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欽托利向凱撒投降(十九世紀畫作)


【凱爾特人的歷史】
本文摘自《凱爾特神話:精靈、大法師、超自然的魔法之鄉》
作者: 龔琛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沃爾特.布朗的蘇格蘭祖先居住在位於歐陸邊緣的不列顛島上,而「不列顛」這個名稱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歐洲大陸人把英倫三島上的人稱為「布列塔尼」(Brittany),羅馬人則稱之為「不列顛」;其二,在征服不列顛的諸多凱爾特部落中,較強大的一支為不列吞(Celtic Britons),它的名字後來演化為整個島嶼的名稱。不列顛之名的來源是比較含糊的,因為在遠古歐洲的版圖中,此地屬於世界盡頭般的不明區域。

那時的文明世界侷限在古希臘-羅馬文明圈中,除此之外的歐洲,皆為籠罩在濃厚歷史迷霧中,晦暗不明的蠻族世界。雖然身處歷史舞臺的聚光燈之外,蠻族世界的確是真實存在,並且真真切切影響過歷史進程:正是蠻族摧毀了古羅馬帝國,也正是蠻族與古希臘羅馬的「文明人」一同成為如今西方世界各民族的祖先。

蠻族中的泥石流

早期的凱爾特人處於歷史舞臺的聚光燈以外,我們只能從散見的文獻片斷,結合考古發現來推斷他們的遷徙路程。這是一支有著共同文化和語言聯繫的蠻族部落聯盟,早在西元前二千年時,他們就已經遊蕩在中歐草原上了。

自西元前七世紀至西元前三世紀,原先居住在德國西北部和尼德蘭的凱爾特部落開始了歷時長久而影響深遠的民族大遷徙-後來,也正是這股泥石流一般的蠻族大遷徙毀掉了西羅馬帝國。凱爾特人成群結隊地擁入今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巴爾幹半島地區,他們一路進軍一路融合,形成了族系龐雜、錯落紛繁的不同團體。古羅馬人將分佈在今法國、比利時、德國和義大利地區的凱爾特人統稱為「高盧人」,而將流徙於小亞細亞一帶的稱「加拉太人」(Galatian)或「加拉提亞。人」,在波希米亞的又稱作「波伊人」(Boii),而征服了英倫三島的凱爾特部落則被稱為「不列顛人」(Britons)。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的文獻中,凱爾特人的氏族部落實行軍事貴族制。在部落中,「王」是軍事首領,「王」以下的凱爾特部落民分為三等:祭司、武士、普通民眾。凱爾特人組成了規模很大的部落聯盟,他們的軍隊分戰車兵、騎兵和步兵三種,作戰時先以戰車衝亂對方戰陣,然後騎兵和步兵一擁而上,開始切瓜砍菜。以高盧人為首的凱爾特部落曾經反覆入侵希臘和羅馬,從多瑙河邊的森林一直到高盧腹地,到處都是這些揮舞著鐵兵器的金髮蠻族。就連如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英雄,也認為希臘人與凱爾特人結盟而不是敵對,才是有遠見的英明決定。

在亞里斯多德的筆下,凱爾特人極其好戰又性格殘酷。這一點可以從流傳至今的古希臘雕塑中得到充分的證明:《垂死的高盧人》,現收藏於羅馬卡庇托林美術館(The Capitoline Museum),這座雕塑表現了西元前二四一年,帕加馬王國的阿塔羅斯一世(Attalus I of Pergamon)擊敗高盧人進攻的偉大勝利。當時大批的希臘雕刻家被請來製作青銅雕像,以紀念阿塔羅斯一世的戰功。流傳到現在的這尊雕塑,其實是古羅馬時期的大理石複製品,雖說是山寨的,但原作的精髓基本被保留下來。

另一座著名的高盧人雕塑,是收藏在羅馬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之阿爾騰普斯宮(Palazzo Altemps)的《自殺的高盧人》,它的原作也是為歌頌阿塔羅斯一世的勝利而塑造的青銅像,並且同樣是古羅馬時代的複製品。作品表現了一位戰敗的高盧首領為了避免淪為奴隸的恥辱,在殺死自己的妻子後自殺的瞬間。高盧首領左手攙著已被他殺死的妻子,右手執劍往自己的鎖骨處刺入。他向身後追兵投射出的憤怒目光,具有一種寧死不屈的壯烈姿態。這座雕塑在美術史上頗負盛名,完全違背了雇主宣揚武功的本意,反而把敵人英勇不屈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光是希臘人對凱爾特人心懷畏懼,在古羅馬學者筆下,高盧戰士非常善於使用長槍和鐵劍,他們在木質的盾牌上包著銅皮,殺敵之後總要砍下敵人頭顱帶回去釘在門上做裝飾,對於重要人物的頭顱還要用油浸泡、風乾,當有貴客來訪時便拿出來給人看。凱爾特人相信,頭顱是人的力量所在,獲取人頭可以將受害者的力量轉移到自己身上。雖然羅馬士兵也會將敵人生殖器割下來做紀念品,但這種兵痞的做法並不是普遍習性,所以凱爾特人在家裡收藏一串人頭的做法還是頗令羅馬人毛骨悚然的。

