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始建於一一六三年,由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PP. III)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興建開始。巴黎聖母院的選址,相信是建基於兩座高盧羅馬人(Gaul-Romans)興建的神廟,用來供奉羅馬最高神朱彼特。在往後二百年間斷斷續續的修建,才在十四世紀大致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面貌。
其實巴黎聖母院在法國中世紀歷史上並不被重視。直到十八世紀末發生的法國大革命,它被當作倉庫,鐘樓裡的銅鐘被熔掉製成炮彈。更甚的是,法國人鄙視君主專制,曾有人走進聖母院裡把二十八座國王雕像斬首並埋掉,後來才發現這些雕像不是法國國王,而是以色列國王。
一直到一八○四年,巴黎聖母院因為一件震撼歐洲的事才被賦予重要的歷史意義:拿破崙.波拿巴特(Napoleon Bonaparte)選擇在這裡加冕為「法國人的皇帝」。拿破崙從教皇庇護七世(Pius PP. VII)手中搶走皇冠,自己戴在頭上,象徵君權不再神授,而他作為皇帝的權力,來自法律和人民,被視為法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一幕。
法國著名大文豪維克托.雨果(Victor Hugo)在一八三一年以巴黎聖母院為藍本創作了同名作品《鐘樓駝俠》,重新引起公眾對這座教堂的注意,掀起了保護它的運動,不久後法國便進行了對巴黎聖母院的大規模修葺工程。
後來在一九○九年,教宗庇護十世(Pius PP. X)在這裡為法國歷史女英雄聖女貞德(Joan of Arc)宣福,正式為聖女貞德平反。聖女貞德是十五世紀時英法百年戰爭的重要人物,法國在英軍進擊下節節敗退,這時貞德十七歲。出身農民的貞德向當時的法國國王查理七世(King Charles VII of France)請纓帶兵,成功打擊英軍並修復故土,卻因為英國的離間計導致法國收回貞德的兵權,並宣佈她是叛徒。貞德後來自組遊擊隊繼續奮戰,在沒有支援下被英軍擒獲,後以女巫罪名被判以火刑燒死,臨死不屈,死時才十九歲。
佇立在塞納河畔的巴黎聖母院見證了法國近代史的變遷,歷經了多次浩劫,仍然屹立不倒,在這次大火之後,巴黎聖母院能夠浴火重生嗎?
延伸閱讀:英法百年戰爭
圖片來源:
- South facade of Notre-Dame de Paris: Wikimedia Common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