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昔日照片


【東歐自由民主革命的經過-南斯拉夫】
本文摘自《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作者:李邁先
出版社:三民書局

南斯拉夫雖是共產國家,但因早已脫離蘇聯的控制,也未參加「華沙公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四十年來,一直在修正它的政經制度,所以在1989年的東歐革命風暴中,並未受到很大的衝擊。

1980至1990年代交替之際,南斯拉夫的問題政治性大於經濟性,狄托所建的聯邦體制已經瀕臨瓦解邊緣。

南斯拉夫是一個聯邦,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由六個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克洛琪亞、斯洛汶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黑山國和馬其頓)和兩個自治省(瓦伊瓦迪納、科索沃)合組而成,組織形式類似蘇聯。因為南斯拉夫和蘇聯全是多民族國家,不得不採取這種聯邦的體制。南斯拉夫的各個民族,由於語言、宗教經濟發展程度種種差異,更難統合。南國聯邦的形成,還得力於狄托的統馭,他憑藉大戰期間領導全民抗戰的功勳和聲望,強將各個民族結合在一起。

南斯拉夫

狄托於1980年逝世後,靠著他死前所建的「總統委員會」和總統由六國兩省的領袖輪流擔任制,聯邦形式暫得勉強維持。不過近年以來,狄托的傳統聲望已經下降,有人批評他一貫利用種族對立來提高自己的威望,即使對共黨幹部,也是利用甲方以對抗乙方而居高控制。批評者指出,狄托和共黨常常指責西班牙的佛朗哥(F. Franco)是一個獨裁者,但是佛朗哥卻在去世以前,預先鋪好了西班牙未來民主的道路,而狄托本身則並無這種膽識和安排。

在1989年東歐革命普遍掀起以後,南斯拉夫共產黨身受鄰國(匈牙利與羅馬尼亞),尤其是羅馬尼亞流血慘劇的刺激,決定從速見風轉舵。1990年1月22日南共召開中央委員會,決議仿照東歐國家的前例,修改憲法,將1972年憲法當中有關賦予共黨最高領導權力的條文刪除,並且準備實行多黨制,允許非共政黨成立。

延伸閱讀:【東歐諸國史】塞爾維亞簡史(上):被併入鄂圖曼帝國前的中世紀塞爾維亞

在前南聯八個聯邦成員當中,首先提出分裂主張者是斯洛汶尼亞、克洛琪亞和科索沃。斯洛汶尼亞位於南國的西北邊疆,與奧國接壤,過去也一向被奧匈帝國統治,它的經濟建設,在南國諸邦中首屈一指,遠比西南部其他邦國進步。工商業的發展,使它不願接受貝爾格萊德中央政府的約束。在1990年1月的這次南共中委會中,斯洛汶尼亞代表提出建議要削減聯邦中央政府的權力,改由各邦分享政權,在政治上實行民主自由的改革,在經濟上改採市場經濟的措施。而塞爾維亞共和國的代表,則堅持繼續中央集權。塞爾維亞加盟共和國總統米洛塞維奇(S. Miloseviµ)是一個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他甚至譴責斯洛汶尼亞不僅自己從事分裂主義,同時也支持科索沃自治省的分裂主義,斯洛汶尼亞代表團乃憤而退席。

狄托

1990年4月8日,斯洛汶尼亞舉行南斯拉夫聯邦的第一次自由選舉,主張分裂,改建「邦聯」(Confederation)的在野黨「狄莫斯」(DEMOS)-由親西方的各黨聯合組成-獲勝,得票55%,由是奠定了多黨制的基礎。

5月間,克洛琪亞共和國也舉行多黨參加選舉,非共政黨「克洛琪亞民主聯盟」(Croatian Democratic Union)獲勝,推翻了共黨統治。不過「克洛琪亞民主聯盟」的領袖,是一批「大克洛琪亞主義」者,他們掌權之後,一方面和塞爾維亞發生摩擦,一方面更要向外擴張,企圖兼併另一個加盟共和國-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990年5月15日,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總統,按照輪流的次序,輪由塞爾維亞籍的裘維契(B. Jovic)擔任。裘維契不僅是一位狂熱的共產黨人,也是一位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他是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塞維奇的親密同志。在裘維契的就職演說中,警告某些提議政治歧見和種族緊張主張的國家,已經危及聯邦的命運,到了內戰和瓦解的邊緣。這些警告,就是針對最近選舉獲勝的斯洛汶尼亞和克洛琪亞兩個加盟共和國的中間偏右政黨而發。

科索沃自治省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管轄,該省的居民以阿爾巴尼亞人占絕對多數,塞爾維亞人反占少數。這些阿爾巴尼亞裔的人民,不願受塞爾維亞的統治,要求由自治省變成獨立的共和國。在1990年7月2日的科索沃省議會開會時,有一百十四位阿爾巴尼亞裔代表逕自宣布科索沃為獨立國家。7月5日,塞爾維亞政府就宣布解散省議會,並由塞國直接統治科索沃。

