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簽署《羅馬條約》


【從奇蹟走向萎靡不振(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七九年)】
本文摘自《世界經濟10000年:從石器時代到貿易戰爭,我們的經濟是如何成形?》
作者:菲利浦‧科根(Philip Coggan)
譯者: 陳珮榆
出版社:堡壘文化

延伸閱讀:【世界經濟10000年】中世紀歐洲的支柱:封建制度和莊園經濟

歐洲的復甦

二戰剛結束時的情勢十分糟糕。在匈牙利,其惡性通貨膨脹甚至超越了威瑪共和國的程度,匈牙利的通貨膨脹率一度達到百分之四京一千九百兆(也就是四一九後面有十五個零,譯註: quadrillion為千兆,十的十五次方),央行則發行了面額最高一萬京(譯註: quintillion為百京,十的十八次方,原文為 100 quintillion,即十的二十次方)的帕戈(pengő)紙鈔(也就是一後面有二十個零)。

在許多德國城市,包括柏林、漢堡、多特蒙德(Dortmund),半數以上的房屋遭摧毀,一千八百萬至二千萬人無家可歸。社會混亂意味著飢餓是相當普遍的情況,一九四七年春天,居住在德國城市裡的人每天只攝取八百卡路里的熱量。在蘇聯,三萬二千家工廠被破壞,而南斯拉夫則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工廠資源。在一九四五年,德國有多達一千七百萬人流離失所,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被迫為納粹工作的外國勞工。二戰過後,約有一千一百七十萬德國人被趕出位於波蘭和捷克的家園。

如此大規模的破壞帶來了一些好處。極右派政治家對這一代人來說已經名譽掃地,任何軍事冒險的想法也不再被採信(至少在歐洲大陸是如此)。數百萬人可以離開軍隊,從事更有生產力的工作;他們也可以離開農場。一九五○年,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有一半的勞動人口務農;同樣地,務農人口在奧地利占三分之一的人、在法國近百分之三十、在西德將近四分之一。隨著這些國家轉向工業和服務業發展,這些工人的生產力大幅提升。西德也在二戰結束後接收了約八百萬工人,而在一九六一年東德建造柏林圍牆之前,又有三百八十萬名工人湧入西德。

歐洲也享受著能反映出過去戰爭年代投資損失的追趕式成長(catch-up growth,又稱補償性增長)時期。到一九四九年,所有參加馬歇爾計畫的國家(除了西德和希臘)其工業產量都高於一九三八年的水準。隨著工業更換被破壞和過時的設備之後,投資熱潮也開始出現。在西德,固定投資總額的GDP比重從戰前的百分之十一上升到百分之十八;同一時期的法國,其比重也從百分之十二上升到百分之十七。

西德必須解決戰後的貨幣混亂,所以需要在二十五年內第二次發行新的貨幣,一九四八年,德國馬克(Deutschmark)取代了帝國馬克。改革同時鬆綁了關鍵消費項目的定額配給,其後續效應非常顯著,該年度下半年的工業產量即成長了百分之五十。隨著一九五○年代歐洲經濟加速發展,歐洲各國能夠在追趕美國技術與方法時獲得大幅提升的生產力;在這十年內,西德、義大利和法國的年均成長率分別為百分之六點四、百分之五點九和百分之四點三。

過去在國防方面投入如此多的資源,以至於歐洲消費者一直無法購買多數美國人享受得到的商品,比方說汽車;事實上,在一九五○年,許多歐洲家庭連室內馬桶都沒有,因此歐洲擁有大量被壓抑的需求等待市場滿足。西德在一九四八年只有二十萬輛汽車,但到一九六五年達到九百萬輛。

在資本財(capital goods,資本貨品)生產的推動下,西德經濟體變成一個出口機器。德國體系中有個歷久不衰的特點,即大型製造商與一群較小的供應商(Mittelstand,也就是中小企業)之間有著密切關係。法國經濟比德國更注重規劃,所以在汽車製造方面特別成功,這要歸功於雪鐵龍、標緻(Peugeot)以及雷諾(Renault)的功勞。義大利在汽車製造商飛雅特、化學公司(如艾迪生[Edison])以及時尚產業上都有自己的優勢。荷蘭擁有電子集團飛利浦(Philips)、成功的化工產業,並從一九五○年代末起享受天然氣帶來的榮景。由此可見,西歐整體經濟普遍繁榮。

