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子」愛德華在克雷西戰役中望著被他殺掉的波希米亞國王約翰一世(十九世紀畫作)
天生的戰士
十四世紀時的英格蘭,是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的統治時期。當時在位的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King of England)是英格蘭歷史上最著名的國王之一。在他的統治期間,英格蘭曾發生很多大事件,包括英法百年戰爭拉開序幕、嘉德騎士團(Order of the Garter)的創立和黑死病的爆發。不過,本文要談的主角並不是他,而是跟他同名的兒子—「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
根據愛德華三世開創的做法,愛德華被授與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爵位,意味著他正式成為英格蘭王位的繼承人。愛德華的一生都奉獻了給戰場,而他正是英法百年戰爭前半部的主要人物。他之所以被稱為「黑太子」,傳言是因為戰場上的他總是穿著黑色盔甲,是他個人獨有的特徵。但實際上,這是法國人對他的形容所衍生的綽號,源於愛德華在法國眼中的聲名狼藉,因為他在戰場上冷酷殘忍,視人命如草芥。
愛德華出生於西元1330年,從小便被父親栽培成一位戰士。常言道,虎父無犬子,既然愛德華三世如此英明,兒子在他的影響下也能盡顯才能。在中世紀的歐洲,一個懂得馳騁沙場的王子是最理想的國王人選,愛德華三世自然很希望這個兒子能在軍事上大放異彩。因此,當愛德華還只是個七歲的孩童時,便已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盔甲,早有隨時出征的心理準備。
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當然,對於一個小孩來說,走進真實戰場還不適合。但就在西元1346年那年,機會終於來到了愛德華身上。這年是英法百年戰爭拉開序幕的一年,愛德華當時十六歲。同年七月,愛德華三世帶領的軍隊成功渡過英倫海峽,到達法國的拉烏蓋(La Hogue)。次日,他正式冊封兒子為騎士,示意他的軍事生涯正式開始。愛德華等這天很久了,受封後的他隨即組建了屬於自己的騎士隊伍,並作為先鋒部隊向著法國北部的諾曼第(Normandy)挺進。當英軍到達了索姆河(River Somme)附近,與法國國王腓力六世(Philip VI, King of France)帶領的軍隊狹路相逢,兩軍在附近的一條村莊爆發了衝突。英軍人數只有12,000人左右,不到法軍的一半。
英格蘭長弓手是很難纏的。他們在背後不斷射箭到敵軍陣營,持續地騷擾對方。法軍按捺不住,衝向英軍陣營。年輕的愛德華在此時嶄露頭角,他站在軍隊的中間位置,兩側被其他貴族率領的部隊掩護下,帶著部隊與迎來的敵軍作戰,最後成功幹掉對方一名重要將領阿朗松伯爵(Count of Alençon)。雖然愛德華年紀輕輕便如此勇猛,但對他此戰的批評卻接踵而來。有人說,愛德華雖然打倒了對方一員大將,但卻在作戰中被敵人弄丟了戰旗。也有人說,愛德華過於個人主義,把自身陷入危險之中,被敵人埃諾伯爵(Count of Hainault)抓著跪低,最後他的戰旗手-嘉德騎士理查.菲茨.西蒙爵士(Sir Richard Fitz-Simon)將他救出,突圍時還要垂下戰旗保護他。戰旗在中世紀歐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垂下戰旗在當時被視為嚴重的軍紀違規。
愛德華初戰備受批評,戰報返回愛德華三世手裡,說他作戰失利,要求援兵。不過,愛德華三世卻十分信任這個親手培育的兒子,為此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說話:「讓這孩子贏取屬於他的馬刺。(Let the boy win his spurs.)」不過,作為父親他最後還是派了二十個騎士前往支援愛德華。當他們來到了愛德華身處的地方時,才發現愛德華跟他的士兵們,正倚仗著盾牌和劍休息中,剛成功抵住了法軍的攻擊。這一役,便是「黑太子」愛德華的成名初戰-克雷西之戰(Battle of Crécy)。
經此一役後,愛德華的名聲大振。他在克雷西之戰中殺死了支援法國的波希米亞國王約翰一世(John I, King of Bohemia)。相傳他為紀念此事,在個人徽章上擅自加了三根羽毛。他這個做法,成為了後來歷代威爾斯親王冠徽中的特徵之一。不過,這行為在當時來說卻違反了騎士應有的精神。曾經有編史官記載,當愛德華三世知道此事後,找來這位兒子,然後問他究竟是為了甚麼而作戰。「黑太子」愛德華當時一言不發,臉露慚愧的神情。不過,這可能只是編史官為他洗白的說法,因為如果他真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慚愧,那就解釋不到他後來的處事作風。
