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德軍人正在殺死敵人
世界上第一個帝國
西元前二十四世紀,一支共五千人的軍隊來到了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南方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東部的蘇美城市烏魯克(Uruk, Sumer)。這支軍隊是來自阿卡德(Akkad),由一位名叫薩爾貢(Sargon)的統治者率領。當時烏魯克是蘇美文明裡最大最先進的城市,這座城市一旦陷落,就代表征服整個蘇美文明再沒難度。
當時蘇美文明並非是一個統一王國,各城邦分立而治,但實際上是受到最高統治者盧加爾扎克西(Lugal-Zage-Si)控制。烏魯克的城市人口接近五萬,是阿卡德人軍隊的十倍,但卻無礙阿卡德人的野心。在薩爾貢的指揮下,阿卡德人成功攻佔烏魯克,隨後更陸續攻佔了其他數十個蘇美人的城市,俘虜了盧加爾扎克西。
這時,阿卡德人已經成功征服整個蘇美人的王國,並取而代之。
征服過後,薩爾貢建立了一個中央政府統治著多民族的阿卡德帝國(Akkadian Empire)。阿卡德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帝國,政治中心就位於現今伊朗地區。
薩爾貢的發跡史堪稱傳奇。起初,他只是當時蘇美人城市基什(Kish)國王身邊的一個侍臣,後來被拔擢為王室園丁,負責定期清理灌溉渠道,確保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如此炎熱的天氣下,農作物還能有足夠的水份以供生長。薩爾貢在擔任園丁一職時,認識了一班極有紀律的工人和農夫,這群人日後漸漸演變成薩爾貢的私人部隊。前二三三四年,他靠著這支部隊,成功搶奪了基什的王位,定都阿卡德。
接著,阿卡德在薩爾貢的統治下向外擴張。他以阿卡德為中心,帶著軍隊征服四周。在西方,他進入敘利亞(Syria)和迦南(Cannan)地區,遠達地中海沿岸,據說還渡海位於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島(Cyprus)。在東方,他征服了不少埃蘭人(Elamites)建立的城市和王國。在北方,薩爾貢的勢力遠至安那托利亞山脈(Mountains of Anatolia,位於今土耳其)。在南方,他的影響力則遠至馬乾地區(Magan,位於今阿曼)。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領土型帝國,薩爾貢面對著的是前人從未有過的統治問題。帝國的邊陲地區,由於遠離帝國政治中心阿卡德,因此不太願意服從薩爾貢的統治,偶有叛亂發生。雖然如此,薩爾貢始終能以強大的軍隊消滅這些反抗勢力。在平定叛亂後,便委派忠於阿卡德的官員在那些被征服的地方作為總督統治。
古代的阿卡德帝國所以能夠維持統一,並非是靠成熟的制度,而是薩爾貢的個人統治能力,而他那頗長的統治時期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從他奪得王位起,一共統治了阿卡德五十六年。或許大家會認為,薩爾貢死後,他的帝國有沒有分崩離析?答案是沒。原因為何?
原因在於薩爾貢的繼承人算是有能力的國王。薩爾貢死後,或多或少,帝國會有些反抗者會乘機起兵叛變,但他兩名先後繼承王位的兒子瑞穆什(Rimush)和瑪尼什圖蘇(Manishtushu)都能成功平定這些叛亂,穩住了帝國的統治。不過,雖然他們成功壓制了地方叛變,卻都沒能抵過宮廷的政治陰謀。他們兩人都是被朝臣刺殺而死的。
前二二五四年,瑪尼什圖蘇死後,由兒子納拉姆辛(Naram-Sin)繼承王位。納拉姆辛是繼薩爾貢之後另一個偉大的阿卡德國王,他繼續了薩爾貢的擴張主義,成功征服了位於敘利亞的艾布拉王國(Ebla)和亞曼尼王國(Armanum),甚至曾經與北方的西臺人(Hittites)發生了軍事衝突。在納拉姆辛三十六年的統治生涯裡,阿卡德帝國達至了其最大版圖,也是其黃金時代。
帝國經濟
不過,阿卡德帝國並非只是擁有強大軍隊的原始帝國,它還有十分成熟的經濟體系。帝國依靠農業經濟支撐,設有兩個巨大的農耕地區,是整個帝國糧食的主要來源。第一個農耕地區是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這裡有足夠的雨水支持農作物生長;第二個則位於南部,靠引水道維持農作物的灌溉。帝國政府直接控制糧油的供應,並透過內河船隻運送至各個地方。因此,當某個地區出現農作物歉收時,其他地區就能立即增加供應以解決糧食問題。
