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鐘


沙皇鐘是目前世上最巨型的鐘,現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宮(Kremlin)範圍內,但鐘體早已破裂。然而,它被鑄造完成後卻從未真正被敲響過。現存的這座沙皇鐘是已是第三代,高約六米,直徑近七米,最厚處達六十厘米,重約二百噸,破裂部分則重達十二噸。

第一代沙皇鐘在一六○○年完成,不過規模還沒這麼巨大,重量「只」達十八噸,需要超過二十個人才能敲響。它原本安置在木塔中,但十七世紀中期發生的一場火災燒毀了木塔,失去支撐的鐘因此被摔碎。到了一六五五年,沙皇鐘被重鑄,以第一代鐘的殘骸為鑄造材料,規模更大,重達一百噸。命運弄人,第二代沙皇鐘面臨了與前代同樣命運,在一七○一年再次被火災摧毀。

而現存的第三代沙皇鐘,則是在十八世紀初由安娜.伊凡諾芙娜女皇(Anna Ioannovna, Empress of Russia)下令鑄造。她下令將舊鐘碎片重鑄成新鐘,並要求將重量增加一百噸。除了使用舊鐘碎片作材料外,這次還加入了七十公斤的黃金和五百多公斤的銀。

不過,要鑄造這龐然大物最初卻不太順利。一七三三年,鑄匠嘗試鑄造卻失敗告終,兩年後才成功完成任務。可是沙皇鐘不久後在一七三七年克里姆林宮發生的一場大火中受災, 火勢逐漸蔓延到固定沙皇鐘的臨時木製支架。為了拯救它而不重蹈前兩代沙皇鐘覆徹,守衛決定向鐘澆冷水。沙皇鐘在高溫下突然被冷卻,導致鐘體出現十一條裂縫,最後更有一大塊鐘體斷裂,沙皇鐘嚴重受損。

木製支架被燒毀後,嚴重受損的沙皇鐘便被掉回原來鑄坑裡,就這樣在坑中停留了將近一百年。這段期間,俄羅斯人曾兩次試圖將其重新吊起,可惜都未能成功。拿破崙.波拿巴在一八一二年佔領莫斯科期間,亦曾考慮將其作為戰利品運回法國,但卻因其體積和重量而無法實現而放棄。

最終,沙皇鐘在一八三六年才成功被重新吊起,並安置在石製基座上,也就是今年它仍屹立著的地方。有趣的是,沙皇鐘因其龐大體積,曾有過一段時間被用作小教堂,因大火斷裂而成的缺口則成為教堂入口。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