溫奇爾西之戰
克雷西之戰後,英法兩國雙方簽了停火協定,不久後在黑死病爆發下,戰事要到西元1350年夏天才重新開始。本來,愛德華三世想把自己的女兒喬安(Joan of England)嫁去卡斯堤亞王國(Kingdom of Castile),與之建立同盟,以達成包圍法國之效。可天不從人願,喬安卻死於瘟疫,聯姻計劃最終無法達成。法國卻以此事來一記順水推舟,反過來引導卡斯堤亞王國派遣艦隊前往英倫海峽侵擾英格蘭船隻。
西元1350年夏天,英格蘭艦隊於三明治(Sandwich)集結,不久後在溫奇爾西(Winchelsea)與卡斯堤亞艦隊打起來,愛德華三世和黑太子也親自在這場戰役中上陣。與其說這是一場海戰,不如說這是一場「登陸戰」。英軍船隻主動衝擊卡斯堤亞船隻,與之碰撞後便一湧而上登上卡斯提亞船隻作戰。愛德華三世成功奪取了一艘卡斯提亞船隻,而黑太子奮勇作戰後船隻沉沒,最後被弟弟約翰救起。結果,卡斯提亞艦隊損失慘重,他們在黎明時撒退,部份士兵被英軍俘虜。
溫奇爾西之戰後,父子倆的戰功就在朝野傳了開去,眾人包括王家在內,都為此戰勝利津津樂道。次年,愛德華三世開始自稱「海洋之王」(King of the Sea),「黑太子」愛德華在溫奇爾西之戰後的聲譽也更上一層樓。不過,這對他來說這只是個開始,因為接下來的數十年,他還會不斷為自己在英格蘭累積名聲,但在戰場上的冷酷殘忍同時也讓自己變成了法國人的夢魘和厭惡對象。
西元1350年中,英法兩國的停火協定已到達尾聲。黑太子愛德華被賦予絕對的軍事指揮權,自此統治由英格蘭控制的法國地區加斯科尼(Gascony)。至於他為甚麼會成為法國人的夢魘和厭惡對象?這全因他在法國的作戰策略-一場我稱之為「焦土侵略」(Chevauchée)的軍事行動。顧名思義,為了削弱敵人的軍事實力和補給點,己方快速攻擊、掠奪和燒毀敵方的村落和城鎮,並屠殺當地人民。這種戰術顯然不是愛德華三世的主意,而是黑太子擬定的作戰策略。因為他大幅使用這種策略,「焦土侵略」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成為了家常便飯。也正因為此,法國人漸漸萌生了早於其他地方的愛國心,與國家開始建立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可怕的黑王子」
西元1355年,愛德華準備妥當後,他的目標是加斯科尼旁的雅文邑伯國(Count of Armagnac)。雅文邑是法國貴族約翰五世伯爵(John V, Count of Armagnac)的領地,他被法國國王約翰二世(John II, King of France)委派作為對抗英軍的前線。愛德華帶兵進入雅文邑後便並分三路,攜帶著可移動的橋樑建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橫掃了整個地區,一路上燒殺搶掠,破壞雅文邑的所有基建。
接著,愛德華向南方推進,來到了朗格多克(Languedoc),然後到達他這次出征的最南點那邦尼(Narbonne),此時他已經能夠看到地中海。當然,這些他經過的地方,無一不成為一片焦土,跟地獄委實沒甚麼分別。然而,法國南部的人民的下場最悲慘,他們因為一直死守不降,愛德華攻破這個地區後實行了報復,屠殺大量平民,遇害者不論男女老幼。後來,因為無法順利攻破當地的城堡,愛德華才決定於同年11月回到大本營,一路上沒太遇到法國軍隊的阻擋。這是因為愛德華的名字已使法國人聞風喪膽,喪失了作戰意志,他們故意避開愛德華的軍隊。
據說,處於阿維農教廷的教皇也非常害怕自身的安危,直到十九世紀時,愛德華對當地破壞的痕跡仍有跡可尋。愛德華的綽號「黑太子」,便是來自法國人把他形容為「可怕的黑王子」(le terrible Prince Noir)。直到現在,當地還存在一曲民謠,歌詞說這地曾經有一個黑色人物,在中世紀時帶著軍隊經過這裡。
這次「焦土侵略」對法國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南部是法國的經濟重地,單單這個地區被破壞便使其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稅收,大大削弱了法國抵禦英格蘭入侵的能力。這也是為甚麼在英法百年戰爭前半,法國只能一直捱打。愛德華顯然對於自己的戰功十分滿意,他曾對溫徹斯特主教(Bischop of Winchester)說道:「雅文邑的貴族現在變得輕鬆自在,因為在我們來到之前,他們一直受到壓迫。」顯然,愛德華在找尋理由正當化自己的戰爭行為,認為這次的征服解救了當地貴族,但卻沒提及自己在當地造成的災難。或許,對於愛德華來說,他心裡的騎士精神只需要展現在貴族階級裡,對於封建制度底層的人民,他半點都不關心。
普瓦捷大勝
