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拉薩神廟


凱拉薩神廟(Kailasa Temple)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India)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是該國現時最大鑿岩建築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年歷史。埃洛拉石窟是當地極大規模的鑿岩建築群,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稱為十六號石窟的凱拉薩神廟。所謂鑿岩建築,其實是在天然巨岩處,先粗略把岩石鑿走,勾出最基本的建築形態,然後再慢慢雕鑿出建築物的常見部份如門戶、窗戶和藝術雕刻等等。

神廟座落在古代印度德干高原(Deccan)的重要貿易路線上。這種選址在古代印度十分普遍,因為貿易途經地方大多繁榮富庶和人口密集,在這些地方興建神廟除了方便人們參拜之外,還是商旅重要的補給和休息之地。而且,因為這些地方繁榮富庶,富人也樂於對神廟作出定期維護,當時王室貴族也喜歡拜訪這裡。

凱拉薩神廟是在古印度中南部羅濕陀羅拘陀王國(Rashtrakuta Kingdom)在西元八至十世紀間興建,取名自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Shiva)的居住地吉羅娑山(Mount Kailasa)。

這座神廟的興建方法十分有趣。一般來說,這種鑿岩建築理應從側面開始開鑿,如位於約旦的卡茲尼神殿便是以此方法建造。然而,古印度人卻選擇了一種較困難的建造方法,他們不從側面開始,卻由上而下開鑿。工人先從岩石頂端鑿走大量岩石,塑造出建築基本柱狀,然後工匠便開始在柱狀上逐漸雕鑿出門戶、窗戶和藝術雕刻。完成部份雕刻後,工人便會繼續往下鑿走岩石,工匠再在新鑿出的表面雕鑿,梅花間竹直至整座建築物完成為止。當然,在建造過程中,工匠會持續精細雕刻。

那麼,為什麼要用如此艱辛方法建造神廟?相傳這是有原因的。話說八世紀時,羅濕陀羅拘陀國王埃盧(Elu)病重,久醫不癒。他的王后向濕婆禱告,說只要丈夫痊癒,她承諾會為濕婆興建一座偉大神廟,並在見到神廟「希哈拉」(Shikhara,意即頂端)前,不沾半點食物。

後來,埃盧果真病好了,他立即找來了最優秀的建築工匠團隊,計劃建造這座偉大神廟,以實現對濕婆的承諾。團隊向他提供了設計建議,深得埃盧滿意。然而,問題來了,這座神廟如果依照傳統方法建造,需時數月方可完工,王后在此前便會因絕食而死!

正當大家都費煞思量之際,其中一名來自派坦(Paithan)的工匠高加沙(Kokasa)提出了一個巧妙的建造方案-他建議神廟由頂端開始並向上建造!於是,王后只需絕食數天,便能看到神廟頂端。

凱拉薩神廟絕大部份由八世紀羅濕陀羅拘陀國王克里希納一世(King Krishna I)完成。羅濕陀羅拘陀人在印度中南部的統治始於八世紀中葉,他們推翻了當時的遮婁其王國(Chalukyas Dynasty),並建都於卡納塔克(Karnataka)的古爾伯加(Gulbarga)。神廟建於王國成立不久,建造工人和工匠中大量為遮婁其人(Chalukyans)和帕拉瓦人(Pallava)。這些人皆為達羅毗荼人(Dravidian),因此神廟便富有南亞達羅毗荼的建築風格和特色。

神廟上有不少極細緻的雕刻和雕塑,它們描繪了很多神話故事,包括古印度經典《往世書》(Puranas)內容,以及兩大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和《摩訶婆羅多》(Mahbharata)故事。其中,雕刻和雕塑描繪最多的便是《羅摩衍那》反派角色羅波那(Ravana)搖動吉羅娑山的故事。

圖一及二:神廟外觀
圖三:關於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故事的雕刻
圖三:關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故事的雕刻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