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龐貝古城發現的亞歷山大大帝馬賽克的一部份
本篇文章獲 Zannanza 授權轉載,歡迎訪問作者 Patreon專頁
一代天驕的誕生
西元前三五六年七月二十日,距離波斯帝國入侵希臘引發第一次波希戰爭一百三十六年後,歐洲東南部希臘北方一個叫馬其頓王國(Kingdom of Macedonia)的地方,一位嬰孩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中旬呱呱墮地。這個不是一個普通的嬰孩,他有著非常顯赫的家世。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Philip II)-一位希臘政治和軍事世界中異軍突起的新星,科林斯同盟(League of Corinth)的建立者;而他的母親是伊庇魯斯國王的公主,腓力二世的王后奧林匹亞絲(Olympias)。
然而,有傳聞流傳說腓力二世並不是這個嬰孩的親生父親,傳聞他的真正父親比任何一位世俗國王都要厲害,他是一位天神-希臘世界的主神宙斯(Zeus)。宙斯從眾神所居住的奧林匹斯山下降到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Pella),化身成一條大蛇跟崇拜蛇的奧林匹亞絲同眠共寢。覆雨翻雲之後,孕育了一位半人半神血統的偉人,就好像《荷馬史詩》(Homeric Epics)裡的英雄阿基利斯(Achilles)一樣。
這位新誕生的嬰兒,無論是腓力二世之子或是神祇在世上的化身,他的成就將會遠遠超乎任何人的想像,因為他將會創造一整個文明,影響力從西方的大海直到遙遠東方的日出之地,從他而出的文化藝術將影響世界直到二千三百年後的今日。這個名字將會傳頌千古、家諭戶曉,他就是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 of Macedon),或通常被稱作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隨著亞歷山大逐漸成長,他獲得最良好的教育,師承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門下,學習希臘哲學,而這位註定不平凡的王子天賦異稟漸漸得到體現。大約十三歲時,一位色薩利(Thessaly)馬商帶著一頭烈馬布西發拉斯(Bucephalus,希臘文名稱Βουκεφάλας)求見腓力二世。牠身價達十三塔蘭同(Talent,是古希臘時期重量單位,有時也會作為貨幣單位),但脾氣剛烈,沒有人可以馴服得了牠。
正當腓力二世準備放棄的時候,年輕的亞歷山大堅稱他可以馴服到布西發拉斯。亞歷山大發現布西發拉斯之所以畏懼和驚恐,是因為牠害怕自己的影子,因此他引領布西發拉斯的頭面向陽光,讓牠再見不到自己的影子。當這匹馬驚恐之際,亞歷山大輕撫以安慰對方,然後他縱身一躍跳上馬背。起初腓力二世很害怕他會有事或者被摔下馬,但當他騎了一圈安全回來的時候,眾人都為他發出歡呼掌聲。
腓力二世見到這個景象,不得不發出一個感歎:
「啊,我的兒子!去找一個配得上你的王國吧!馬其頓對你而言實在太小了。」
腓力二世的感歎最終成為一個歷史上最常被提起的預言,長大後的亞歷山大將如鷹高飛,奔向遠比馬其頓更廣闊的天地。
東征之途的起點
前三三六年,在馬其頓古都埃格(Aegae),腓力二世正準備參與伊庇魯斯的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 of Epirus)和他女兒克麗奧佩脫拉(Cleopatra)的婚禮。本來這是值得高興的場合,但卻以悲劇收場。正當腓力二世進入劇場之際,他冷不防被侍衛保薩尼亞斯(Pausanias)刺殺。
腓力二世死後,馬其頓軍方高層及貴族迅速擁立年輕的亞歷山大為新國王。就這樣,馬其頓這個崛起中的王國,王位就此落到只有二十歲的亞歷山大身上。而亞歷山大堅信波斯帝國(Persian Empire)密謀指使對腓力二世的刺殺,亦令他暗暗起誓要攻打波斯帝國,為父親報仇。
當亞歷山大成功當上馬其頓國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鞏固自己的權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殺了幾個有威脅的馬其頓王子。隨後他出兵攻打希臘本土,鎮壓了希臘地區以及色雷斯(Thrace)的叛亂。在科林斯(Corinth),亞歷山大跟父親腓力二世同樣獲得了希格蒙(Hegemon)的稱號,即「領袖」的意思,意味著他即將統領希臘世界的聯軍,跟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Achaemenid Empire)以及其「萬王之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決一高下。
當他解決了馬其頓王國以及希臘內部問題,一切就緒後,就在前三三四年,亞歷山大帶著近五萬名步兵,包括精銳伙伴騎兵在內的六千名騎兵,以及一百二十艘戰船,近四萬人規模的海軍,從馬其頓首都佩拉出發,越過達達尼海峽(The Dardanelles)入侵屬於波斯帝國的小亞細亞(Asia Minor)。陪伴亞歷山大東征的,還有他的將領兼好友托勒密(Ptolemy)、塞琉古(Seleucus)等人,以及他一生中最愛、在東征戰爭中陪伴他征服到世界盡頭仍形影不離的一個男人:赫菲斯提翁(Hephaestion,希臘文名字為Ἡφαιστίων)。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亞歷山大擁有的兵力並不少,但別忘記他面對的是一個領土面積達六百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一千八百萬的超級大國。不單只一個馬其頓王國,即便整個希臘世界面積、人口和兵力加在一起,跟波斯帝國相比仍只是小巫見大巫。當他大膽入侵小亞細亞時,波斯人對他的態度可能根本不屑一顧。
