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迪蘭之戰


歷史上的歐洲,曾發生過很多以宗教為名的戰爭,最耳熟能詳的應該就是西歐基督徒多次發動的十字軍東征(The Crusades),企圖奪取穆斯林(Muslims)在近東的土地。即便是基督教世界本身也不甚和平,曾因為教義爭拗而最終掀起大型戰爭,如在十七世紀時慘烈的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正是因為宗教改革而衍生出來的一場大戰。

然而,宗教戰爭並不局限於基督教世界,伊斯蘭世界並沒有顯得更和平。雖然早期的穆斯林提倡命運共同體「烏瑪」(Ummah),但這終歸只是一種理想,事實上不同的穆斯林派別,也曾鬥過你死我活。

而其中之一,就是鄂圖曼土耳其人(Turks)與波斯人(Persians)之間的宗教戰爭。

鄂圖曼帝國與薩非王朝

十六世紀時,當時最強大的穆斯林國家,非土耳其人建立的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莫屬。他們征服了延續千年的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至此向外不斷擴張。除了一直向西擴張,威脅歐洲基督教世界外,他們還不斷擴張東部和北非邊界,成為了一個繼羅馬帝國(Roman Empire)之後久未出現的巨大帝國。帝國定都於拜占庭帝國故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隨著時代轉變,這座都城逐漸有了新名字-伊斯坦堡(Istanbul)。鄂圖曼帝國領土幅員遼闊,君士坦丁堡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和文化中心。

延伸閱讀:【年代記事】拜占庭帝國大事年表

一二九九年,一位土耳其部落領袖奧斯曼一世(Osman I)建立了鄂圖曼帝國,並迅速擴張。鄂圖曼土耳其人目標是透過土地征服和擴大穆斯林世界,但卻不代表他們不視其他穆斯林為敵人。

與鄂圖曼帝國東部邊界接壤的波斯薩非王朝(Safavid Dynasty)正是一例。當時波斯地區長年處於動盪,直到一五○一年,一位奉行蘇非主義的年輕穆斯林教團領袖伊斯邁爾一世(Ismail I)自稱為沙阿(Shah),帶兵進入大不里士(Tabriz),創立了薩非王朝。「沙阿」在波斯語就是「君主」的意思。

一五一○年的鄂圖曼帝國和薩非王朝

當時伊斯邁爾一世只是個十四歲少年,但如此年少的他卻是個能征善戰的君主。在他統治下的薩非王朝,很快便統一了整個波斯地區,更把帝國擴張到了高加索地區(Caucasus)和伊拉克地區(Iraq)。只是十多年間,薩非王朝便成為了繼鄂圖曼帝國之後另一個強大的穆斯林帝國,直接帶給北部烏茲別克人部落(Uzbek Tribes)、西部鄂圖曼帝國和南部印度次大陸的新生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巨大威脅。

什葉派與遜尼派

伊斯邁爾一世是個什葉派穆斯林(Shia),理所當然地把什葉派定為薩非王朝國教。作為一個蘇非主義者,他對自身信仰十分重視和嚴格,被追隨者認為是神選中的統治者。伊斯邁爾一世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資源,讓什葉派發展十分蓬勃。不過也正因如此,薩非王朝與鄂圖曼帝國之間的宗教衝突將無可避免。

鄂圖曼土耳其人是堅定的遜尼派穆斯林(Sunni),但卻十分尊重宗教自由。他們制定米利特制度(Millet System),容許非穆斯林社群在表忠鄂圖曼帝國蘇丹(Sultan)前提下,擁有有限度自治。然而,遜尼派作為鄂圖曼帝國的伊斯蘭教正統,什葉派穆斯林就不怎麼幸運了,他們經常被無情鎮壓。

伊斯邁爾一世

一五一二年,塞利姆一世(Selim I)成為鄂圖曼帝國蘇丹。他認為薩非王朝的存在對鄂圖曼帝國以致整個穆斯林世界是個威脅。他很快意識到一個信奉什葉派的帝國在東部迅速崛起,因而感到十分不安。於是,他限制來自薩非王朝的絲綢商人可用的貿易路線,並對他們實施許多禁運政策。

