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十月十四日,什葉派真主黨(Hezbollah)成員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舉行遊行,抗議黎巴嫩法官塔雷克.比塔爾(Tarek Bitar)在審理去年港口爆炸事件不公,認為該法官政治針對真主黨。遊行後來演變成與基督教馬龍派「黎巴嫩力量」(Lebanese Forces)之間的槍戰。
多宗教混合的獨特地區
為什麼在黎巴嫩,各宗教派系的矛盾衝突始終無法緩解呢?那就要從歷史說起。事實上,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在黎巴嫩有過一段和平相處的歲月。
黎巴嫩位於中東地中海沿岸,是古代腓尼基文明(Phoenicia)發源地。該地區先後被多個古代帝國統治,包括古埃及(Ancient Egypt)、亞述帝國(Assyrian Empire)、新巴比倫王國(Neo-Babylonian Empire)、波斯帝國(Persian Empire)、亞歷山大帝國(Alexander’s Empire)和羅馬帝國(Roman Empire)等等。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基督教成為了黎巴嫩主要信仰。七世紀後,阿拉伯帝國崛起,伊斯蘭教隨阿拉伯人征服而傳入黎巴嫩,形成了黎巴嫩基督徒與穆斯林混居的獨特情況。
中世紀時,黎巴嫩是西歐十字軍東征的重要戰略據點。十字軍的到來,使西亞地區發生眾多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武力衝突,同時使黎巴嫩基督徒勢力增加。十六世紀後,土耳其人建立的鄂圖曼帝國征服黎巴嫩,直至十九世紀時帝國衰落,歐洲列強開始介入鄂圖曼帝國統治,黎巴嫩因而成為帝國其中一個自治區域。二十世紀初一戰結束後,鄂圖曼帝國瓦解,其原領土被列強瓜分。例如,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地區等等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黎巴嫩與敘利亞則成為法國的委任統治地。
由於歷史原因,黎巴嫩有著複雜的宗教人口結構,各宗教派別皆無法形成絕對多數,整體人口基本上由基督教四個派別和伊斯蘭教三個派別組成。為了維持勢力平衡,法國設計出一種稱為宗派主義的制度(Sectarianism)。一九三○年後,根據定下的制度,黎巴嫩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Maronite Church)擔任,總理則為伊斯蘭遜尼派(Sunni Islam),國會議長為伊斯蘭什葉派(Shia Islam),副總理與國會副議長則為希臘東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
這種以宗教背景劃分職務的傳統做法,勉強使多宗教多民族國家黎巴嫩維持了秩序。在陽光普照的沙灘裡,有穿著比堅尼的基督教女性,也有披著長袍包著頭巾的穆斯林女性。雖然此一景象十分奇特,但在當地卻是習以為常,大家互不相干。然而,基督徒比例始終較多,約佔全國人口六成。作為多數派,他們在社會有一定特權,經濟上具有領導地位,這種潛在不平等使基督徒與穆斯林間漸漸埋下了矛盾點。
二戰後的一九四三年,法國結束其委任統治,人口約一百三十萬的黎巴嫩獨立建國。戰後數十年,黎巴嫩享受到高速經濟增長,首都貝魯特(Beirut)高度歐洲化,成為中東金融中心和著名旅遊渡假勝地,有「中東巴黎」的美譽,十分繁榮。直至一九七五年內戰爆發前,黎巴嫩人口估計已倍增至三百多萬。
以巴問題
然而,宗派主義達成的勉強平衡很容易被打破,這也是黎巴嫩內戰為何會爆發至一發不可收拾的遠因,讓我們把時間點推前到三十多年前形成的以巴問題。
一九四○年代後,大量猶太人遷入巴勒斯坦(Palestine),與巴勒斯坦人漸生矛盾。他們雙方均認為這片土地屬於自己民族,於是矛盾進一步演變成衝突。當時作為委任統治國的英國,一直反對猶太人建設國家,導致猶太人組成地下秘密組織,在當地開始展開了一連串對巴勒斯坦人的襲擊行動。英國無法收拾巴勒斯坦地區日益嚴重的亂局情況,只好主動宣布放棄其委任統治權,把巴勒斯坦地區交回當時剛成立的聯合國處理。
這個爛攤子隨即成為了聯合國極為頭痛的難題。為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聯合國各成員最終拋出了三個方案:
- 以美國為首的多數派:把巴勒斯坦地區分割,創立兩個分屬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國家,聖地耶路撒冷(Jerusalem)則交由聯合國管理。
