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英國代表布魯克與汶萊蘇丹簽署了《納閩條約》


納閩(Labuan)是坐落在馬來西亞沙巴州西南方的一座島嶼,雖貴為東馬來西亞的聯邦直轄區之一(Federal territory,地位相等於首都吉隆坡和行政中心布城),卻鮮為人所提及。納閩的地位,在歷經了百餘年,相比起原處的定位和計劃,確實頗稍有褪色,即使島上充斥著離岸金融中心和免稅商店。但從歷史上來看,它確實曾有過不少精彩的一面。

十九世紀納閩地圖

1846年,此前被汶萊蘇丹委任為砂拉越「白人拉者」(Raja of Sarawak)的英國探險家布魯克(James Brooke),作為大英帝國的代表之一,和汶萊蘇丹簽署了《納閩條約》(Treaty of Labuan),爭取到了這片眈視已久的島嶼,並將其直接歸於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y)統治。更切確的說,是皇家海軍相中了島上豐富的煤礦,可迅速為軍艦補給蒸汽動力的燃料。布魯克作為砂拉越王之餘,1846至1852年間也曾兼任首任納閩總督和婆羅洲副領事。長期以協助汶萊剿滅沿海海盜為己任的布魯克,遭英國國會自由黨人非議為過於苛刻和對土著施行非人道行為,接連導致皇家海軍開始疏遠他,布魯克也遺憾地辭掉官職,將重心放在個人經營的砂拉越。

納閩在布魯克之後經歷了幾任總督,卻並未如期發展,由於英國軍艦鮮少停泊於此,以致煤礦業逐漸歉收和凋零。殖民政府也經常將其忽視,導致人手短缺和青黃不接。直到一名出生於愛爾蘭籍的保守黨前國會議員,在其極力要求下被時任財務大臣迪斯累里(Benjamin Disraeli)安排殖民部推薦出任納閩總督,以便從代理總督休洛(Hugh Low)接手職務,他便是後來治港時期,為人所稱著的第八任港督-軒尼詩(John Pope Hennessy)。

軒尼詩肖像

軒尼詩自1867年上任至1871年卸任,接管納閩只有短短五年,但其建樹非凡,起碼為納閩各個方面奠定了基礎建設。軒氏初到該地時,歐籍人只有區區三十名,以及數以千計的土著、華人和馬來人,和駐守在此的馬德拉斯步兵團。島上沒有電報系統和往來蒸汽船服務,偶有帆船帶來些許貨箱、郵件袋和散落的過期報紙。軒氏形容島上的英藉民呈現出一片「麻木和沮喪」。再者,納閩的沼澤和密林多,港口在大雨連連後經常淹水,蚊蟲滋生之餘更妄談衛生條件,生活狀況十分惡劣。

軒尼詩對發展納閩的設想,和昔往者的藍圖差不多,即意圖把納閩打造成繁華的「小新加坡」。然而,在這座條件缺失的小島上,軒氏也只能盡其人事、聽天命。他勤於政務,除了解決島上殖民人事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在行政和財政上達到自力更生。即便其繼任者白爾華(Henry Bulwer)指責他運用帝國撥款的累計盈餘扣除本期支出;但經時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奧德(Harry Ord)在1873年的調查報告指出,納閩自1869年已不再獲得帝國撥款,軒尼詩靠的是對經商者和當地居民進行壟斷性經濟以及征收苛稅。英國此舉已形同放棄了納閩,反而是軒尼詩將它救活過來。

軒尼詩看準了島上華人的經商才能和財富,尋求籠絡並將其中兩名較熟悉西方習慣的當地華商委為地方裁判(其中一人稍後還被委為管理華人事務的甲必丹(Kapitan);有時還委任土著卡達央人(Kadayans)出席陪審,即便引起當時歐籍人的不適和不滿。為了勉勵和促進與島上非歐籍人的和諧,他贊助興建維多利亞鎮的清真寺,也為居住當地華人興建了醫院和學校。軒氏也為了晚上陷入漆黑的維多利亞鎮,引進和安裝了街燈,此外還有開發密林、修整道路、興建磚屋和建造堆肥式廁所等。為了減少島上的行政開銷,軒尼詩遣散了島上的駐軍,以六十五人的武裝警察部隊取代之,並從皇家愛爾蘭警隊中招納志願役。