不過,在他們眼中這個行徑近乎瘋狂、乳臭未乾的小子很快就會令這個高高在上的超級大國吃盡苦頭。因為亞歷山大是個軍事奇才,他採用先進戰術如馬其頓方陣、衝擊騎兵等,加上在戰場上的敏銳觸覺、過人的判斷力和指揮能力,將會令軍力遠在希臘之上,但主要使用古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戰術和武器(例如馬拉戰車)的波斯人輸得一敗塗地。
格拉尼庫斯河戰役:在安納托利亞初試啼聲
越過達達尼海峽後,亞歷山大第一個造訪的歷史名城正正就是小亞細亞西北角的特洛伊古城(Troy),並在雅典娜神殿以及阿基利斯陵墓獻祭。亞歷山大對《荷馬史詩》以及希臘人的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他東征過程中,他身邊總都帶著一本《伊里亞德》(Iliad)。他對荷馬的興趣,很可能是源於他年少時跟亞里士多德學習時候培養出來。
在學習過程中,亞里士多德一直向一群希臘貴族學生灌輸希臘文化至上論,並認為希臘文化應該統領世界,這些都對年輕的亞歷山大思想行為有顯著影響,直到他深入波斯本土,並親身接觸東方文化之後才出現改變。亞歷山大和波斯初戰即報捷,他在格拉尼庫斯河戰役(Battle of the Granicus)中打敗了了小亞細亞的波斯軍隊,解放了原本屬於希臘勢力範圍的愛奧尼亞海岸(Ionia)。當安納托利亞(Anatolia)西部牢牢在握之後,亞歷山大向南進入呂基亞(Lycia),攻擊波斯海軍基地。
亞歷山大應對波斯強大海軍的做法並不是硬碰硬,而是充分利用馬其頓的強項-以陸軍優勢攻打波斯海軍基地和港口,而失去了行動基地和港口的波斯海軍就變成斷線風箏。亞歷山大的戰略起了作用,他繼續向東深入安納托利亞內陸,並在前弗里吉亞(Phrygia)首都戈爾迪烏姆(Gordium)遇到一個挑戰。
根據傳說,當地長老帶他去戈耳狄俄斯之結(Gordian Knot)之處,跟他說這個結無人可以解開,只有將來的亞細亞之王才做得到。亞歷山大聽罷後取出佩劍,將無繩頭的繩結就此砍成兩邊。這件事反映了他對任何問題的解決方法,是直接而具創意,這點在他軍旅生涯中被證實是重要的個人品質。完成對安納托利亞的征服之後,他的軍隊越過托魯斯山脈(Taurus Mountains)轉向南邊,準備入侵敘利亞(Syria)及黎凡特(Levant),並在過程中遭遇到波斯軍隊主力。
伊蘇斯戰役:與波斯帝國的第二次決鬥
隨著亞歷山大深入波斯領土,大流士三世肯定開始感到坐立不安。他必須想辦法阻止這個馬其頓國王。於是,大流士在巴比倫(Babylon)集結一支龐大軍隊,準備和亞歷山大的遠征軍決戰。這支軍隊究竟有多少人?生活在亞歷山大之後約四個世紀的羅馬史學家阿里安(Arrian) 和普魯塔克(Plutarch)相信當時波斯軍隊達到六十萬人之眾。但經仔細考據,現代學者相信波斯軍隊人數最多十萬,但仍對亞歷山大的軍隊構成數量上的優勢。
波斯軍隊並不是很多現代影視作品中描繪的烏合之眾,他們當中有一萬精銳的「不死軍」以及一萬希臘僱佣兵組成的重步兵團,並有一萬以上的騎兵參戰。相比之下,亞歷山大的馬其頓及希臘聯軍大約只有四萬人。雖然人數處於下風,但手持盾牌和長矛的希臘步兵以十六乘十六組成一個正方形戰陣,這種陣式稱為馬其頓方陣(Macedonian phalanx),它由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發明。歷史文獻記載,緊密排列的馬其頓方陣甚至可以抵擋敵方弓矢攻擊。
大流士的軍隊在前三三三年十一月進軍今日土耳其境內東南部的伊蘇斯(Issus),企圖切斷希臘軍隊補給線。於是,兩軍就在距伊蘇斯東南面約十一公里的戰場對陣。這場亦是亞歷山大第二次跟波斯打的主要戰役。結果,波斯軍隊的左翼陣形被馬其頓軍隊成功突破,大流士匆忙逃離戰場,導致波斯軍隊兵敗如山倒,並難逃遭到希臘聯軍屠殺的命運。
戰役中,大流士的妻子和母親通通被俘。亞歷山大乘機向大流士要求一萬塔蘭賠款並割讓他已經損失的土地予馬其頓王國。但除此以外,亞歷山大對被俘的大流士家人以禮相待,即使大流士母親見到赫菲斯提翁將他誤認為自己時,亞歷山大並無責怪對方,反而說了句:
「赫菲斯提翁也是亞歷山大。」
這句話語帶雙關,除了顯示兩人關係非常親密外,亞歷山大也可以解作「人民保衛者」的意思。而這次亦是波斯帝國第一次有國王御駕親征卻打敗仗的戰役,從此種下了波斯覆亡的禍根。
參考資料:
Arrian (2013) Alexander the Great: The Anabasis and the Indica. A new translation by Martin Hammond, Book I-II, pp. 1-68. Oxford World’s Class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圖片來源:
- Greek Art. Alexander the Great (356-323 BC): ResearchGate
- The Battle of Issus, Initial dispositions: Wikimedia Commons
- Alexander Mosaic (detail), House of the Faun, Pompeii: Wikimedia Common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