阿卡德帝國的稅收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農作物支付,另一種則是以勞動力支付。帝國人民可以出賣勞動力抵稅,這些勞動工作包括參與建設公共設施例如城牆和神廟等,或是參與清理灌溉渠道的工作,確保沒有淤塞。至於一些以遊牧為生的人,則被允許在灌溉渠道旁放牧,但他們必須以羊毛、羊肉、羊奶和芝士支稅。
由於阿卡德帝國位於美索不達米亞肥沃的土地上,因此糧食十分充足。但是,帝國卻缺乏其他各種資源,例如金屬、木材和石材。取得這些資源是支持阿卡德帝國擴張主義的重要原因。帝國不時會派兵進入安那托利亞山脈、馬乾、阿富汗和黎巴嫩和等地區,目的就是要從這些地方分別取得銀礦、銅礦、青金石和木材等重要資源。
帝國統治
統治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不容易。阿卡德王室為了鞏固其統治,採取了不少政策。男性王室成員會被分別派駐不同地區作為總督統治;女性王室成員則會出嫁到鄰邦,以維持與鄰邦友好關係。雖然這些措施在今天看來十分普通,但在當時卻是劃時代的,畢竟阿卡德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帝國。
除此之外,為了讓阿卡德王室具有「被神認可」的意義,薩爾貢和納拉姆辛就曾委派自己兩名女兒擔任「辛」(Sin)的女祭司。「辛」是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的月神。這種做法就是要告訴世人,阿卡德王室的權力與南方蘇美人極具影響力和意義的烏爾大塔廟(Temple Complex of Ur)是有緊密的關係。
為了使帝國長治久安,阿卡德人嘗試建立一個整合廣大地區的國家,這包括了語言、郵政和曆法。語言方面,雖然帝國不少人民仍然說著蘇美語,但阿卡德語已經漸漸成為整個美索不達米亞的官方語言。郵政方面,為了使政令和訊息傳播上暢通無阻,阿卡德帝國修建了不少道路,並在道路網絡上建立了一套郵政系統。刻有阿卡德文字的黏土片(Clay Tablets)外圍會包上另一層用黏土製成的信封,上面刻著收信人的名字和地址,然後透過郵政差送到收信人那裡,只有收信人能夠弄破信封閱讀藏在裡面的黏土片。曆法方面,阿卡德人每年會將國王所做過或發生的一件大事為該年命名,這種以名稱年的方式統一在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使用。
諷刺的是,雖然我們對阿卡德帝國有粗略的認識,但作為帝國政治中心的首都阿卡德,到目前為止考古學家還沒找到它的確實地址。「阿卡德」一名事實上並非來自阿卡德語,也就是說,早在薩爾貢建立阿卡德帝國前,這座城市便已經存在。考古學家一般認為,阿卡德位於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流域,在薩邁拉(Smarra)和巴格達(Baghdad)兩城之間,但這片地區仍達八十英里之廣,其確實位置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納拉姆辛成就了阿卡德帝國的興盛後,他自封為「四角落之王」(King of the Four Quarters),就是歌頌自己帝國的版圖已延伸到世界四個角落,他的這個稱號被後來多個古代帝國統治者沿用,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就是巴比倫帝國(Babylonian Empire)的漢摩拉比(Hammurabi)。「四角落之王」並非單純是一個帝王稱號而已,稱號還代表將統治者神格化。納拉姆辛自封這個稱號後,便著手為自己興建神廟。事實上,將統治者神格化並非納拉姆辛獨創,早在他之前的統治者,便已有這種傳統。例如,數個世紀前烏魯克之王吉尔伽美什(Gilgamesh, King of Uruk)死後便被封為神,只是納拉姆辛是第一個在生時自封為神的統治者。
在一份名為「阿卡德的詛咒」(Curse of Agade)的古文獻中,記載著一位國王自封為神,然後又把位於尼普爾(Nippur)的恩利爾神廟(Temple of Enlil,恩利爾是蘇美人神話眾神之一)拆卸而觸怒了眾神。這份古文獻所描述的國王,很有可能便是納拉姆辛。
帝國衰亡
或許因為納拉姆辛的狂妄自大,眾神決定懲罰整個阿卡德王權。就在納拉姆辛使帝國達至頂峰後,他死後六十四年後帝國卻已經灰飛煙滅。納拉姆辛的兒子沙爾卡利沙瑞(Shar-Kali-Sharri)繼位後,開始受到庫提人(Guti)不斷侵擾而感到苦惱。庫堤人是一支遊牧民族,是蘇美人的一支,被認為是現代庫爾德人(Kurds)的祖先。他們生活在位於伊朗的札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並經常入侵阿卡德帝國進行掠奪行為。