次年,亦即是西元1356年,愛德華展開第二次的「焦土侵略」,他這次的目標是阿奎丹公國(County of Aquitaine)。他向法國北部前進,沿途理所當然地燒殺搶掠,以緩和英格蘭在法國北部和中部佔領區的軍事壓力。不過,當他來到了圖爾(Tours)後便無法繼續前進,部隊被當地城堡阻擋著。恰巧,他得知法國國王約翰二世正帶著大軍從諾曼第南下圖爾。因為雙方兵力太懸殊,愛德華決定後撤到波爾多(Bordeaux)。約翰二世乘勢展開追擊,在普瓦捷(Poitiers)成功趕上了愛德華的部隊。本來,愛德華知道勝算機會甚微,因此欲與約翰二世談判,表示願意放棄所有搶奪回來的物資和戰利品,換取安全後撤的路。約翰二世當然不賣賬,此時他的軍隊人數遠在愛德華之上,是個大好機會消滅這個眼中釘。愛德華沒法子,只好與約翰二世的軍隊打一場。當時的形勢是,他的軍隊人數只有6,000多人,而法國軍隊卻超過20,000人。
約翰二世把軍隊分為四支,分別由他自己、王太子(the Duaphin)、克萊芒男爵(Baron Clemont)和奧爾良公爵(Duke of Orléans)率領。雖然擁有人數上的優勢,但面對著英軍擅長的弓箭攻擊,法軍內部起了誤會,王太子的部隊與約翰二世的部隊糾纏起來,陣勢大亂。本來,若果法軍的指揮系統沒有出差池,他們是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愛德華的軍隊,可惜卻事與願違。愛德華看準這個機會,指揮將士衝進混亂中的法軍展開攻擊,最後成功以少勝多,在損失不多的情況下分別消滅和俘虜法軍各2,000人。更重要的是,愛德華成功抓獲約翰二世和小兒子菲利普。
戰後,約翰二世被帶到愛德華的軍營裡。愛德華席上讚賞約翰二世貴為國王,其騎士精神卻超越一般水平,但戰敗成為俘虜的約翰二世根本不會高興。他隨後被帶回英格蘭,作為戰利品般出現在愛德華的倫敦凱旋巡遊中。倫敦人民夾道歡呼,愛德華容光煥發,充滿榮譽感,而曾是尊貴的國王約翰二世如今卻只穿著一件平凡的黑色長袍。另一邊廂,法國人得知國王被俘,朝野上下一片愁雲慘霧,不知方向。英格蘭之後同意釋放約翰二世,但條件是法國須支付一大筆贖金。據說這筆贖金之大,是法國整整兩年的稅收。然而,約翰二世最終還是沒能回到法國,他在英格蘭被囚期間逝世。
回歸黑暗
普瓦捷的大勝為「黑太子」愛德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名聲。他似乎已經擁有足夠資格繼承父親的王位,成為「愛德華四世」。他如今統治著阿奎丹,並在西元1367年帶兵越過庇利牛斯山進攻西班牙地區的納瓦拉王國(Kingdom of Navarre),再次取得決定性勝利。不過,就在這次出征後,愛德華的身體卻起了狀況。
愛德華身體抱恙,但卻沒反省這可能是上帝對他的懲罰。西元1370年,愛德華攻陷法國南部城市利摩日(Limoges),當地人不論是貴族抑或是平民、老年人抑或是青年人、男人抑或是女人,無一不在他面前跪下求饒。但愛德華一貫地沒有因為這些人的求饒而有所憐憫,他還是鐵了心的把他們盡數殺掉。因為這次全無必要的屠殺,愛德華的名聲都受到極大負面影響,以致後世對他的評價充滿爭議性。
上帝似乎終於看不過眼,衪要收回對愛德華的眷顧。我們知道,歷史上真實的愛德華四世出現在一百多年後的英格蘭內戰-玫瑰戰爭,而不是「黑太子」愛德華。黑太子在西元1376年病逝,終年46歲,剛好是他父親駕崩前一年。這個曾經強大的愛德華王子最終沒能成為英格蘭國王,卻只留下曾經卓越的戰功和後世的爭議,以及法國人對他的仇恨。
圖片來源:
- King Edward III: Wikimedia Commons
- the Black Prince being made knight of the garter by Edward III: Wikimedia Commons
- Painting by Julian Russel Story of the Black Prince at the battle of Crecy: Wikimedia Commons
- Ostrich feather Badge of the Prince of Wales: Wikimedia Commons
- Map of the route of the Black Prince’s chevauchée of 1355: Wikimedia Commons
- Edward, the Black Prince, accepts the surrender of John II of France at the Battle of Poitiers: Wikimedia Commons
- Edward The Black Prince receives the grant of Aquitaine from his father King Edward III: Wikimedia Commons
- Painting by Julian Russel Story of the Black Prince at the battle of Crecy: Wikimedia Common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