塞利姆一世做事一向不留餘地,為了確保遜尼派在帝國得勢,並消滅所有什葉派勢力,他流放了父親,甚至把繼承人以外所有男性王室成員殺死,確保鄂圖曼帝國不會在他死後出現任何潛在政治動盪危機。

兵戎相見

塞利姆一世寄了十多封挑釁信件給伊斯邁爾一世,罵他是「假見證者」和「褻瀆者」。作為回應,伊斯邁爾一世只寄回了一箱鴉片,暗諷塞利姆一世是在吸毒情況下寫下這些信件,兩國從此交惡。一五一四年,塞利姆一世組成一支十萬軍隊,準備入侵薩非王朝。

雙方在外交上並沒有佔到對方便宜,但薩非王朝的軍事力量卻遠比不上鄂圖曼帝國。土耳其人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和大砲,還有一支稱為「耶尼切里」(Janissaries)的精銳土耳其新軍。最終,薩非王朝軍隊在查爾迪蘭之戰(Battle of Chaldiran)中被鄂圖曼帝國軍隊擊潰,伊斯邁爾一世受了重傷還差點被俘虜。

塞利姆一世

本來戰無不勝的伊斯邁爾一世,在這次對陣中卻受到極大挫敗,從此失去親率軍隊出征的勇氣。塞利姆一世乘勝追擊,他的軍隊一路征服到安那托利亞東部(Eastern Anatolia)及周邊地區,迫近至薩非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就在此時,鄂圖曼帝國軍中發生了一場兵變,塞利姆一世被迫班師回國,薩非王朝幸運地逃過一劫。

查爾迪蘭之戰只是雙方之後兩個世紀持續軍事衝突的揭幕戰。戰後,塞利姆一世專注進行對埃及和敘利亞馬木留克王朝(Mamluk Sultanate)的征服戰爭,帝國版圖幾乎大了一倍。不過,過份擴張的鄂圖曼帝國敵人也變得更多,分身不下的塞利姆一世需要應付北方俄羅斯沙皇國(Tsardom of Russia)和西方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Monarchy)。薩非王朝獲得了短暫的穩定局面,經歷慘敗後趁機開始重新組織軍隊。

延伸閱讀:【中古騎士錄】作為奴隸軍團的馬木留克,如何一步一步建立屬於他們的傳奇?(上)

蘇萊曼一世

一五二○年,塞利姆一世逝世。繼承他的是在整個鄂圖曼帝國歷史中最著名的君主-蘇萊曼一世(Suleiman I)。當時,鄂圖曼帝國已十分富裕,但他卻使鄂圖曼帝國更上一層樓,為帝國帶來多方面的重要發展,如法制、藝術、建築、科學和醫學等等,是鄂圖曼帝國黃金時代。四十六年統治生涯為他贏得了「大帝」(The Magnificent)和「立法者」等的榮譽稱號。

不過,對於薩非王朝來說卻不是什麼好消息。蘇萊曼一世最初把劍指歐洲,佔領歐洲基督徒重鎮貝爾格萊德(Belgrade),成功把盤踞在羅德斯島(The Island of Rhodes)的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趕走,絕對是個比塞利姆一世更難應付的人。而英明的蘇萊曼一世並沒有忘記薩非王朝的存在,他在一五三○年起開始把目光放在薩非波斯人身上,阻止他們與哈堡斯堡王朝結盟作出兩面夾攻。

延伸閱讀:【那些歐洲君王傳奇】鄂圖曼帝國的蘇丹蘇萊曼一世,為甚麼能獲得西方給予「大帝」的稱號?(上)

不久後,伊斯邁爾一世逝世,他年幼的兒子太美斯普一世(Tahmasp)繼位為沙阿。一五三二年,太美斯普一世把親鄂圖曼的巴格達總督處決。蘇萊曼一世終於得到與薩非王朝開戰的藉口。他帶同稱為「維齊爾」(Viziers)的顧問大臣一同出征,鄂圖曼帝國與薩非王朝之間又再似爆發戰爭了。

那麼,這次鄂曼帝國與薩非王朝的再次對決,結果又怎樣呢?

下集:【宗教戰爭史】你可能沒聽過的宗教衝突:鄂圖曼帝國與薩非王朝的百年恩怨(下)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