阿卡德帝國是個善於征服戰的帝國,但面對本身沒有城市或定居點的庫提人,卻顯得束手無策。因為經常需要應付庫提人的騷擾,導致軍事上的開支不斷上升,阿卡德政府只好提高稅收。然而,重稅之下不僅破壞了阿卡德帝國行之有效的經濟體系,而且更觸發了不少地區的抗議和叛亂。
沙爾卡利沙瑞死後無嗣,造就了另一個政治危機。在混亂中,阿卡德帝國版圖大為縮少至剩下首都周遭地區,而且因為沒有合法繼承人的關係,內戰隨即爆發,阿卡德王位懸空了三年。最後,內戰由杜度(Dudu)勝出,他繼位為阿卡德國王。但在此時,他的實際控制範圍只局限於首都阿卡德。因此,沙爾卡利沙瑞被認為是阿卡德帝國最後一位國王。
杜度死後,由兒子蘇.圖如爾(Shu-Turul)繼位,是阿卡德最後一位國王。在他之後,阿卡德正式亡於庫提人。
為甚麼阿卡德帝國在納拉姆辛達至鼎盛後,又會如此急速衰亡?史學家認為其中一個解釋,是阿卡德帝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帝國政權,並沒有完善的統治制度,帝國能否維持正常運作,全仰賴國王一人的領導能力。薩爾貢和納拉姆辛是阿卡德帝國偉大的君主,在他們統治下,帝國發展和擴張極度迅速。不過,除了他以外的其他君主,則無相類似的領導才能。
另一個解釋便是氣候轉變。阿卡德帝國末年,曾發生過一次大旱,當時降雨量大幅減少。帝國經濟主要依靠農業支撐,降雨量的減少使帝國根基動搖。一些考古證據顯示,有不少蘇美城市在帝國末年時遭到荒廢。在敘利亞雷蘭考古遺址(Tell Leilan)的挖掘中可以知道,這座蘇美人的城市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大量城牆和神廟拔地而起,最高曾有過接近三萬人口在此活動。不過之後這座城就被荒廢,三萬人口也隨之消失。該遺址的土壤樣本中,考古學家尋找不到任何蚯蚓的活動痕跡。蚯蚓在泥土出現多被認為是土地肥沃的標誌,如果找不到蚯蚓的活動痕跡,就代表這個地方已不適合耕種。在雷蘭遺址旁的特爾布拉克(Tell Brak),同樣出現相似情況。
如果假設以上的考古發現普遍發生在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話,那麼阿卡德帝國末年經濟應該已經接近崩潰邊緣,或許這就解釋到為甚麼阿卡德帝國會衰亡得如此的快。因為農作物歉收,農產品貿易也不能倖免,人民只好離開城市向外探索,尋找可靠水源維生。就這樣,本來以中央政府展開統治的機制,便因此變得極為困難,而肯效忠於帝國的人,也隨之消失。
無論阿卡德帝國毀滅的確實原因為何,它短暫的存在卻是歷史性的-世界上首個帝國。阿卡德帝國的締造者薩爾貢成為了後來歷史眾多偉大統治者諸如奧古斯都(Augustus)和征服者如成吉思汗(Genghis Khan)的先軀。他本來就只是個侍臣,能夠達至這種成就,確實是歷史上的一代傳奇。
圖片來源:
- A general view of the Uruk archaeological site at Warka in Iraq: Wikimedia Commons
- Sargon of Akkad on his victory stele: Wikimedia Commons
- Bronze head of an Akkadian ruler, discovered in Nineveh in 1931, presumably depicting Sargon’s son Manishtushu, Iraq Museum (Rijksmuseum van Oudheden): Wikimedia Commons
- Ancient ziggurat at Ali Air Base Iraq: Wikimedia Commons
- Map of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in the view of the ancient population of Mesopotamia: Wikimedia Commons
- View of Tell Leilan (northeast Syria): Wikimedia Commons
- Victory stele-AO 2678: Wikimedia Common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