- 以印度為首的少數派: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建立由阿拉伯人國家與猶太人國家組成的聯邦制國家。
- 阿拉伯各國反對兩個方案,認為巴勒斯坦地區為巴勒斯坦人所有。
以美國為首的多數派發揮強大影響力,最終以三十三國贊成、十三國反對、十國棄權的情況下,通過了多數派方案。就這樣,只佔巴勒斯坦地區人口三分一以下、佔領土地百分之六的猶太人卻分得巴勒斯坦地區的三分二作為領土。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在實際首都特拉維夫(Tel Aviv)發表獨立宣言,宣布以色列建國。此舉使周遭的阿拉伯國家憤怒難耐,翌日他們組成聯軍,向巴勒斯坦地區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或稱以色列獨立戰爭)爆發。戰爭一爆發,以色列取得撤離中的英軍裝備和武器,同時向捷克增購軍備,成功打敗了阿拉伯聯軍。
戰爭期間,約旦和埃及借勢分別佔領了原巴勒斯坦領土的約旦河西岸和加沙走廊,為當地添加更多不明朗因素。聯合國安理會居中調停,在一九四九年與阿拉伯各國簽定停戰協議,最終以色列佔據巴勒斯坦地區八成領土獨立,比當初聯合國議案訂立的領土面積還要多一倍半。雖然戰爭消停了,但以巴問題卻沒有得到實際解決,反而更加嚴重。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因為這場戰爭,一百萬巴勒斯坦居民流離失所,紛紛逃入鄰國。四十萬名難民湧進了黎巴嫩,其餘則湧入敘利亞和約旦。黎巴嫩人口結構自此丕變,穆斯林人數大增。在後來十數年間,以阿之間經過三次戰爭後,阿拉伯各國仍無法動搖以色列的地位。另一邊廂,巴勒斯坦人進入約旦後,得到約旦國王款待,勢力漸漸龐大,甚至大得在約旦裡仿如國中之國,約旦國王無法完全控制他們。一九六四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下稱「巴解」)在約旦成立,目的是要對抗以色列。
可是,當時約旦國王侯賽因.賓.塔拉勒(Hussein bin Talal)並不支持巴解向以色列發動戰爭。一九七○年九月,巴解劫持著三架分別屬於英國、德國和瑞士,機上共三百多名乘客的民航客機,並將之囚禁於約旦境內,企圖脅迫以色列釋放巴勒斯坦囚犯。以色列拒絕後,巴解隨即當眾炸毀三架飛機。事件舉世震驚,多方發出嚴厲譴責。保守的約旦國王侯賽因在衡量過後,最終決定不再支持巴解,並要他們離開約旦。
巴解於是圖謀推翻約旦王室,敘利亞趁機在背後支援巴解對付約旦,約旦內戰因而爆發。約旦幸得美國支持,成功牽制敘利亞在約旦的軍事行動。最終內戰結束後,巴解被趕出了約旦,他們轉而把總部和根據地遷到黎巴嫩。
黎巴嫩內戰
巴解紮根黎巴嫩後,本來就是弱勢小國的黎巴嫩政府擔心巴解會導致流血事件再度發生,於是給予巴解等同自治政府的特權,並默許巴解對以色列展開一連串攻擊,基督教馬龍派民兵對此極為不滿。一九七五年,在貝魯特郊外,民兵襲擊了巴勒斯坦人的公車,殺害了二十七名穆斯林。這樁恐怖襲擊終於引爆了潛在已久的黎巴嫩內部矛盾,內戰隨即一觸即發。
一九七六年,貝魯特郊外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遭受攻擊,約四千人被殺害。敘利亞於是派兵進入黎巴嫩,一如以往支持巴解。不過,敘利亞也有自己盤算,明白到黎巴嫩穩定的重要性,於是為了維持黎巴嫩的宗派平衡,後來轉而向黎巴嫩北部的馬龍派靠攏。於是,內戰發生後不久,因為敘利亞介入和美國居中調停下,內戰情況似乎得到了一時平靜,但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武裝衝突卻依舊不斷。
一九八二年,馬龍派政黨長槍黨(Phalanges)巴希爾.傑馬耶勒(Bashir Gemayel)在以色列和美國支持下,當選黎巴嫩總統。然而不到一個月,他卻在所屬政黨總部一次炸彈襲擊中被炸死,震撼西方世界。為展開報復,以色列軍隊被允許進入黎巴嫩,攻擊由巴解控制的南部地區,在當地血腥屠殺了大量巴勒斯坦人。當穩定與其接壤的南部地區後,以色列接著推進至首都貝魯特,持續打擊巴解在叛地的勢力活動。巴解此後基本上被趕出了貝奧特和黎巴嫩,總部只好再次搬遷,移師至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
