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多山地形


在我們心目中,阿富汗是個落後國家,不僅在政治上長年動盪,國民識字率也很低,而且更因為歷史上有多個超級強權在阿富汗遭逢慘敗,因而落得「帝國墳場」這個稱號。事實上,是怎樣的歷史原因和政治因素,導致了今天阿富汗成為世上最失敗國家之一?在研究阿富汗近代史後,本文將簡單總結一下這些原因。

由於阿富汗處於中亞要衝地區,歷史上它經常受到鄰近帝國統治,包括古代的波斯帝國( Persian Empire)、馬其頓帝國(Macedonian Empire)、塞琉古帝國(Seleucid Empire),到中世紀時期的阿拉伯帝國(Arabian Empire)、蒙古帝國(Mogolian Empire),到近代的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等等。直至十八世紀,以阿富汗為中心建立的君主制國家才正式出現。也正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其獨立成國後便逐漸成為其他大國博奕的主要地點。

這種博奕第一次出現的是在十九世紀。當時俄國興起並持續擴張,曾經覬覦英國統治的英屬印度。俄國與阿富汗建立同盟關係,這一舉措使英國感受到了威脅。為什麼呢?阿富汗是個山地國家,面向南亞次大陸,它有著居高臨下俯瞰的優勢,而歷史也證明,任何入侵並征服印度的外來者,都必先控制阿富汗。就是這樣,英國決定先發制人入侵阿富汗,最終卻遭到慘敗。那為什麼英國打不贏呢?英國最著名的是海軍,依靠這支強大的海軍在全球建立殖民帝國。然而阿富汗是個山地內陸國家,英軍不善於山區作戰,不僅難以建立補給線,而且天氣惡劣,士兵常有凍死、病死或餓死,作戰能力大打折扣,加上阿富汗人利用地形優勢以遊擊戰術削除英軍作戰能力,使得英軍蒙受巨大損失,英國也成為了近代第一個在阿富汗失敗的超級強權。

英軍在阿富汗開伯爾山口的阿里清真寺隘口作戰後情況

這場戰爭後,阿富汗發展相對穩定。由於它位於內亞地區,恰巧避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其持中立政策使它在這段期間可以穩定發展。如果大家有在網上尋找1979年之前的阿富汗,可以發現這個國家當時非常現代化,首都喀布爾街道十分整齊,城市井然有序,人民衣著時尚。事實上,當時阿富汗歷代國王,不斷推行國家現代化政策、改善人權和建立憲政民主等等,看來這個國家將呈現一番新氣象。

1960年代阿富汗舊照

然而,這一切來到1973年便戛然而止。這一年發生什麼事?那便是當時前首相穆罕默德.達烏德汗(Mohammed Daoud Khan)推翻了君主立憲制,建立了一個親蘇的極左政權。不過,達烏德汗自己在五年後也被一個比他更左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People’s Democratic Party of Afghanistan)刺殺,十分諷刺。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上台後,國家變成由蘇聯直接控制,推行了更加雷厲風行的極左改革政策,受到阿富汗人激烈反抗,全國爆發動亂,蘇聯在1979年決定入侵阿富汗穩定局勢。這年同時成為了阿富汗徹底墮入深淵的年份。

面對軍事實力如此強橫的蘇聯,阿富汗人又如何有力量與之抗衡呢?「幸好」,在當時冷戰影響下,阿富汗人得到了一些老大哥施出援手。第一個老大哥是蘇聯頭號競敵美國,它為阿富汗人提供了現代化武器。第二個老大哥是沙地阿拉伯,自從在1970年代發現大量石油而暴富後,這個國家便持續向外提供資金並對全球輸出其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阿富汗便成為其中一個目標。第三個則是巴基斯坦,它是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代理人,幫助阿富汗人訓練新兵。

在這種情況下,阿富汗誕生了「聖戰者」(Mujahideen)。聖戰者是這場戰爭的直接產物,他們是阿富汗人對抗蘇聯、帶有極重原教旨思想的武裝軍事力量,是當時美國、沙地阿拉伯和巴基斯坦共同扶植的結果,也是今後阿富汗崩塌的直接遠因。

伊斯蘭聖戰者正從巴基斯坦越過杜蘭線進入阿富汗對抗蘇聯

山區地形往往易守難攻。任蘇軍有如何強大的轟炸機或武裝部隊,當掃蕩某一地區後因為補給關係往往難以建立永久據點。於是,蘇軍才剛掃蕩完畢撤離,聖戰者很快便重新將之佔領。1989年,蘇聯與十九世紀的英國一樣,決定撤離這場開支龐大的戰爭,成為近代第二個在阿富汗遭到慘敗的超級強權。

但是,事情還沒結束。被蘇聯遺棄的人民民主黨穆罕默德.納吉布拉(Mohammad Najibullah)政府在蘇軍撤離後苦苦支撐三年後終被推翻。權力出現真空後,昔日共同作戰的聖戰者各路組織,便因為就如何分享勝利果實而爆發矛盾,最終演變成內戰。

如果說蘇聯入侵毀掉了半個阿富汗,那麼接下來的內戰便毀掉了另外半個。內戰始終會有完結一天,誕生一個最終勝利者,重建阿富汗。可是,這個最後勝出者卻是塔利班,這個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和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支持下實在太強大了,他們實施極端統治,制定倒行逆施的政策,使得當初那些同是內戰競爭對手的其他派別聯合起來在北方持續與之對抗,也就是著名的「北方聯盟」(The Afghan Northern Alliance),並以極富魅力的北方雄獅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Ahmad Shah Massoud)為統合聯軍的領袖。
背景說完了。根據上述所說,阿富汗今天田地,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我認為原因有五:

