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艦


【「空氣」決定了大和艦的自殺式出擊】
本文摘自《「空氣」之研究:解析隱藏在日本人心中的決策機制:「讀」空氣》
作者:山本七平
譯者:陳美瑛
出版社:遠足文化

「日本人是空氣在決定事情!」「讀」空氣,是現代日本人立足世間的基本,是具有獨特性的心靈秩序與傳統思想,難以名狀如空氣般存於周身的群體默契,不僅約制個人言行,也是社會運作方式,理解日本社會性與個體之間的關係,就由與周遭他人的「空氣」框架開始。


一直以來,我都有點在意「空氣」這個詞。而當我開始有所擔心,便發現這個詞彙早已無所不在了,如同一個「絕對的權威」發揮著驚人的影響力。「那樣的決定雖然值得商榷,不過當時的會議空氣……」、「從會議當時的空氣來說……」、「不瞭解當時社會整體的空氣就這樣批判……」、「不要沒考慮當時的空氣就說大話」、「當時的空氣跟我預想的完全背道而馳」等等,各處的人們都表現出為最終決定拍板的「是現場空氣,而不是人」。

令人驚訝的是連《文藝春秋》昭和五十年(一九七五)八月號的〈戰艦大和〉(吉田滿主編)一文中,也看到了這樣的內容:「以當時決策團隊的整體空氣來看,無論是當時或今日,(大和艦)特攻出擊都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決定。」(軍令部次長.小澤治三郎中將)。閱讀該文就會知道,所有阻止大和艦出擊的人手上,都擁有足以阻擋該決定的詳細數據資料,也就是擁有明確的根據。然而,主張大和艦應該出擊的人手上,完全沒有資料或立論根據,其合理性的依據就只有「空氣」二字。也因如此,我與前述採訪者經過各種討論之後,最後才會由「空氣」來決定我們的討論結果。做出最終決定,擁有「只能這麼做」的影響力的,就只有「空氣」這個因素而已。這是非常有趣的事實,因為這或許證明了「某種事物」凌駕於各種辯論與主張,並且控制了我們所有的言行舉止;從大問題到日常小事或是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等,「某種事物」都成為控制我們言行舉止的某種標準。讓我們再回到本單元最前面提到的三菱重工爆炸事件。當時約束爆炸現場人們的行為,並讓他們採取特定模式行動的,恐怕就是所謂的「空氣」,而且對於這種作為三緘其口的,也是「空氣」。

那麼,「空氣」到底是什麼呢?我想這恐怕是教育、研討、資料,甚至科學等,都極難說明的「現象」吧!就用前面提到的「差別道德」為例,假設有老師聽了我的話,詳細說明實際案例並教導學生「絕對不能做這樣的事喔」,但是我相信不僅是學生,即使是老師真正遇上突發事件,還是會受到「現場空氣」約束,並且做出自己曾經否定過的行動吧!這樣的例子一點也不稀奇。時至今日,千叮嚀萬囑咐「這絕對不能做」的人,一旦面臨緊要關頭,曾經說過「不能做」的事,竟就變成了「可以做」,甚至命令「去做!」。在戰場上,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這類情況,我自己也經歷過了好幾次。戰後,我問對方這麼做的理由,對方的回答一定都是「那時候的空氣使我不得不這麼做呀」。

所謂「不得不」就是「被迫」,而非自己的自由意志。假如強迫他的真的是「空氣」,因為既沒有人能夠追究「空氣」的責任,也沒有方法能夠得知「空氣」是透過何種論證過程而達到那樣的結論,所以最終就只能說出「空氣」二字。前述〈戰艦大和〉就是非常有趣的案例,此例呈現出「空氣」與「邏輯、數據」的對決,最後「空氣獲勝」的過程。以下我再引用其中部分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那時在會議現場的都是海軍、船艦與空軍等專家,沒有外行人的干預。此外,日本自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起,持續與美軍那樣的對手交手,是完全瞭解對方實力的。大和艦的出擊可說是由一群經驗豐富的菁英做出的判斷,無法說是無知、沒見識、資訊不足所造成的錯誤。首先,塞班島被攻占時,這個方案就已經被提出了,不過「軍令部以軍艦難以抵達戰場,以及就算軍艦能夠順利抵達,主砲也必須在發電機、水壓、電力等都完好的情況下才能射擊等理由駁回」。因此,從理論上來說,除非有資料證明沖繩島戰役與塞班島戰役不同、客觀情勢產生了變化,判斷大和艦「能夠毫髮無傷抵達戰場」,否則大和艦出擊這個方案在邏輯上根本就是行不通的。然而,我想不出當時的客觀情勢有任何改變。假如把塞班島、沖繩等兩組資料交由電腦處理,讓電腦來判斷,既然塞班島的結果是No,當然沖繩的結果也會是No吧!因此,如前面引用的「以當時決策團隊的整體空氣來看……」,塞班島戰役不曾存在的「空氣」,卻在沖繩島戰役時產生了,我只能認為是那樣的「空氣」做出了決定性的判斷。