7月23日,裘維契總統與斯洛汶尼亞總統在斯洛汶尼亞首府留布里安納會談之後宣稱:現在聯邦的六個加盟共和國當中,有兩個主張實行「邦聯制」,四個主張「聯邦制」。如果這兩個主張「邦聯制」的國家(意指斯洛汶尼亞與克洛琪亞)一定要堅持此一立場,那麼它們就可以和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維持邦聯關係。但是目前不能單獨片面行動,必須等到全國得到協議之後方可改變現狀。同年12月9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也舉行多黨參加選舉,共黨仍獲多數席位。不過它們與斯洛汶尼亞與克洛琪亞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更趨緊張;南聯內部無法迴避的分裂終究是來臨了,首當其衝的是斯洛汶尼亞及克洛琪亞於1991年先後獨立,南斯拉夫聯邦於此開始土崩瓦解。

目前在聯邦體制內的只有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國,從1992年12月和1996年11月,南聯公民院兩次大選的結果比較,由共產黨改名而來的塞爾維亞社會黨和黑山社會主義者民主黨,仍可在議會中占優勢。塞爾維亞社會黨在1992年大選中居第一大黨地位,取得四十七席;1996年的大選,塞爾維亞社會黨與南聯左派聯盟和新民主黨結成同一陣線,贏得六十四席,使得塞爾維亞社會黨和其相同意識型態,形同姊妹黨的黑山社會主義者民主黨(1992年大選取得十七席;1996年取得二十席),足可在議會掌握多數,共組聯合政府。南聯選舉法也設定有政黨門檻限制,因此在議會中不至於出現政黨林立的現象,均維持在十個政黨左右。由於反對黨的力量過於分散,加上民族主義抬頭,政治人物常常遷就民族主義訴求,致使南聯在後共產主義時期民主化的腳步,遠遠落後於前南聯其他加盟共和國如斯洛汶尼亞、克洛琪亞和馬其頓等國。

南斯拉夫解體後的國家

另外,由前南聯分裂出來的國家,就以斯洛汶尼亞的民主化及現代化最為成功;1989年斯洛汶尼亞非共政黨紛紛興立,斯洛汶尼亞共黨亦改頭換面,其高層領導人大多掛冠求去,另組新黨,致使該黨在1992年獨立後的首次選戰表現乏善可陳。彼得勒政府係以些微多數組閣,再加上本身又是政黨聯盟,因而許多政策的推動都滯礙難行。斯國邁向獨立過程所凝聚的團結意識在獨立後即煙消雲散,斯洛汶尼亞民主反對聯盟於1991年12月分裂,翌年2月即告解散,非共政府處境岌岌可危。5月,彼得勒辭職下臺,由斯洛汶尼亞自由民主黨黨魁德諾夫塞克(J. Drnovsek)繼任總理一職。

德諾夫塞克以經營一個過渡性技術官僚政府的方式籌謀國事,而非僅為年底大選的政客心態私肥一己。1992年12月,斯國國會改選,德諾夫塞克領導的自由民主黨(LDS)以23.3%的得票率領先其他各黨,取得國會九十席中的二十二席,重新改組政府。新政府由斯洛汶尼亞基督教民主黨(SKD)、聯合陣線(ZLSD)、綠黨(ZS)和社會民主黨(SDSS)共同組成。總統大選方面,庫昌以63.9%的高得票率連任總統,足以證明其於斯國邁向獨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再次受到選民的肯定。另外,帶領克洛琪亞出走前南聯的克洛琪亞民主共同體(HDZ),在1992年大選時亦拿下八十五席(當時總席次為一百三十八席),共黨分子在其國內政治舞臺完全無生存空間,民主的幼苗開始在灌溉中。馬其頓亦在1992年獲得獨立,大選後聯合內閣的形式,亦證明馬其頓在民主化進程中努力;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雖亦獨立成功,惟其國內種族衝突不斷,是走向民主時的一大變數。

延伸閱讀:【東歐諸國史】塞爾維亞簡史(下):在俄、土兩國的角力下,塞爾維亞如何取得獨立?

《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本書分上、下兩冊,共五編三十章,上冊介紹東歐諸國的早期歷史、十九世紀的東歐與戰間期的新東歐,下冊介紹現代東歐的形成,以及當代東歐變貌。

本書詳盡敘述東歐地理背景與民族分布,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巴爾幹國家的近代歷史,與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各國之演變。書中述及東歐諸國自1944年相繼淪入「鐵幕」,由共產政權掌握近半世紀的歷程,以及1989年後各國陸續走向民主化的道路,尤其引人入勝。全書章節一脈相承,敘述內容條理分明,定能幫助讀者掌握東歐諸國之發展脈絡。

圖片來源: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