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萊曼尼耶清真寺


上一集:鄂圖曼帝國的蘇丹蘇萊曼一世,為甚麼能獲得西方給予「大帝」的稱號?(上)

極度奢華的蘇丹

各國大使到訪鄂圖曼帝國後,會把他們在土耳其宮廷看到的所見所聞詳細記錄下來,然後帶回歐洲向他們的國王報告。君士坦丁堡早在拜占庭帝國統治時期,便已是當時世上最繁榮、最富裕和最宏偉的城市。如今作為鄂圖曼帝國的首都,在土耳其人的經營下,這個城市的希臘羅馬味道雖然已經褪色,但其繁榮和宏偉程度,卻比從前更上一層樓。因為這座知名城市的影響力,鄂圖曼風格的服裝、藝術和文化現在就傳遍了歐洲。

也是因為如此,歐洲人對這位遠在東方的鄂圖曼蘇丹蘇萊曼一世有著一種幻想。本來,歐洲人還沒有人熟悉他時,覺得他對東歐的征服、對西歐的侵擾嗤之以鼻,覺得他又是另一位野蠻人,貶稱他為「天國的禍害」(Scourge of Heaven)。但現在,他們卻開始稱他為「偉大者」(The Magnificent)。

那麼,究竟蘇萊曼一世有著怎樣的形象呢?說來,他在宮廷裡喜歡穿著長拖著地的、用絲緞編織的束腰長袖長袍,內裡是以黑貂皮製成的襯衣。其豪華程度之高,就算在歐洲裡最奢華的君主,比較下都會顯得十分寒酸。有時候,蘇萊曼一世會穿著用柔軟的白麻布織成的襯衣,裡面夾著白色的棉絮和玫瑰色的絲綢。而且這位蘇丹,每一件衣服只會穿著一次。

蘇萊曼大帝的其中一款衣著

除了衣著外,他用膳的鋪陳也非常誇張。用餐室是個鋪著厚地毯和金布的大廳,餐桌和餐具都是白銀製的,酒杯則是由一整塊綠松石雕成。晚餐有超過五十款菜式,他身旁有二百個穿著紅色絲綢衣服和金色刺繡帽子的僕人伺候。至於有甚麼佳餚呢?在餐桌上,有數之不盡的海鮮美食-例如龍蝦、鱘魚、蚌和旗魚等等,這些海鮮多來自君士坦丁堡對開的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在歐洲,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 King of England)的放縱和暴食程度已是街知巷聞,但如果跟蘇萊曼一世相比,還是失色不少。

延伸閱讀:【鐵腕.都鐸王朝(五)】文藝復興最懂穿搭的高富帥—亨利八世

土耳其風的紡織品和毛毯在歐洲逐漸興盛起來。位於威尼斯的總督宮(Doge’s Palace),便充滿著鄂圖曼帝國宮廷風格的擺設和藝術。另外,位於英格蘭的漢普敦宮(Hampton Court)也是如此,宮裡有大量產自土耳其的紡織品和毛毯,這些東西在當時是富裕和精緻的代名詞。亨利八世在一些場合裡也會把自己打扮得像土耳其人一樣。

1532年,威尼斯商人為蘇萊曼一世製造了一尊王座。這尊王座用黃金鍛造而成,鑲有大量寶石和珍珠,製造成本高達40,000達克特金幣(Ducats,是當時歐洲流通的貨幣),價值連城。蘇萊曼一世經常坐在王座上,接受來自各地區的進貢品,例如來自埃及的棉花、敘利亞的錦緞、摩蘇爾的銀製碗碟、金布和青金石、阿拉伯的戰馬和毛皮等等,而這位蘇丹特別鍾情來自中國的瓷器。

不只在宮廷,蘇萊曼一世的凱旋式也讓人留下深刻印象。1532年,他率兵進攻維也納,當時目睹的人是這樣描寫他的軍隊:

土耳其人軍隊前鋒是為數眾多的步兵,後面是揮動著新月戰旗的旗手,旗幟上面以寶石和珍珠刻著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從遠處看來閃閃發光。旗手後面是十二名騎士,各自戴著極度名貴、金光閃閃的寶石頭盔。其中一頂最著名的聽說是由威尼斯人製作的黃金頭盔,它鑲著12克拉(Carat,寶石量度單位)的寶石如珍珠、鑽石、紅寶石和錄松石,是威尼斯得意之作。這頂頭盔的設計,與羅馬教皇的頭飾竟然極度相似。

