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諾薩請罪:海因里希四世請求額我略七世的寬恕


上一篇:【解構神聖羅馬帝國(五)】充滿談判與商議,帝國的國王是選舉出來的

話說當卡爾一世(Karl I)被教皇利奧三世(Leo III)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後,再經奧托一世(Otto I)強化教會在世俗領地的角色後,從此國王或皇帝(這裡的國王,是指未被教皇加冕的「羅馬人的國王」,為方便閱讀,下文統一稱為「皇帝」)與教皇建立了微妙的關係。他們暗裡互相承認對方存在的必要性,但卻長期爭奪彼此間的相對權力。皇帝是世俗諸侯的「大哥」,教皇則是基督教世界、上帝在世俗的代表。由於中世紀的歐洲是以基督教為軸心的時代,分別擁有世俗權力的皇帝和宗教權威的教皇,自然在很多時候會有權力磨擦或相爭的情況。

皇帝獲得教皇的加冕從而得到統治的合法性,並得到其加持以明正言順的姿態號令諸侯。教皇則得到皇帝承諾的軍事保護,得以捍衛基督教世界及維持教廷在歐洲的獨立性。試想想,如果教廷成為歐洲某個封建領主的附庸,它的權威勢必遭到質疑,最後導致整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分裂,歐洲封建主將不再聽令於位於羅馬的教廷指揮。

因此,教廷必須千方百計維持自身的獨立性。於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便堅負起這個重任。至於在位於東方的拜占庭帝國,情況可不太一樣。拜占庭帝國皇帝除了是帝國所有世俗事務的最高統治者外,還徹底控制了教會的事務。東正教最高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是由皇帝任命,而且必須聽從皇權指揮。

因此在歐洲,皇帝與教皇的共同存在無疑是必要的,他們彼此間的合作讓他們彼此的權力和權威都得以維持。不過,這種脆弱的同盟共生關係卻在西元十一世紀給首次打破。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人類總渴望追求更大的權力,當其中一方出現擴大權力的欲望,並企圖使權力天秤向自身一方傾斜時,權力鬥爭的事情便會出現。發生在西元十一世紀的這件事情,正好說明了這種情況。

西元1056年,年幼的德意志國王海因里希四世(Herinch IV)繼位。新王年幼,教皇欲趁機利用帝國權力的真空期,企圖擴大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三年後,時任教皇的尼各老二世(Nicolaus II)公佈了新的教皇選舉方法。教皇由教廷的樞機主教選出,德意志國王或皇帝不能參與。原來在這之前,海因里希四世的父親海因里希三世(Herinch III)是個很強勢的皇帝,統治期間曾經罷黜過三位教皇,然後又任命了三位教皇。而且,他所任命的教皇,全都是自己的親戚或親信。就這樣,新任教皇才會在海因里希四世還年幼的時候,把握機會擴大權力反攻。西元1075年時,教皇額我略七世(Gregory VII)又宣佈,主教團由教皇任命,從此所有帝國教會公侯不再受皇帝的統治。

海因里希四世

這代表什麼呢?這代表世俗與教會之間變成兩個獨立的系統,教廷不受世俗君主影響,教廷與教會公侯形成一個可以公然對抗皇權的政治勢力,教廷勢力從此更益膨脹。額我略七世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更進一步地宣佈:「教廷代表基督教世界,教皇是教廷的最高負責人,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基督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教皇擁有決定誰才是正統合法的皇帝的權力,因此皇帝必須絕對服從教皇的命令,違者將處以「絕罰」之刑。」

什麼是「絕罰」(Excommunication)?「絕罰」有時又被譯為「破門」,意思是教廷將某人逐出教會。在當時以基督教信仰為中心的中世紀歐洲,被逐出教會是件很嚴重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被逐的人不能再參與彌撒,也不會再得到教會的服務和支持。套用今天的情況,即是等同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如果被逐的人是皇帝,後果更是嚴重,因為這代表向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人宣佈,這個皇帝已非基督教世界的一員,所有人都無須再向這名皇帝履行任何職責或義務。對於中世紀封建割據嚴重的情況下(尤其在神聖羅馬帝國),那些本就不願服從皇帝的公侯,自然可以此為藉口,拒絕向皇帝效忠。

額我略七世

海因里希四世在十五歲時才開始親政。不甘於受到教皇的約束,他在西元1076年初,召開了帝國會議,決定罷黜額我略七世。不過,這個額我略七世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使用了身為教皇的絕招「絕罰」,宣佈開除海因里希四世的教籍。海因里希四世似乎沒有想到額我略七世有此一著,在當時的基督教世界裡,皇帝被開除教籍,就等於它的合法統治地位不復存在,事情可真大條了。連那些本應臣服於他統治下的公侯貴族,也開始與教會公侯聯合起來,趁機落井下石,不但不支持海因里希四世,更逼他向教皇請罪。

這下棋差一著,鬥輸了。海因里希四世別無他法,決定忍辱負重,帶著妻兒在西元1076年的冬天越過寒冷的阿爾卑斯山來到北義大利、教皇所在的卡諾薩城堡(Canossa Castle),脫去王袍及拿掉身上一切代表王權的象徵,並穿上贖罪袍,在城門外等候額我略七世召見。三天後,額我略七世終於肯接見這位國王,海因里希四世連忙向教皇認錯。在以寬恕為教義的基督教思維下,教皇也不好得寸進尺,最後決定收回「絕罰」成命。畢竟在教皇眼裡,他在這些權鬥中已經鬥贏了。只是他想不到的是,後來海因里希四世會捲土重來。他在西元1084年攻入羅馬,迫得額我略七世倉惶逃跑,海因里希四世得以一雪前恥。

卡諾薩請罪:海因里希四世請求額我略七世的寬恕

這段故事揭露了神聖羅馬帝國當時一些政治情況。第一,海因里希四世因為最終成功雪恥,教權無法絕對地凌駕皇權,帝國裡的公侯貴族也便無法利用教會作為依據反抗皇帝的命令。這使他們至少在名義上還須臣服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由於皇帝無時無刻都要應付教權的坐大,導致無暇兼顧實行中央集權,致使帝國境內的公侯貴族能夠伺機壯大。在英國、法國等逐漸完成中央集權的同時代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權卻每況愈下。

第二,因為皇權與教權始終都無法徹底戰勝對方,它們最終選擇互相妥協:皇帝同意不再任命主教或修道院長,但卻對人選有若干的影響力。不過,這不代表教權從忘坐大,因為教皇在任命主教或修道院長時,皇帝仍然具有插手的可能性。結果,皇權和教權由於彼此都想爭奪更大權力,皇帝和教皇往往為爭取其他公侯貴族的支持而把手中的權力和權威下放,藉以勝出這場權力鬥爭,但最後此舉卻導致皇權和教權相相削弱,公侯貴族坐收漁人之利,得以漸漸壯大。

下一篇:【解構神聖羅馬帝國(七)】歷經一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最終在拿破崙戰爭後解體滅亡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