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破利維亞的普瑪彭古遺址
普瑪彭古(Puma Punku)是位於南美洲玻利維亞的一個古代遺跡。這個遺跡的建築殘骸讓考古學家驚嘆不已,更有學說認為普瑪彭古是古代高科技文明或外星文明。
這是為什麼呢?先說一說普瑪彭古是個怎樣的遺跡。
「普瑪彭古」意思為「美洲獅之門」,是蒂華納科文化建築群(Tiwanaku Complex)一部份,也是安第斯考古學(Andean Archaeology)中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普瑪彭古遺址的建築殘骸十分獨特,它們不像其他安第斯遺址般,有著明顯相似性。因此,普瑪彭古究竟是誰建立、怎樣建立、為何建立等等問題,伊成為了考古學家深感興趣的部分,就連十五世紀時發現這個地方的印加帝國(Inca Empire),也對此地感到驚嘆。
普瑪彭古年代有多久遠呢?一九二六年,一名奧地利探險家亞瑟.波斯南斯基(Arthur Posnansky)是最早研究普瑪彭古的人之一。他認為普瑪彭古是世上最古老的考古遺址,其年代可追溯到西元前一萬三千年!這學說當然未得到證實,但也有考古學家找到一些端倪支持亞瑟的說法。例如,考古學家尼爾.斯蒂德(Neil Steede)發現,普瑪彭古一座主神廟的建築形式準確地反映了某些天文現象,恰巧與一萬七千年前夏至、冬至和春分時間完全吻合。
至於其他考古學家則使用了考古學非常常見的碳定年法(Carbon Dating)去推算普瑪彭古的年代,發現該處樣本顯示普瑪彭古是在四至六世紀才建成。然而,有些人質疑這個結果,認為在那裡採集的樣本,未必完完全全是普瑪彭古最初建成時便已存在當地的物質。
因此,普瑪彭古究竟有多古老,在考古學界還未有一致定論。
除普瑪彭古外,蒂華納科還有其他神秘建築殘骸,例如阿卡帕納金字塔(Akapana)、卡拉薩薩亞神廟(Kalasasaya)、布登尼(Putuni)、卡哈里卡拉宮殿(Kheri Kala)和一座半地下神廟等等。在蒂華納科遺址中,還能發現建於地下的民居和引水系統。
然而,隨著時間消逝,蒂華納科經過多年氣候侵蝕、粗暴挖掘和洗劫,該處大量石材亦被用作建築材料,宮殿名貴的寶石、飾物、文物和陶器也早已被洗劫一空。如今連同普瑪彭古在內,蒂華納科已經變成一個殘缺不全的考古遺址。
蒂華納科文化曾經是個繁榮的農業和貿易文明,定居者據估計曾達到四十萬人。蒂華納科文化在七至十世紀是當地主要文明,他們不僅控制了的的喀喀湖地區(Lake Titicaca Area),還曾把勢力範圍向外擴展至今天玻利維亞、秘魯和智利境內。
不過到了十世紀,蒂華納科文化建築群卻突然遭到荒廢。考古學家傾向相信,連年大旱、地震破壞和社會動盪造成了蒂華納科文明衰落,本來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陸續離散到其他地方。大約五百年後的十五世紀,印加人首次來到這裡,此時蒂華納科已經是頹垣敗瓦,但印加人卻還是非常驚訝這個地方的獨特性和神秘性,並為此創造了屬於印加人的神話和傳說。
普瑪彭古是個面積約有兩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墩,由紅色砂岩建成的圍牆包圍著。在遺跡中部、東部和西部等地區,都有庭園建築痕跡。而普瑪彭古最神秘的地方便是當地石造建築切割得極度整齊和方正,就像是利用現代鑽石切割器造成的切面,切割口十分平滑和整齊。而構成這些建築許多石塊,則互相以榫卯連接,榫卯精細度令人難以置信是古代文明技術。
時至今天,遊客還能夠來到普瑪彭古,看到約八十塊形狀大小極相似的「H」形狀精割岩石,整齊地排列在一起。這些「H」形狀精割岩石,其實是建築部件,而其形狀大小如此相似,則代表它們是某種製造過程量產出來,與現代建築技術十分相似。然而,就算運用現代先進建築技術,也無法完全複製普瑪彭古岩石那種榫卯的精確。
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蒂華納科人可能得到「外力」協助得以建成普瑪彭古。甚至有人認為,蒂華納科人曾經擁有極先進卻失傳了的雷射切割工具。不過,這只是一種傾向神秘論的猜測。比較合理的推論是當時石匠擁有極精湛工藝,他們利用手上簡單的工具,慢慢地把岩石鑿成目標形狀雛形,再以沙粒和細石把岩石磨成理想形狀。也就是說,他們是以時間換取成果。
至於蒂華納科人如何從採石場把岩石運到普瑪彭古呢?這些岩石動輒幾百噸重,體積也很龐大。最巨型的岩石長八米、闊五米和厚一米。不過,相信這也是以時間換取成果。蒂華納科有大量勞動力,他們可從十公里外採石場開鑿大紅砂岩,而較細小的石材則在九十公里遠的的的喀喀湖取得。雖然普瑪彭古那些大型岩石令人嘆為觀止,但事實上整個考古遺址大部分建築其實是由較細小的岩石組成。考古學家認為,蒂華納科人利用蘆葦船穿越湖泊運送石材,再以大量人力把石材推上岸後,便使用較原始的工具如繩索、坡道、斜道等等把岩石運送至內陸地區。有人認為蒂華納科人懂得使用輪車作運送工具,但主流學說認為當時存在輪車的可能性很低。
蒂華納科人是信奉多神論的民族。由於蒂華納科是農業文明,所以多崇拜與農業有關的神明。他們把創世神雕在一個名為「太陽門」(Sun Gate)的建築上。考古學家認為,太陽門原本座落在普瑪彭古,後來被移至卡拉薩薩亞神廟。當地有傳說認為普瑪彭古是眾神首先建成的,住在普瑪彭古的第一批人擁有超自然力量,能夠利用聲音輕鬆移動厚重岩石。
十五世紀後,蒂華納科文明突然沒落。後來,印加人來到普瑪彭古,為這個地方驚嘆。他們認為太陽門上的雕刻便是印加創造神維拉科查(Viracocha),而普瑪彭古先民更是全人類祖先,這些先民後來前往了世界各地定居。蒂華納科遺址建築有不少人臉石雕,都曾被認為是先民臉孔,後來則被認為是蒂華納科歷代統治者。
如同其他美洲古文明一樣,蒂華納科文明和普瑪彭古仍然有很多不解之謎。因為它的神秘和獨特,引發了很多關於它的有趣來由和大膽考古理論,成為目前為止其中一個最引人入勝的考古遺址。
圖片來源:
- 3D Puma punku Building: A. Vranich, 2018
- H Blocks in Puma Punku: 網上圖片
- Puma Punku Squared Shape Rock: 網上圖片
- Tiwanaku Sun Gate: 網上圖片
- Tiwanaku Stone Faces: 網上圖片
- Puma Punku: Wikimedia Common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