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


【康熙過生日】
本文摘自《大清盛世忙什麼:來去紫禁城打卡,體驗當皇上的日常!》
作者: 李純瑀(魚小姐)
出版社:平安文化

康熙過生日

大清盛世,國力強盛且經濟富庶,人們得以康健長壽、平安順遂,因此以耆老為主的大型聚會「千叟宴」也應運而生,展現出太平昌盛的氣象。

康熙五十二年正值康熙六十大壽之際,三月的某一日,他與朝臣對話:「朕昨進京,見各處,為朕六十壽誕,慶賀保安祈福者,不計其數。朕實涼德,自覺愧汗。」意思是,我的六十歲生日要到了,昨天回家路上看到好多人為我祈福,唉呀,我自覺還有許多不足之處,真是慚愧啊!不然這樣好了,我安天下安、福天下福嘛!那就這麼辦吧:「凡有祝延萬壽者、必以雨暘時若、萬邦咸寧為先。」

只要有人替我祝壽,我也祝福他們永保安康!真是注重禮尚往來的康熙。

過了幾天,康熙前往暢春園小住,或許是路途中又聽到了一些百姓之間的傳聞,他再度找來了大學士們,感慨說道:「朕聞各省為祝萬壽來京者甚眾,其中老人更多,皆非本地人。時屆春間、寒熱不均。或有水土不服、亦未可知。爾等即傳與漢官等,倘有一二有恙者即令太醫院看治。務得實惠,以示朕愛養耆老之至意。」康熙有感而發啊,「我聽說各省都有好多人跑到京城來替我祝壽,其中還有很多老人,但他們都不是本地人啊,而且我生日的時候天氣可能不太好,到時候如果發生老人家們生病或水土不服的事情,你們一定要找太醫好好醫治,才能表示我尊重長者的心意喔!」

然而,這些耆老們的出現悄悄觸動了康熙內心深處的感傷,「我也將要六十歲了啊!」

這年的清明節,康熙並未親自前往祭祀而是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但是幾場祭禮的規模都比以往盛大。或許是年屆六十的康熙對於生死禍福有了更深感觸?沒過多久,他就把南書房的學士們抓來商議自己六十歲壽辰的大事了!

康熙對翰林學士們表示:各省的老人都聚集在西直門要等我回宮、向我行禮。禮部已經安排好他們的行程,所以向我行禮以後就不用再接駕,實在太辛苦了!你們寫下我的旨意讓天下老人們知道,我已明白他們的心意。

然而康熙的一番美意似乎沒有傳達成功,或者官員們為了討好皇帝因此要求當地長者都能前往京城向皇帝賀壽,老人們仍紛紛湧入北京城。這次康熙改口下令:「今歲直隸各省年老官員、來京祝萬壽者甚多。此內除本身犯罪官員外,或有因公掛誤降級、革職者,俱酌量復還原品,于十八日隨班行禮。」既然這麼多人要祝我萬壽吉祥,不如趁機讓因罪或被降級革職的官員復職,也算為我添福吧!

皇帝的萬壽之日到來,康熙從暢春園回到紫禁城的那天,一路上受到了民眾熱烈的夾道歡迎:「直隸各省官員士庶、夾道羅拜,歡迎御輦,耆老等、跪獻萬年壽觴。上停輦慰勞,遍賜老人壽桃及食品。諸王、貝勒、貝子、公、宗室、覺羅人等、及文武大臣、官員、兵丁、並於誦經處跪迎。上霽容俯視,皆賜以食品。」官員和百姓們跪在路邊向皇帝行禮,當中也包括了許多耆老,因此康熙「停輦慰勞」老人們並且遍賜壽桃和食品。年紀老邁的長者們看到皇上本人還收到了皇上親賞的禮物,內心的喜悅恐怕要衝破天際,畢竟那是一個君臣分明、階級嚴謹的時代,平民百姓能見到皇上真是幾輩子修得的福氣!

銀髮族聚餐

不久後,大學士們收到康熙的旨意:

「今歲天下老人,為朕六旬大慶,皆從數千里,匍匐而來。如何令其空歸。欲賜伊等筵宴,然後遣回。著查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漢人、大學士以下、民以上、年逾六十五歲者、奏聞。在本月二十二三兩日內,擇定一日賜宴。預為奏聞,便於備辦。內有艱於動履,不能前來者聽之。其能來者,俱令之來。即不能來者,朕另行按分頒給。詔內有恩賜老人一款,凡恩賜有名者,於名下注明。今時漸炎熱,賜宴後,即令回籍耕種,其家奴勿入所查數內。再查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以至包衣佐領下,不論官員閒散人等,年七十以上老婦,亦著奏聞。俟老人賜宴後,再定一日,送至皇太后宮賜宴。有艱於動履,不能前來者聽之。其能來者,俱令之來。若有貧乏不能來者,著各屬協助車馬,使之前來。俱開真實年歲,不可捏報。再敕宗人府諸王以下,宗室子孫內,二十歲以下,十歲以上,選擇聰明堪供任使者,六七十人。令於耆老前執爵。即朕子孫,皆令之出。宗室外,不用他人也。」

康熙即將舉辦大清開國以來第一次的「銀髮族聚餐」了!他對與會者的基本要求是以八旗和直隸省民為主;若男性超過六十五歲,身分僅需平民以上,不論滿、漢、蒙皆能與會。而女性的參與條件稍微嚴苛,除了夫婿身分要是「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以至内府佐領下,不論官員閑散人等」外,還需年紀七十歲以上才有機會參加由皇太后所賜的宮宴。