蘇萊曼大帝的黃金頭盔

蘇萊曼一世騎著的戰馬也絕不平凡,所用馬鞍價值達70,000達克特,所戴馬盔鑲有如雞蛋一樣大的綠松石。他戴的頭巾用錦緞織成,同樣鑲著大量寶石,並染成當時極尊貴的宮廷紫(Royal Purple)。他的脖子戴著一條黃金項鍊,因為項鍊太重的關係,他兩側經常有兩名僕人幫他托著減輕重量。

根據外國使節的描寫,蘇萊曼一世經常採納身邊謀士和大臣的建言。在接見來客時,大多不以該人的財富、地位或知名度作為首要考慮條件。反之,他會仔細了解來訪人的背景、性格和能力。

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歐洲,蘇萊曼一世被稱為「大帝」,在國內卻有另一個稱號-「卡努尼」(Kanuni),意即「立法者」(the Lawmaker)。他重新檢視了帝國的法律和行政制度,然後根據當時帝國的情況,在教育、稅制和刑法上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蘇萊曼一世登基前,鄂圖曼帝國的法制比較混亂,存在兩套法律-「卡努」(Qanun)和「沙里亞」(Sharia)。前者是世俗法律,後者則是伊斯蘭教法,很多時候都有相互矛盾的情況。蘇萊曼一世的改革成功把這兩套法律融合在一起,並稱之為「卡努-伊-尼」(Qanun-e-Osmani),也就是「鄂圖曼法」(Ottoman Laws),成為帝國往後三百年的法律基礎。

蘇萊曼一世也十分推崇藝術和哲學,在財政上大力資助這些範疇的發展。如此一來,帝國出現了不少著名人物,例如書法家艾哈邁德.卡拉希薩里(Ahmad Karahisari)和藝術家卡拉.美米(Kara Memi),他們經常被邀請到宮廷交流。蘇萊曼一世自己也身體力行。原來,鄂圖曼帝國有一個傳統,就是歷代蘇丹都會在年輕時學習一門工藝,蘇萊曼一世當然也不例外,他學的是金匠工藝(Goldsmithing)。他曾親自監督托卡比皇宮(Topkapi Palace)裡工作的工匠。他還實行了一個很龐大的建築計劃,資助當時最偉大的建築師米馬爾.希南(Mimar Sinan),建成了在後世極著名的清真寺-蘇萊曼尼耶清真寺(Süleymaniye Mosque)。

蘇萊曼尼耶清真寺

深愛著皇后的詩人

前文曾提到,蘇萊曼一世另一個身份是位才華洋溢的詩人。他的筆名「穆哈比」(Muhabbi),便是「摯愛的朋友」的意思。他的創作多為抒情為主,有種神秘、謙遜和真誠的感覺,多抒發他對自身高位的孤獨感、對國家的愛戴、對命運的接受和對美好事物的喜愛。

他經常寫詩給他最珍愛的皇后。這位皇后來自羅馬尼亞(Romania),名叫羅克塞拉娜(Roxelana),本來是位東正教徒,因為一些劫難,被賣到君士坦丁堡成為奴隸,進入了鄂圖曼帝國宮廷,無意間得到了蘇萊曼一世的青睞,後來輾轉成為他的皇后許蕾姆蘇丹(Hurrem Sultan)。更甚的是,蘇萊曼一世為了這位出身寒微的皇后,表達對許蕾姆蘇丹的愛慕,不顧朝野的反對,在多個方面都把既有的土耳其婚姻傳統打破。

土耳其史上的一代名君

晚年的蘇萊曼一世不再奢華,變得異常樸素。他的晚年生活基本上都放棄了所有奢華服飾、珠寶、黃金、酒、詩歌和音樂,轉而在宗教上尋找寄託。西元1566年,蘇萊曼一世病逝,終年72歲,死時還在跟查理五世(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的繼承者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 Holy Roman Emperor)打仗。為了不影響軍隊士氣,臨終前他要求大臣將他的死訊保密。

這位土耳其蘇丹的葬禮是這樣的:遺體會先被洗淨,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鼻子、眼晴和耳朵會用棉絨填充。然後,遺體會以一整塊絲綢包裹著,與許蕾姆蘇丹一起葬在他生前最喜愛的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面向著聖城麥加(Mecca)。

蘇萊曼一世在位四十五年,是整個鄂圖曼帝國歷史中在位最長的一位君主,比他在歐洲的主要對手亨利八世、法蘭索瓦一世(Francis I, King of France)和查理五世更長壽。他是唯一一位得到歐洲人極高評價的鄂圖曼帝國君主,在往後的歷史裡,再沒有一位鄂圖曼帝國君主能夠得到西方世界如斯讚美和尊重。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