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娜.瓦赫列娃與蔣經國在蘇聯(1935)
本文摘自《紅心戀歌:20世紀兩場革命中的跨國愛情體驗》
作者:伊麗莎白.麥瑰爾
譯者:李自軒
出版社:遠流
耕田要比吃麵包難吧?兩場革命之間一件歷史上奇特的人際關係事件
蔣經國在俄國期間的名字叫做「科里亞」。1931年他經歷了一件奇特的人際關係事件:他前往一個小村落把農民組織起來,並利用他在莫斯科的關係,替農民爭取到信貸與採購的優惠。
蘇聯地區黨委書記撰寫的蔣經國報告當中指出,蔣經國的表現「足堪表率」,在當地幾個集體農場裡面「一手創造了黨的領導」。
不過,他剛抵村落時所感受到的,並不是熱烈歡迎,而是懷疑與嘲諷。以下就是他個人的紀錄:
我初到的時候,因為我是外國人,沒有一家肯借床鋪給我睡。第一夜我就睡在一個教堂的車房裡……第二天,一早起就到農場去。農民講許多話來譏笑我。可是我還是很客氣地對他們說:「早安!」後來有個老農民對我說:「你應該與我們共同耕田!」我說:「好!」他們就給了我一隻馬及其他的農具。我就和他們共同耕田(冬耕)。
開始我以為耕田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可是後來感覺到並不十分困難,惟須多用體力罷了。最不容易的是轉彎,開始沒有習慣,常常在轉彎處留下一塊小空田。農民發現之後,叫我非重耕一次不可。這天亦沒有回到飯店去吃中飯,一直耕到晚上,身體感覺到疲倦極了。回到教堂車房中,差不多渾身疼痛,稍微吃了一點東西,就倒頭睡著。
睡到半夜,有一個人來叫醒我:「朋友!這不是睡覺的地方!到我的草屋裡去睡罷!」伊是一位慈愛的老農婦,名叫沙弗牙,年已六十八歲了。當時我非常感謝,可是又有一些怕……我想到自己身上所有的東西,不過三十盧布,兩身襯衣褲,幾本書籍,別無長物,所以找就答應與她同行……
睡了不到四點鐘,天已發亮,我就起床到農場去。「好早呀!耕田要比吃麵包難罷?」農民都這樣的問我。第三天我又耕了一天田。耕了五天田,我的行動,引起農民的同情。第六天,他們請我去參加他們的會議……在這個農村中,在那個時候,是沒有集體農莊的組織……我為達到目的起見,盡力作宣傳與組織的工作。
大家都出雙入對,真的很煩人!蔣經國的俄羅斯愛情之一
20世紀初期前往俄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許多人在當地都陷入熱戀。有些人愛上了俄羅斯人,也有些中國男女同學彼此交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蔣經國與馮弗能(基督將軍馮玉祥的女兒)之間的戀情。當年兩人都不過是15、16歲的年紀。
但年輕的馮弗能在當地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她的興趣不在政治,但校內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最後兩人的關係難以維持。馮弗能寫信給蔣經國說:
經國同志!為什麼和你見面對我有如此大的影響?如你這樣一個用功的人,合(按,馮弗能信內的錯字)這好玩的在一塊真是不行。是吧?經國同志,每次收到你的來信,我都很喜歡,你知道為什麼嗎?你每次信上都勸我用功。如果將來我仍然是一無是處,我真的沒有資格成為你的朋友和同志。
蔣經國與馮弗能分手後,馮度過了一段非常失落的日子。
有些夜晚,我常夢見你和我,以及李大釗、趙世炎、瞿秋白、吳玉章以及一大群人一起出去吃喝玩樂,但一覺醒來發現一切都只是一場空……我的住是無聊的,我一天睡的覺是多很的……一點希望都沒有,像個行屍走肉般……我很抱歉害這麼多人批評你,說你既然是共青團成員,就不應該和我交往。這點我明白。
大家都出雙入對,真的很煩人!蔣經國的俄羅斯愛情之二
蔣經國在俄國留學期間,寫過兩個版本的日記。其中一個可說是「親蘇版」,一個可稱為「反共版」。前者完全沒有提到他的感情生活,後者倒是略微記載了他與俄羅斯女性芳娜.瓦赫列娃(Faina Vakhreva)的婚姻。
在烏拉重機械廠工作的這幾年,方良是唯一照顧我的人。她是個孤兒,我們於一九三三年相遇。她最了解我的處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她總是同情我、幫助我。
芳娜是兩名工人的養女,15歲時和父母一起去同一家工廠工作,並在20歲時加入了共產黨。對於蔣經國而言,身處在這個工人階級就是一切的蘇維埃社會,他算是「高攀」了。
1934年兩人去黑海蜜月,照片中可見笑意盈盈的蔣方良身穿深色和白色的泳衣,在淺灘上側坐著,伸展著她勻稱的腿,她的右臂撐著身體,展現出的腰部曲線。
蔣經國的蘇維埃經驗永遠改變了他的私生活。蔣方良成為了台灣的第一夫人,終身謹言慎行,從不公開講述她的故事。她也會給她在蘇聯的家人寫些日常生活的信件,想當然爾這些信也都被蘇聯當局閱讀過,並保留在蘇聯檔案中。但蔣方良從未接受過正式採訪,也沒有留下任何公開的回憶錄。
1920年代起,成千上萬的革命青年踏上旅途,前往蘇聯,尋找理想的共產天堂。在那裡他們學習俄語,又在官方禁止下墜入愛河,生下子女,有些人結了婚。
中蘇的結盟,是二十世紀共產國際最關鍵的一段關係,史家過去常從地緣政治與意識型態為觀察角度。但作者創先採用「終身不渝的戀情」為比喻,並以「中國學生在俄國的紛雜感情與心碎分離」,來照映「兩場革命之間的友情結合與關係破裂」。
圖片來源:
- Faina and Chiang Ching-kuo in Soviet Union.: Wikimedia Common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