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二七年春,中亞地區已經在馬其頓軍隊掌控之下,亞歷山大將視線轉向南方的印度。古典時代的「印度」這個地理名詞,其實包含今日的巴基斯坦,基本上等於整個南亞次大陸。征服印度河流域意味著波斯最後的疆土最終落入馬其頓手上。前三二六年,亞歷山大的軍隊遭遇印度西部國王波羅斯,並爆發了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在希臘史學家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 所著的《史學全集》中有記載:亞歷山大攻入波斯波利斯之後,他允許部將進行慘烈的屠城。和亞歷山大之前寬大處理投降的其他波斯城市做法不同,今次城內的波斯人遠遠沒有那麼幸運。波斯波利斯的男人被屠殺、女人被賣為奴隸,無數私人收藏的珍寶被掠奪一空。
西元前三三二年,亞歷山大繼續向南進軍敘利亞以及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在腓尼基的提爾,四萬居民得聞訊希臘聯軍逼近,女人跟小孩紛紛棄城逃到他們在北非的殖民地迦太基,而選擇留下的人則逃到海上一座距岸邊一公里的島上。
西元前三五六年七月二十日,距離波斯帝國入侵希臘引發第一次波希戰爭一三六年後,歐洲東南部希臘北方一個叫馬其頓王國的地方,一位嬰孩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中旬呱呱墮地。這個不是一個普通的嬰孩,他有著非常顯赫的家世。
在埃及,在印度,在地中海,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精心打造他的宮殿,這時候,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住在木桶裡。那是一個很大的木桶,足有九英尺高,直徑六英尺,第歐根尼白天在外面閒逛,睏了就爬進去,蓋上桶蓋,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