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詞彙。在中國歷史當中,皇帝便是指握有實權的最高統治者。歐洲一樣有皇帝,但意思就跟中國皇帝有天壤之別。在歐洲,究竟什麼是皇帝呢?統治者又如何才能成為皇帝?
從內戰後到進入二十世紀的這段時間,堪稱是美國歷史上最腐敗的時期,後世將一八七○-一九○○年左右的美國類比為「烤肉盛宴」,但最常用的還是「鍍金年代」,語出馬克.吐溫和查爾斯.華納於一八七三年合著的一部小說《The Gilded Age:A Tale of Today》,用來諷刺美國社會在內戰後的貪婪和腐敗,而這個名詞也很快成為貪污、唯物主義和墮落的代表。
家康及家光建立的體制,實得力於信長及秀吉所作的各式各樣政治安排,本書稱之為「設計」。這些政治組合五花百門,但它們確保德川家族維持其在政治權力頂端不墮,亦化解各方面的反抗。反抗根源上自大名及天皇朝廷,下至武士、農民、商人及僧侶,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