第一,是地形問題。阿富汗大部份國土都是山區地形,人民住在山與山之間的狹長平地,部族與部族之間的交流極度困難。因此,要建立一個由中央政府作中央集權的有效率政體,把政令深入全國,根本極為困難。事實上,歷史上的阿富汗同樣不受到直接統治,傳統上依靠地方部族長老進行自治。因為這樣,要建構一個完整國家十分困難,在昇平時期或許還能勉強可以做到(如1973年之前的阿富汗王國),但若果部族間出現任何潛在矛盾或危機,這個國家分崩離析的速度會很快。

第二,是地緣問題。阿富汗位於內亞要衝地區,由於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多年來無法形成由阿富汗自主的國家政權,經常受到鄰近強國影響。這代表什麼呢?代表阿富汗任何形式的戰爭,最終都會演變成代理人戰爭。舉個例,我們可以看到,阿富汗君主立憲制和達烏德汗政權被推翻,幾乎都是內部問題,新政權建立後理應可以重新建構國家形態。然而,新政權交替往往引來內部動盪,外來強權便會看準這時機介入謀取利益,1979年蘇聯入侵就是一例。蘇聯入侵穩定局勢後,本來戰爭便可結束,人民民主黨便可以重新建構國家。但這時到另一強權美國介入,支持反抗蘇聯一方,戰事因此又延長了。到了蘇聯撤出後,塔利班從內戰中勝出並開始統治阿富汗,不久後美國又來了。塔利班被趕跑後,美國扶植的民主阿富汗政體建立,但這又不附合巴基斯坦利益,巴基斯坦在背後又重新支持塔利班。就這樣,阿富汗的政治亂局沒完沒了,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國家政權更加沒可能。

第三,是代理人問題。阿富汗過去四十年打的戰爭都是代理人戰爭。無論是對戰中哪一方,都是依靠強大的外力作為支持。這就形成了一個情況-不論是遭到入侵還是要殲滅其他勢力,阿富汗人都無須自強,會有很多外力幫助。人民民主黨政府得到蘇聯支持,聖戰者得到美國、沙地阿拉伯和巴基斯坦支持,就算是美國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後建立的阿富汗民主政府,也還得靠美國一直扶持,在國際上並無地位。2020年與塔利班談判時,阿富汗代表也並非阿富汗政府,而是美國。在這種多年受到扶助的環境下,又怎能跟以色列一樣,做到自強自立成為一方強國呢?

美方代表扎德與塔利班代表巴拉達爾簽署和平協議(2020)

第四,是宗教問題。阿富汗其實不是從很久以前便擁抱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或許這麼說,阿富汗因為地緣政治關係,在同一時間受到兩股巨大的意識形態碾壓-共產主義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這兩種思想皆因為蘇聯介入和入侵而進入阿富汗。在面對強大的蘇聯時,阿富汗人爆發了空前的宗教熱情,沙地阿拉伯帶來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很順理成章貫進了阿富汗人的思想裡。這種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因為沙地阿拉伯的推廣而在伊斯蘭世界中不斷壯大,巴基斯坦也是其中一個,即「薩拉菲運動」(Salafi movement)。戰爭使很多阿富汗人逃入巴基斯坦,這些人進入了當地伊斯蘭學校接受免費教育,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便從此深植在阿富汗人心中,不僅製造了「聖戰者」,還造就了塔利班的崛起。塔利班在普什圖語的意思是「學生」,他們便是原於這些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學校接受薩拉菲主義教育的人。當掌權後,他們以學到的知識和思想實踐統治是很自然的事。這種思想挾制了國家發展,對沒有資源和海岸線的阿富汗極為不利。

最後,是種族問題。阿富汗並非一個單一民族國家,最大的民族族群普什圖人(Pashtuns)只佔全國近一半人口,其餘人口分別是塔吉克人(Tajiks)、哈扎拉人(Hazaras)、卑路支人(Balochs)、烏茲別克人(Uzbeks)、土庫曼人(Turkmens)和努里斯坦人(Nuristanis)等等。雖然阿富汗種族分離主義並不嚴重,但國內這些民族大多在國外有強大的族群,例如普什圖人和卑路支人在巴基斯坦有更大的數量在當地聚居,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和塔吉克人則在毗鄰存在屬於這些民族的民族國家。於是,若其中一個民族試圖壓迫或吞噬另外一個民族以達到完全控制全國,實在不可能,因為鄰近國家必會介入阻止,造成潛在的戰爭爆發。當然,這又是另一種代理人戰爭可能性。只有沒有強大後盾的哈扎拉人和努里斯坦人,在阿富汗才經常遭到不公平的對待和壓迫。民族間無法團結,阿富汗國家認同也就無法建立,衝突卻容易發生。

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民族分佈

阿富汗在過去的國家建構都以失敗收場。在短短少於一百年間,他們嘗試過君主立憲制、專制共和、蘇式極左政權、神權統治、美式民主甚至是無政府狀態等等,皆以失敗告終,就算是現在塔利班重新掌權,他們要建立理想的伊斯蘭神權國家,又談何容易呢?

延伸閱讀:【阿富汗特輯】為何塔利班能在阿富汗崛起?其實他們是美蘇冷戰的副產物

更深入分析,請收聽我們的廣東話Podcast:
【廣東話Podcast EP04】點解美軍靜靜撤離阿富汗?當中有咩戰略考慮?點解阿富汗會被稱為「帝國墳場」?|阿富汗戰爭|戰略價值|古典文化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