○七年建設的城市詹姆斯敦(Jamestown)。詹姆斯敦座落在現今維珍尼亞的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Virginia),其名稱來自當時的英王詹姆士一世(James I, King of England)。至於維珍尼亞一名則源於詹姆斯敦是由倫敦維珍尼亞公司(Virginia Company of London)所出資建立。

不過,詹姆斯敦的建立和開發在開初並非那麼順利。初來到詹姆斯敦的殖民者未汲取前人失敗的經驗,並沒預料到當地的惡劣環境。如同羅阿克諾克島,這群人最初只在詹姆斯敦修建了一個非常原始的堡壘,但這地方卻充斥了帶著瘧疾的蚊群。大部份來到這裡的英國殖民者,都是士紳階級,過去並沒有做過開荒牛,在蠻荒之地開發和務農對他們來說,是件艱苦卓絕之事。

詹姆士敦(一六一四年)

當然,這些陷入困境的殖民者單靠自己是無法活得下來的。幸運地,他們得到一支原住民部落波瓦坦人(Powhatan Tribe)的幫助,為他們開墾農地和提供食物。即使這樣,八成殖民者還是無法在1609年到1610年間的嚴寒冬天成功活得下來。這段時間在歷史上稱為「大飢荒時期」(The Starving Time)。直到一六一二年,來自西印度群島的煙草植物被帶來詹姆斯敦,成為詹姆斯敦的救命草。因為這種植物有潛在的巨大利潤,使詹姆斯敦得以成功建立起來。

儘管在建設詹姆斯敦的過程中,與當地的原住民發生的血腥衝突,屠殺、搶掠此起彼落,但英國人最終成功在維珍尼亞站穩了腳,從而以此作為基地向外擴張。

英屬北美十三殖民地

一六二○年,受到迫害的清教徒逃離英國,流亡來到了現今的麻省(Massachusetts),建立了麻省灣(Massachusetts Bay)。這批清教徒有時被稱為「朝聖者」(Pilgrims),同樣受到詹姆斯敦建設過程般遇到的折磨-飢餓、疾病和原住民的侵擾。有了前人經驗,十年後麻省灣的人口便已上升至近二千人。接著在此後的八十年間,英國人陸陸續續在北美東岸建立了不少殖民地,其常住人口也增長極快。

殖民地原本是由私人募資建立的,隨著這些私人公司逐漸倒閉,北美殖民地便轉變為英國王室轄下領地。

那麼在十七世紀,除了維珍尼亞和麻省灣外,英國在北美還建立了哪些殖民地呢?以下略略介紹:

  • 一六二二年,新罕布什爾(New Hamsphire)建立。
  • 一六三二年,馬里蘭(Maryland)建立。
  • 一六三六年,康涅狄格(Connecticut)和羅德島(Rhode Island)建立。
  • 一六六三年,卡羅萊納(Carolina)建立,這個殖民地後來在1712年一分為二成北卡羅萊納和南卡羅萊納,而這個名字是由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 King of England)命名的。
  • 一六六四年,特拉華(Delaware)建立。
  • 一六八二年,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由王室債權人威廉.佩恩(William Penn)建立,這塊土地是英國王室為了抵償對威廉的債務而分封給他的,賓夕法尼亞省的原來意思就是「佩恩的林地」。
  • 一七三二年,喬治亞(Georgia)由逃避債頂的債務人建立。

除了自行開發外,有些殖民地則是從其他歐洲列強手上搶來的。例如一六六四年,本來由荷蘭殖民者建立的新尼德蘭(New Netherland),便被英國人佔領並改名為新澤西(New Jersey),港口城市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則被命名為「新約克」(New York),即我們熟悉的「紐約」, 來自英國約克公爵(Duke of York)的名銜。

以上這十三個殖民地,便是歷史上的「英屬十三殖民地」(Thirteen British Colonies),也是後來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獨立建國的最初期州份。

新阿姆斯特丹(新約克/紐約)