共同市場

在二十世紀初,歐洲人覺得他們主宰了世界,唯一挑戰他們力量的是美國,而美國基本上是歐洲移民的家園。但一九四五年後,情勢似乎截然不同,這時候的東歐由蘇聯統治。在歐洲列強裡,俄羅斯雖然相對來說是個局外人,但至少在沙皇統治下,它的皇室家族與其他君王是有血緣關係的。相比之下,史達林是一個更加陌生且危險的領導人,其擁有足以打敗西歐人的強大軍隊,如果西歐沒有美國的原子彈保護傘的話。俄羅斯還在整個歐洲大陸經營一個間諜網絡,其中包含西德總理威利.勃蘭特(Willy Brandt)的私人秘書君特.紀堯姆(Günter Guillaume)等知名人物。

因此如果歐洲要復甦,各國需要相互合作。一九四九年,在美國的鼓勵下,第一步是建立一個歐洲支付聯盟(European Payments Union),提供融資來幫助解決暫時性的貿易逆差。更重要的進展發生在接下來的一九五○年,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成立,即歐盟(European Union)的前身。其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替煤、鋼創造單一「共同市場」,有六個國家加入這個共同體─比利時、法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和西德。後來這六國根據《羅馬條約》(Treaty of Rome),於一九五七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簡稱EEC)的創始成員國。

該條約旨在讓這六國消除所有國內關稅,並建立一個共同的對外貿易政策,也就是關稅聯盟。該目標花了一段時間才完成,因為各國國內關稅直到一九六八年才完全取消。從一開始,歐洲經濟共同體就有複雜的政治結構:一個設在布魯塞爾的委員會(實際上是行政機構)、一個在史特拉斯(Strasbourg)和盧森堡之間輪換的議會(重複的工作成了不必要的開支)、強制執行規定的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1,還有一個研討解決政府間協議的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Ministers)。

歐洲經濟共同體不僅有經濟目的,還有政治目的。由於歐洲經濟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此這個共同體希望國家之間的戰爭將永遠不可能發生。德國和法國之間也有一些交易;德國希望自己的製造商有關稅豁免權,法國希望自己的農民獲得財政支持,因而產生一九六二年的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簡稱CAP),該政策為糧食生產商提供補貼,並保護其免受外來進口的威脅。共同農業政策一直是歐洲計畫中最具爭議的項目之一,對消費者和納稅人來說成本高昂,有時還會導致生產過剩,例如一九七○年代的「奶油山」(butter mountain)和「葡萄酒湖」(wine lake)現象。

英國一開始選擇退出歐洲經濟共同體,部分原因是它覺得與大英國協(Commonwealth,曾是帝國一部分的國際組織)和美國的關係更密切。此外,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有被侵略,所以不認為有共同安全的需求。一九六○年,英國與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和瑞士成為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簡稱EFTA)的創始成員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一樣,歐洲自由貿易協會的目標是消除關稅壁壘,但它不具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政治目的,單純是一種貿易協定而已。

然而作為一個經濟區,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永遠無法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匹敵。除了葡萄牙之外,所有成員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貿易額,都超過了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一九六○年代上半葉,英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貿易成長速度,比與其他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成員國的貿易成長速度更快。因此一九六二年,英國政府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卻遭到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2的拒絕 。英國仍擔憂自己的生活水準將落後歐洲,於是一九六七年再次申請,結果又遭到戴高樂的第二次否決。直到一九七三年戴高樂卸任後,英國才終於在同年加入(與丹麥和愛爾蘭一起)。加入是為了阻止英國經濟表現惡化:一九五○年,英國人均GDP幾乎比歐洲經濟共同體六個成員國的平均水準高出三分之一,但到了一九七三年時,英國人均GDP已經比這些國家低了百分之十。

在戰後不久的那段時期,英國投入相當大的努力來修復自己的地位,透過定額配給限制國內消費並著重海外貿易,到一九五○年,英國生產的產品占全球製造業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但是英國仍遭受國際收支問題、英鎊危機以及勞資關係不佳的困擾。到這段時期的尾聲,英國被稱為「歐洲病夫」(the sick man of Europe),並不得不在一九七六年時向IMF尋求協助。

1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是獨立機構,與歐盟無關。

2戴高樂曾懷疑英國與美國的關係;他在戰爭期間與小羅斯福起衝突,因而深惡痛絕美國的強權。戴高樂於一九六六年斷然退出北約。他的態度在英國(戰爭期間曾提供庇護)和美國都不受歡迎。在被告知法國希望所有美國軍隊撤出法國時,國務卿迪安.魯斯克(Dean Rusk)在詹森總統指示下,詢問是否也包含二戰期間埋葬在法國墓地的六萬名士兵。

《世界經濟10000年:從石器時代到貿易戰爭,我們的經濟是如何成形?》

一部橫跨萬年的世界經濟故事,從貿易、國家、金融、時代演變等角度宏觀窺探經濟的歷史樣貌!

圖片來源: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