巴希爾死後,由兄長亞明.傑馬耶勒(Amin Gemayel)繼任總統,但他卻無力化解黎巴嫩的衝突矛盾,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持續發生血腥衝突。這些衝突甚至導致一九八二年進入黎巴嫩的西方維和部隊產生了大量傷亡。在伊朗和敘利亞支持下,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成立,目標是消滅以色列,並把西方勢力逐出黎巴嫩。真主黨隨後與以色列軍隊展開激烈戰鬥,內戰就這樣延長而無法消停。真主黨針對以色列和西方維和部隊作為目標不斷發動襲擊,造成的傷亡十分慘重。一九八五年,以色列軍隊和西方維和部隊陸續從貝奧特撤離,以色列只在黎巴嫩南部地區仍維持駐軍作為防禦緩衝區。
持續的內戰使馬龍派政府內部出現矛盾,最終導致分裂。一九八八年,亞明總統任期屆滿後,國會因為爭拗而無法選出下任繼承人。因此,亞明委任了軍隊指揮官—屬馬龍派的密歇爾.奧恩(Michel Aoun)為代任總理。然而,當時真正在職的總理薩利姆.胡斯(Selim Hoss)卻不承認奧恩。就這樣,黎巴嫩當時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政治局面—沒有總統,卻有兩個總理。
政府內部一片混亂,無法在全國行使政府機能。當時政府能實際控制的就只有電話服務和中央銀行。許多民兵組織伺機擁兵自立,造成群雄割據局面,大多依靠在根據地販賣毒品和徵收稅款而累積資本,與政府抗衡。分裂後的黎巴嫩政府對敘利亞在黎巴嫩的角色亦持有不同立場,薩利姆希望敘利亞介入,奧恩則反對,並主張驅逐敘利亞軍隊。
一九九○年,當時美國正進行波斯灣戰爭。為了使敘利亞反對伊拉克的海珊政權,美國與敘利亞達成了協議,說服以色列不攻擊敘利亞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得到美國和以色列不介入的綠燈後,敘利亞派出軍隊支援薩利姆,打敗了奧恩並使其流亡。
最終,敘利亞與薩利姆的馬龍派政府組成聯合內閣,並著手解除各民兵組織的武裝力量,內戰才告結束。可是,邀請進來的狼卻不容易請走,敘利亞軍隊卻沒有撤出黎巴嫩。受到敘利亞支持的真主黨也沒有解除武裝,維持著一定的武裝力量,漸成為黎巴嫩境內強大勢力的政黨,並作為敘利亞在黎巴嫩的代理人。
戰後的黎巴嫩
由於以色列、敘利亞、巴解的介入,黎巴嫩內戰持續達十五年之久,觀光業和金融業被受到嚴重破壞,素有「中東巴黎」的首都貝魯特,變得殘破不堪,早已無法回復昔日光輝。
二○○五年,已辭職的遜尼派穆斯林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c Hariri)遭汽車炸彈襲擊身亡,同時造成了二十二人死亡和二百多人受傷。這樁刺殺行動的疑兇為四名真主黨成員,但幕後黑手和動機至今仍是謎團,一般認為始作佣者是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此時,國際才感受到把敘利亞軍隊趕出黎巴嫩的重要性。敘利亞軍隊在各方壓力下,終於在該年完全撤出黎巴嫩。
十五年後,主要針對恐怖主義起訴的法庭——黎巴嫩特設法庭(Special Tribunal for Lebanon)終於完成了該次刺殺案件的審理,裁定了四名真主黨疑犯中,一名罪名成立,另外三名無罪並撤消其通緝令。這次審判幾乎無法釐清事件背後真相,也無法彰顯正義。這也表明了,真主黨在黎巴嫩的勢力,何其強大。二○一一年敘利亞陷入內戰後,雖然無力繼續干涉敘利亞,但真主黨卻繼續獲得伊朗支持,在黎巴嫩持續發揮影響力。這也讓我們知道,黎巴嫩在過去數十年皆被鄰國以不同程度介入和操控。這些外國勢力並不以黎巴嫩的福祉為依歸,也是黎巴嫩為什麼始終無法在內戰後萎靡狀態中復甦過來的主要原因。
然而,近年發生的港口爆炸事件和首都槍擊事件,告訴我們黎巴嫩仍是個失敗國家。
圖片來源:
- 1988 distribution of Lebanon’s main religious groups, as mapped by the CIA: Wikimedia Commons
- UN 1947 partition plan for Palestine: Wikimedia Commons
- Bachir With His Father Pierre: Wikimedia Commons
- 10/19/1982 President Reagan at podium with Amin Gemayel President of Lebanon Departure Statements at the Colonnade: Wikimedia Commons
- rafiq-hariri-2001: Wikimedia Commons
- 2020 Explosion of seaport in Beirut: HUSSEIN MALLA/ASSOCIATED PRESS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