王室初期對殖民地的控制並不強烈。在得到王室的默許下,一些殖民地能自行選出立法機構和總督,有些則會由英國委派總督和相關官員前往管治。但無論怎樣,當時居住在殖民地的人,都一致認同自己的「英國人」身份,與宗主國英國的連結非常強烈。

這些住在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人雖自覺為英國人,但居住人口的結構卻十分多樣—除了來自歐洲的英國移民,還有北美原住民和黑奴的後代。黑奴源於當初開發詹姆斯敦時,在一六一九年由葡萄牙人的船隻帶來的。

「美利堅人」

殖民地持續地發展。位於較南方的殖民地逐漸發展出成熟的農業系統,主要出口棉花和煙草;至於北方的殖民地,則是商人和運輸商的盤據點。向西部擴張、探索和開發同時進行得如火如荼,勢不可擋。在這片稱為「新英格蘭」(New England)的北美殖民地,一個強勁的工業和海上貿易經濟體正在迅速形成。

第一代殖民者故鄉在英國,維持著對英國王室的效忠之心。至於在殖民地出生的第二代人,自小便在北美成長,普遍沒有跨越過大西洋,對英國的印象模糊。這批第二代殖民人口,與英國的連結少,逐漸跟宗主國愈走愈遠。

一六五○年以後,英國與北美殖民地的貿易已經十分蓬勃。為了保護英國自身的長期利益,英國國會通過了《航海法案》(Navigation Act),限制北美殖民地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那些繞過法案與其他國家貿易的商人,則被視為「走私者」。因為走私帶來的巨大利潤,北美殖民地的資產階級愈來愈富有。財富和相對自由的自治環境,加上本土人口與英國連結減弱,以及因向西部開發產生的本土冒險精神,北美殖民地不知不覺地發展出了一套與英國不同的文化特質,既有點「英國」元素,卻又有自己特色的本土文化,讓這些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人,開始了作為「美利堅人」(Americans)的本土自我認同。

不過,此時的美利堅人,還沒有想要獨立的意圖。然而,歷史的巨輪將註定美利堅與宗主國英國的衝突將不斷增加。十八世紀,歐洲處於一個相對不和平的時期。英國、法國與西班牙之間充滿矛盾,經常訴諸干戈。這三個歐洲國家在北美同樣擁有大片殖民地,引起的戰火很順理成章的漫延到北美。就在一六八九年至一七五五年間,北美就曾爆發過不少宗主國之間的殖民地戰爭。

「法國—印第安人戰爭」(French and Indian War)是後來一場十分重要而且改變了北美勢力藍圖的戰爭。它是歐洲七年戰爭的延續,所以有時也視為七年戰爭的一部份,稱北美戰場。一七六三年,戰爭最後由英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法國的戰敗基本把其在北美一百五十年的殖民地勢力一掃而空,英國進而控制法國原本在北美殖民地勢力範圍。

一七七五年的英屬北美十三殖民地(紅色)

不過,英國的勝利伴隨著的是巨大的代價。試想想,英國派遣軍隊橫渡大西洋來到北美打仗,成本絕對高昂。單是維持戰爭,英國就已經把國家債務翻了一倍。為了填補這個財政深淵,英國國會曾經試圖增稅,卻惹來倫敦市民的巨大反彈,旋即爆發抗議和暴動,國會最後不得不擱置增稅法案。

在本土無法增加財政收入,英國國會只好把目光放在北美殖民地。英國人認為,北美戰爭的財政支出一直是由英國本土納稅人承擔。而且,那些由法國搶來的殖民地,其原住民本是與法國結盟。如今,殖民地易手到英國,這些原住民就成為了英國眼中不穩定的因素。為了防範這些原住民部落的潛在攻擊,還得在北美殖民地維持常設軍隊。

北美殖民地在宗主國英國提供如此巨大的保護和協助下,經濟發展一日千里,愈來愈富裕。有權利必有義務,總不能成本就由英國人支付,利潤就由美利堅人賺取吧?殖民地承擔宗主國在北美的開支在國會看來是理所當然。

從來爭拗都是來自利益分配的。當英國決定要加強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和監管,美利堅人與英國,彼此走開得更加遠了,這也導致了後來美利堅人的獨立戰爭。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