1888年的納閩維多利亞鎮,Douglas F Robinson繪

可惜好景不長,軒尼詩得以出任總督,很大程度是靠其保守黨背景和關係。隨著殖民部殖民地常務次官(Permanent Under-Secretary for the Colonies)的更替,由前昆士蘭自治殖民地總理赫伯特(Robert Herbert)取代了執掌廿年的羅傑斯(Frederic Rogers),軒氏在如何治理和發展納閩的意見上,與殖民部產生相左。其次,是繼任總督白爾華對其「弊政」的揭示。白爾華在年度報告中,並未提及島上華人等事宜,卻將經濟惡化歸咎與軒氏的行為,以及其掌政初年的蕭條。三,則是軒氏在各種事務過於重用當地華人,引起歐籍人的不滿和厭惡。不管是否有人從中作梗,軒尼詩被調離已成事實。1871年十月,軒尼詩一家告別納閩,乘船往返英國預備下回派遣,他盼望有朝一日能再次回到納閩任職;惟六年後他再度重返亞洲,派駐地卻變成了香港。

從英國政府的觀點來看,軒尼詩治理納閩五年的成績相當卓越,無論是當地的物質水平、社會福利和政府人事機構等都取得了很大進展,出口率每年也相當穩定;僅教育這一塊,在其任內尚處於初始階段。

在其最後的立法局報告中,軒尼詩還倡議廢除當地的人頭稅,並自我表揚其引進囚犯充為煤礦工的計劃,以及納閩人口在兩年內增長四成五等貢獻。其中,他也為納閩提出了許多建議,認為煤是納閩日益繁榮的間接收入來源,提升煤的品質則可售賣給法國和義大利海軍;納閩宜人的氣候和優質的土壤,可以供牧場製造更好品質的牛肉和牛油;以及,歐籍人也引入了桑樹種植和養蠶技術,屆時納閩即可銷售他們的絲綢。

為了有利於納閩的發展,軒尼詩也建議將納閩納入海峽殖民地統治,但最終未能成事。殖民部也因納閩的地位和存廢問題爭論不休,尤其是布魯克家族統治的砂拉越版圖不停地往北擴充,恐將影響英國在北婆羅洲和蘇祿的利益。惟殖民部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建立英屬北婆羅洲(British Borneo)保護領,納閩也於1890年被迫併入北婆羅洲,直到1906年才正式加入海峽殖民地。

參考文獻:

  1. Jeffrey A. Auerbach, Imperial Boredom: Monotony and the British Empir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2. L.R Wright, The Origins of British Borneo, 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8.
  3. Nicholas Tarling, ‘The Entrepot at Labuan and the Chinese’; Ed. By Jerome Ch’en & Nicholas Tarling, Studies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China & South-East Asia: Essays in Memory of Victor Purce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P. Kevin MacKeown, A Stormy Petrel: A Life and Times of John Pope Hennessy, HK: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0.
  5. Philip Howell and David Lambert, ‘Sir John Pope Hennessy and colonial government: humanitarian and the translation of slavery in the imperial network’; Ed.by David Lambert and Alan Lester, Colonial Lives Across the British Empire: Imperial Careering in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圖片來源:

  • Vintage engraving of Map of Labuan Island, Malaysia, 19th Century.: media storehouse
  • Sir John Pope Hennessy (1834–1891): Wikimedia Commons
  • Victoria, Labuan: Imperial Boredom, P.100
  • 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Labuan on 18 December 1846: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

陳勇健,出生古城滿喇加,台灣東海大學歷史碩士,研究志趣為中國近現代外交史、東南亞史、東亞史、海外華人研究等。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