古希臘雕塑《垂死的高盧人》

與裝備鎧甲、紀律嚴明的羅馬人不同,高盧人衣不遮體、個性衝動,每當開戰時一大群肌肉發達、赤身裸體的野蠻人咆哮著蜂擁而上,總是讓羅馬士兵心理壓力巨大︙︙西元前三九○年,高盧人越過亞平寧山脈南下,橫掃義大利。在閃電般擊敗羅馬的機動兵力後,這股毀滅的泥石流湧進了連城門都來不及關閉的羅馬城。殘餘的羅馬人逃上易守難攻的卡庇托林山上死守,那裡是羅馬的聖地和精神支柱,若是此地淪陷的話,羅馬就會崩潰滅亡。幸而卡庇托林山一面鄰水三面為峭壁,極適於防守。但這彈丸之地無法容納整個羅馬城的居民,所以非精幹強壯者及其妻兒外一概不得上山。其他老弱病殘,即便是元老院的元老們也只能留在城中聽天由命了。

守衛者前腳剛爬上山,高盧人的泥石流便滾滾湧入毫無抵抗的羅馬城。被拋棄的元老們端坐在廣場上泰然面對入侵者,可是毫無文明素質的高盧人根本不吃這套,他們把這些白髮蒼蒼的羅馬貴人們當場活活打死了……

接著,這幫凱爾特征服者成了闖入瓷器店的公牛,四處橫衝直壯、肆意燒殺搶掠。元老院、市場、房屋都被破壞焚燒,被殺死的羅馬人屍體鋪滿了街道。這是羅馬建國以來第一次受到異族的蹂躪,而且侵略者整整逗留了半年多,這是羅馬人的奇恥大辱。

瞭解羅馬史的讀者,可能聽說過「聖鵝」半夜怪叫驚醒守衛者,使其發現了偷爬上來的高盧人,從而拯救了卡庇托林山的故事。這個故事無論真假,都無法掩蓋卡庇托林山上的守衛者坐山觀屠城的無奈。最後還是這幫高盧的鄉下蠻子過不慣城市生活,又因為城市衛生系統完全被摧毀而爆發了大瘟疫,高盧人才接受了羅馬人的贖金後撤兵。這個不共戴天之仇,羅馬人記了三百多年,直到阿萊西亞之戰(Battle of Alesia)後,高盧大酋長韋辛格托里克(Vercingetorix)被迫向羅馬共和國的高盧總督凱撒(Caesar)投降,整個高盧地區被羅馬征服後,才算是讓高傲的羅馬人解了氣。

不列顛的蠻子們

現在終於要輪到NBA老闆的蘇格蘭祖先的祖先上場了。就在挫敗了高盧的凱爾特人大起義之後,凱撒轉而去征服不列顛島。西元前五十五年,凱撒大軍入侵不列顛島,他們面對的依舊是凱爾特的蠻子們……

大約西元前六世紀時,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入侵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這幫身材高大、毛髮金黃的蠻族,逐步征服並同化了黑黑矮矮的土著伊比利亞人,成為島嶼的新主人。從大陸來到西北兩島之後,一部分凱爾特人佔據了今天英格蘭的部分地區,另一部分則佔領了今天的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這些凱爾特征服者包括不列頓人、高特爾人、皮克特人(Picts)和比爾蓋人的部落,這些野蠻的凱爾特人在不列顛以氏族部落的形式聚居,在今天的英格蘭地區,當時共有兩三千個凱爾特人的村寨。

凱撒對不列顛的入侵淺嘗輒止,他實在沒耐心在這個貧瘠的島嶼上沒完沒了地與蠻子們打遊擊戰。但凱撒之後,「羅馬人的征服」開始了,羅馬人抽空就跑來打兩下,逐步征服了島上的凱爾特部落。西元四十三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Claudius)率領四萬大軍,用了三年時間,平定了不列顛島的中部和中南部。隨後,整個英格蘭地區被羅馬牢牢控制。經過近百年的努力,羅馬人終於征服了大部分的不列顛島。

羅馬人興建「哈德良長城」

此後,羅馬人統治了不列顛近四個世紀,不列顛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島上的凱爾特人逐步實現了羅馬化。至於蘇格蘭這個令人尷尬的地方,那裡的皮克特人武器落後、衣衫襤褸,但憑藉蘇格蘭高地的崎嶇地形與自身的驍勇善戰,使得羅馬人即便消滅了皮克特人的軍隊,仍決定不佔領這個野蠻的地域-而此時的歐洲大陸上,高盧貴族已經披上羅馬長袍進入元老院,凱爾特文化在歐洲大陸幾乎完全融入了羅馬文化。