明確突出此點的,就是三上作夫參謀長與伊藤整一司令長官之間的對話。由於伊藤長官並不清楚當時的「空氣」,當然無法贊成大和艦出擊的作戰策略。首先,負責說明的三上參謀自身即認為「無論什麼狀況,讓毫無防備的艦隊穿過滿布敵軍機動部隊的公海,都不是正確的作戰形式,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伊藤長官聽了說明後不可能贊成。同時他也不可能被什麼菁英、理論上的詐術所蒙騙。然而,當他聽到「為了配合陸軍的總反擊,切斷敵軍的登陸點,希望你能拉高層級、多考量陸軍的狀況」,正因為身為菁英,他更深刻瞭解了那句話的意思,也明白這已經是無法與之討論的對象──「空氣」的決定。最終,他放棄反駁,也不深究懷疑的部分,回答:「若是如此,那就什麼都不用說。我完全理解」。這個「理解」的意涵,當然不是邏輯上明白了對方說明的內容。戰略方案的不可行,從塞班島戰役應該早就獲得證明,因此他「理解了這是空氣的決定」,既然如此,多說無益,所以他也只能說「什麼都不用說」。

針對這個情況,最高責任者,也就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戰後又是如何回應的呢?「戰後,世人或史學家譴責當時的戰略太過於輕率,對於這樣的評論,我除了回應當時只能這麼做,其餘的我不想多加辯解。」顯然當時他們並不是基於任何的資料數據而做出這個決定。那也是可想而知的,當時讓他們「只能這麼做」的是「空氣」。於是,「因為軍中有抗命罪,無法違抗命令」的爭論也就變得有點不大貼合實情。倒不如說是因為日本社會有「抗空氣罪」,一旦觸犯此法令,最輕就是遭受「村八分」的處罰,與你是軍人╱非軍人、戰前╱戰後等似乎無關。

所謂的「空氣」是擁有真正絕對威權的妖怪,也或許是某種「超能力」。畢竟,專家聚集的海軍領導群強行通過「非正確作戰形式」的「明顯事實」,在那之後,最高負責人將陷入完全無法說明「當時為何那麼做」的狀態,極難想像當初會做出那樣的決定。這麼一來,無論是統計、資料或是分析,以及相關的科學方法、邏輯論證等,一切都將白費,再怎麼精密組合這些科學方法,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這些方法可能都會被忽略,所有的一切都將由「空氣」決定。若是如此,要是不先搞清楚「空氣」的真面目,我們將完全無法想像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那麼二次大戰之後,這個「空氣」的威力到底是衰弱了?還是更強大呢?我當然無法做「戰前╱戰後之空氣比較」等研究,所以不能對此做出任何評論。然而,我認為所謂的「空氣」跟以前一樣,依舊發揮強大的影響力。不過,戰後我們改用了「氣氛」(mood)這個詞彙,例如用「從當時會場的整體氣氛來說……」,取代了以前「會場的空氣」的用法,或者,有時這個「空氣」會形成一股旋風式的氣氛等等。無論是哪種用法,都是戰前╱戰後與「空氣」同系列的用語表現。而這樣的「空氣」控制著一切,統領著一切、成為強而有力的規範,封住每個人的嘴,這樣的現象從古至今不曾改變。

延伸閱讀:【「空氣」之研究】移情作用,讓事物背後的「臨在感」影響人的身心

《「空氣」之研究:解析隱藏在日本人心中的決策機制:「讀」空氣》

「讀空氣」文化的研究經典

「日本人是空氣在決定事情!」「讀」空氣,是現代日本人立足世間的基本,
是具有獨特性的心靈秩序與傳統思想,難以名狀如空氣般存於周身的群體默契,不僅約制個人言行,也是社會運作方式,理解日本社會性與個體之間的關係,就由與周遭他人的「空氣」框架開始。

圖片來源:

  • Yamato running machinery trials off Bungo Strait (outside Sukumo Bay) on 20 October 1941: Wikimedia Commons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