康熙將辦桌的差事交給大學士負責,他說:「天下的老人家都為了我的生日匍匐而來,我怎麼可以讓他們空手而歸呢?這個月的二十二或二十三號,找一天請老大哥、老大姊吃大餐,吃完再送他們回家。舉凡漢滿蒙八旗、漢人,超過六十五歲的長者都可以參加,行動不方便而無法參加的人就另外賞賜禮物吧!至於年滿七十歲以上的老大姊,我也要請她們到皇太后宮中吃大餐。如果因為家境貧困無法自行前來,就派車馬接送進京!再來,你們告訴宗人府,挑出六十到七十個宗室子孫,大概是十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小孩,一定要聰明伶俐的喔!這些孩子就負責在宴會當天擔任服務生,幫長輩們拿酒杯、夾菜!喔,最重要的是,你們要確定與會老大哥、老大姊的真實年齡,不准謊報啊!」

三月十八日,康熙生日到來。康熙先率領百官向皇太后行禮,接著才接受官員賀壽。身分地位不高,無法面見皇帝的八旗兵丁、直隸各省耆老士庶就齊集午門外、大清門內以叩祝萬壽,整個北京城都能看見百姓為康熙誦經祈福的場景。可想而知,康熙在百姓心中真的是個好皇帝。

千叟宴成形

銀髮族聚餐,顧名思義就是集合眾多耆老共同參與的宴會。

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在暢春園宴直隸各省、漢大臣、官員、士、庶人。參加者的年齡為九十歲以上的三十三人;八十歲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七十歲以上者一千八百二十三人;六十五歲以上者一千八百六十四人。流水席一路從西直門排到了暢春園,場面頗為壯觀!

宴會中,康熙細數自己治理天下的用心,還特別叮囑在場的耆老們:「爾等皆是老者。比回鄉井之間、各曉諭鄰里。須先孝弟。倘天下皆知孝弟為重、此誠移風易俗之本、禮樂道德之根、非淺鮮也。」他希望眾人回家後務必要宣揚孝悌之道,這樣一來天下人都會更加重視賢德之人,也可以更快速地達到移風易俗的效果。身為一個普通百姓,能吃飽穿暖、讀書識字已是福分,若還能在年邁之時見到皇帝且聽到皇帝苦口婆心地叮嚀傳揚孝悌之道,如此暖心之舉怎不令人為之動容呢!諸多耆老回家後自是大力宣揚康熙的優點以及愛民如子之心,康熙的美名自然更加遠播。

當天,因邀請的主要對象是漢滿蒙八旗的長輩,贈送禮物的對象也以他們為主,「賜八旗滿洲、蒙古、漢軍、老人白金有差」。在這場宴會上,老人除了享有皇家子孫、宗室執爵倒酒的禮遇以外還有禮物可拿;八十歲以上的長輩更可以「至御前親視飲酒」,能夠和皇帝對飲,想必是開心得要飛起來了啊!

三月二十七日,換眾家老太太們登場!「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七十歲以上婦人、齊集暢春園皇太后宮門前。隨召九十歲以上者、入宮門內。八十歲以上者、至丹墀下。七十歲以上者、集宮門外。大臣妻年老者亦皆召至宮門內、賜坐。皇太后皇上親視頒賜茶果酒食等物。其餘令諸皇子、率宗室子、以次頒給。又賜大臣妻、衣飾彩緞素珠銀兩。」出席者依照身分等級依次排序,由皇帝賜坐給年紀最長者,皇太后也親賜茶果酒食並且犒賞了漂亮的布料和首飾。

這場皇家盛宴乃是賓主盡歡,令康熙很是滿意。至此,尚未定名卻已有「千叟宴」之實的概念出現。

康熙六十一年,年屆六十九歲的康熙為了慶祝七十歲生日以及執掌天下六十年,他在乾清宮舉辦了第二次銀髮族聚餐。有了上次的辦桌經驗,這回可就輕鬆多了!他簡單交辦出席人員的資格,其他事項均由禮部和大學士們商議決定。「召漢文武大臣官員及致仕退斥人員、年六十五以上者、三百四十人宴於乾清宮前。命諸王、貝勒、貝子、公、及閒散宗室等授爵勸飲分頒食品如前禮御製七言律詩一首命與宴滿漢大臣官員各作詩紀其盛名曰千叟宴詩。」當天,康熙在乾清宮宴請三百多位耆老,酒足飯飽後,邀請眾人和他一起作詩以記念這場盛會,集結成為《千叟宴詩》,從此「千叟宴」定名、成形!康熙即位以來極力調和「滿漢」問題,費盡心思將滿漢官員與百姓之間的衝突降到最低。因此康熙舉辦的宴會不分漢滿蒙,這也讓人數眾多的漢人更加理解他治理天下的用心。

延伸閱讀:【大清盛世忙什麼】相貌、武藝、文采皆重要:在清代,當御前侍衛的條件不簡單!

《大清盛世忙什麼:來去紫禁城打卡,體驗當皇上的日常!》

大膽!是誰在背後說朕的八卦?全面「清」襲!揭開紫禁城裡帝后生活的秘密!想知道皇上吃什麼、去哪兒玩?走進紫禁城,來一趟最有深度的「清」旅行!

圖片來源: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