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統治龐大的羅馬帝國,一位皇帝並不足夠。戴克里先創立「四帝共治制」,把帝國分成四部份,分別由稱為「奧古斯都」的兩位正帝和稱為「凱撒」的兩位副帝統治。
羅馬帝國除了本部意大利外,把帝國領土劃分為「皇帝行省」和「元老院行省」。這個行政規劃首先由首任皇帝奧古斯都所制定。奧古斯都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要把羅馬從共和制過渡至帝制,因此羅馬帝國必須還有共和國外衣作掩飾。
羅馬帝國的道路系統非常發達,所建的道路貫穿了整個帝國領土,而且道路畢直寬闊。羅馬極度重視道路系統的建設,其重點原因是方便行軍。當羅馬帝國不再向外擴張,開始採取守勢之後,防禦邊境蠻族侵擾便成為帝國軍事的首要任務。
我們看到羅馬帝國的境外主要敵人始終是日耳曼地區的蠻族,因此較多的羅馬軍團被部署在萊恩河和多瑙河。因為要抵擋未開化的蠻族侵擾,最佳的方法就是對他們作定期打擊。因此,萊恩河和多瑙河軍團是帝國裡最具戰鬥力的軍團。
夾在波蘭與立陶宛的中間、臨近波羅的海,有一塊神秘的土地。這塊神秘的土地名叫加里寧格勒,佔地15,100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大約有半個比利時的大小。雖然位處歐洲,但它不屬於任何歐洲國家,而是俄羅斯在歐洲的外飛地。
前二世紀末羅馬共和時期,護民官格拉古兄弟發表農地改革法,他們認為在三次布匿戰爭(征服迦太基的戰爭)後國力盡耗,羅馬已瀕臨經濟崩潰的危機之中。由於土地兼併,大量農地掌握在少數地主手中,農民被剝削而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