西元一二二年,羅馬皇帝哈德良(Publius Aelius Hadrianus)在英格蘭北部的細腰部位修建了「哈德良長城」,這是一道貫穿東西海岸、長達一百多公里的防禦城牆。一道長城將蘇格蘭和英格蘭分成了兩個世界,牆這邊是羅馬帝國統治的文明世界,牆那邊是拒絕臣服帝國的凱爾特蠻子們。大家從此相安無事,在羅馬人永遠沒能到達的愛爾蘭,以及羅馬人永遠沒能真正佔領的蘇格蘭,凱爾特人延續著自己的獨立王國。而不列顛島,則在羅馬人統治下度過了一段寧靜歲月。到了西元五世紀初,獨霸歐洲數百年的羅馬帝國,在日爾曼蠻族的進攻下漸漸衰落。自顧不暇的羅馬人實行軍事收縮政策,已無力維持在不列顛的統治。西元四○七年,最後一支羅馬軍隊離開不列顛,羅馬人在不列顛的統治宣告結束。

羅馬人走了,不列顛人還留在這裡。英格蘭島上受羅馬同化的凱爾特人,與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蠻子同胞們,在磕磕碰碰的衝突中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秩序。其中一支來自愛爾蘭島的部落「蘇格蘭」趁機進入蘇格蘭地區,這支新來的征服力量,同化了土著皮克特人,成功地讓自己的名字成為未來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名稱。留給凱爾特人的時間和區域都不多了,因為日爾曼人這股席捲歐洲大陸的新銳蠻族泥石流已經渡海而來、躍躍欲試。英吉利海峽並不能保護脆弱的小島,不列顛的黑暗時期揭開了序幕。

睡去的凱爾特人

新一批入侵不列顛的日爾曼蠻族中,勢頭最猛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當時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與凱爾特人一樣,只是文化語言相近的部落集合,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民族。英國早期歷史學家比德認為,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自三個不同的部落:由丹麥半島盎格恩來的盎格魯人,由易北河下游來的撒克遜人,和由丹麥白德蘭半島來的朱特人。

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不列顛的征服開始於西元四四九年,這些金髮碧眼的日爾曼人兇殘好戰,激起了不列顛人的強烈反抗後來引領了騎士文化一代風騷的英雄亞瑟王,就是凱爾特傳說中抵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英雄,傳說中,他領導凱爾特人贏得了西元五百年的巴頓山戰役(Battle of Mons Badonicus)的勝利。在整個中世紀,圍繞著亞瑟王形成了亞瑟王的宮殿、魔劍、聖杯和圓桌騎士等傳奇故事,從這些傳說中可以窺見當年征服與被征服者之間的激烈搏殺。但是亞瑟王畢竟是神話傳說中的虛構人物,他創造的偉業再輝煌,也無法阻止歷史上的凱爾特人逐漸陷入窘境。

英格蘭地區的凱爾特人在與日爾曼人的戰鬥中死傷慘重,活下來的要麼被掠賣為奴,要麼逃亡到蘇格蘭與愛爾蘭。這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征服和強制融合,歷史上稱為「日爾曼人征服」,在這一過程中,不列顛島上混戰爭奪的各民族,混合成了一個新的民族-英格蘭人。到西元八世紀時,歐洲大陸上的人已經把不列顛諸島上的語言稱為英語。到了西元十世紀,「不列顛」變成了「英格蘭」,意為「盎格魯人的土地」。這個漫長而殘酷的民族形成過程,正如邱吉爾所形容的那樣:「在黑暗中睡去的是不列顛,在黎明時醒來的已是英格蘭。」醒來的不光是英格蘭,隨著基督教的傳入,在其他凱爾特人生活的區域,也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大陸上的高盧人成為法國人,愛爾蘭和蘇格蘭人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凱爾特人所有的俗世力量都已經煙消雲散,但是他們的信仰和神靈,仍然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漫長時間的過濾,成為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凱爾特神話:精靈、大法師、超自然的魔法之鄉》

梅林法師、亞瑟王、圓桌騎士、德魯伊、精靈、女巫,他們都來自凱爾特神話。
深入《魔戒》、《哈利波特》、《納尼亞》、《變形金剛》、《魔獸世界》的故事源頭。

圖片來源:

個人頭像照片
作者

古羅馬哲學家和政治家西賽羅曾說:「沒有書本的房間就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現在,就從值得細閱的書本裡節錄精彩的文章,在這裡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尋找文字的魅力!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