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


最近Netflix一部電影式的歷史記錄片上線,劇名叫《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我上星期看了第一集,發現這集在描述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發跡的歷史,有不少錯誤之處。可能你會說,這部影集是應該歸類於電影,還是記錄片呢?在我來說,既然這部影集中有找來歷史學家陳述歷史,而在影集中的演員和場景大多是用作重現旁白所述事件的場合,那麼我就會把這部影集界定為記錄片。而記錄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能有錯。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

其實很難去說戰國時代是「武士時代」。「武士」早在十世紀時便已存在,當時還是律令制國家的大和王權下的豪族莊園的私人傭兵部隊,後來武士的首領源賴朝奪取了天皇政權,建立了鎌倉幕府,武士才成為了一個士族階層。我們理解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克己復禮、仁義、自省、節制、個人名譽、正義、不畏死等等的崇高理念。然而,武士道精神在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江戶時代才漸漸成形。

戰國時代有個獨特的現象,就是「下剋上」。名義上,天皇最大,幕府將軍是天皇的臣子,幕府分封土地給「守護大名」統治,守護大名不在時委託臣子「守護代」代為統治,守護代之下是「國人」,也就是武士。戰國時代沒有什麼君君臣臣的概念,只崇高絕對的實力,因此上層給下層推翻的事件比比皆是。

而當時的武士,我也不認為是武士成為主角的時代。武士成為日本的骨幹階層,應該是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那個時候武士道精神才出現,武士才是日本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階層,是維持社會穩定和日本文化精神的重要一環。因此,江戶時代比戰國時代才配稱之為武士時代。

至於副題《為日本而戰》就更是莫名奇妙。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一個混亂時代,說白了就是軍閥混戰的時代,誰也不是為了日本而戰,而是為了逐鹿群雄,一統天下。因此,與其說是「為日本而戰」,不如說是「為得到日本而戰」才較為適合。這看來是翻譯組的誤譯,因為英文劇名是《Fight for Japan》,這可以解成「為日本而戰」,也可以解作「為得到日本而戰」。

日本地圖之誤?

首先,在最初呈現給觀眾看到的1551年時的日本地圖,就已經是一大錯誤-就是包括了北海道。當時的以天皇為名義的日本政權還未能把勢力伸延至今天的北海道,頂多就是有部份來自日本的「和人」定居在北海道南端的土地。而當時的北海道,仍然是「阿伊努人」的地盤。北海道受到日本的統治,最快也要到十七世紀。因此,當我們描述所謂日本的戰國時代時,要僅記一點,就是當時的日本,並不包括北海道。

劇中顯示1551年的日本地圖,錯誤包括了北海道

濃姬通風報信之誤?

第二,就是影集中提到,織田信長繼承父親家督之位後,因為他不遵守傳統,看起來吊兒郎當,引起了家族其他人的不滿,尤其曾是信長的老師平手政秀,也因為不同意信長的所作所為而切腹自殺。後來,影片中是這樣描述之後的故事:

信長的妻子枕邊人濃姬是其大敵的女兒,隨時有刺殺信長的可能性,然後濃姬作為「間諜」等向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行通風報信,密謀造反。後來,信行因被信長的近臣發現而敗露,被抓到信長的跟前,跪在地上求饒。信長不為所動,一刀就把信行砍掉了頭。

影片這段內容其實有很多錯誤。雖然濃姬確實有想過要殺死信長,原因在於她的父親是美濃國的守護大名齋藤道三,老早就想吞併掉織田信長父親織田信秀還在生時的尾張國。把女兒濃姬嫁給信長完全是出於政治考慮,因為織田信秀的強大讓齋藤道三另眼相看,改為與之結盟,但對信長這個人卻不太信任。於是,齋藤道三在女兒出嫁時給他一把刀,跟她說:「如果信長是一個傻瓜,就找個機會把他殺掉。」

不過,這事沒有發生。話說,織田信長成為家督後,齋藤道三聞訊信長經常衣衫襤褸,吊兒郎當,認定此人是個沒用的窩囊廢。他決定約織田信長設宴會面,埋伏了重兵,如有機會就把他殺掉,吞併尾張國。殊不知他見到的織田信長卻是器宇軒昂,穿著一身端莊禮服,談吐得體。在宴會結束後,齋藤道三親自送走織田信長,之後跟自己的家臣說:「看來我的兒孫,就只要為他牽馬的命了。」此後全力支持織田信長。既然如此,濃姬又怎會向織田信行通風報信,要他取了丈夫的命呢?

劇中濃姬有想殺信長之心

信長親自斬殺弟弟信行?

話說織田信行真正謀反之時,就是織田信長的堅實盟友齋藤道三被殺之後。信行趁信長勢孤力弱之際,聯同家臣一起反對信長,在一場名為「稻生之戰」的戰役中敗給信長。後來信行敗陣後仍有異心,信長得到柴田勝家的通風報信後,訛稱患病,誘使信行來到信長所在的清洲城探病,再命身邊重臣趁信行在臥房時把他殺掉。影片裡說的是信長親手殺死信行,而且信行臨死前還在求饒的一段內容,是完全虛構的。

劇中信長親手斬殺弟弟信行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日本人武士階級改姓改名的情況很普遍。

影片中提到信長在桶狹間之戰中有一名足輕得到信長的賞識提拔,這人名叫豐臣秀吉。這實在是很大的省略。沒錯,這人的確是後來的豐臣秀吉,但他當時的名字並非豐臣秀吉,而是「木下藤吉郎」,成為信長家臣後才改名做「木下秀吉」,及後跟隨信長征戰,協助信長清滅了淺井長政的勢力後,成為了城主,被賜姓「羽柴」,以匹配城主地位。信長死後,羽柴秀吉繼承了信長的勢力和領地,一路征戰,終於一統天下,得到天皇賜姓「豐臣」,成為攝政關白,也就是說,這時候,豐臣秀吉才真正叫豐臣秀吉。

劇中豐臣秀吉接過織田信長的酒杯

至於德川家康呢?影片中提到他原為今川義元的手下,今片義元兵敗身亡後,他轉而與織田信長結盟。不過,他並不叫德川家康,他當時的名字名叫松平元康。松平本來是他的姓氏,原本名字「元康」是因為他因為是今片義元的家臣。當今川義元敗亡後,他就把「元」改為「家」。後來因為要讓自己的家族看來比較顯赫,他聲稱松平氏來自於「清和源氏」支系「得川氏」的後代,因此改姓為「德川」,從此他的名字便是德川家康了。源氏是十一世紀時實際掌握日本政權的鎌倉幕府的將軍。從那時開始,日本不是由天皇統治,而是由其臣子「征夷大將軍」以狹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統治,第一個人開創幕府政權的,正是源賴朝。

由此可見,德川家康的野心可不少,從他改名改姓的這個行為看來,他一早就以奪取天下為目標。因為日本歷代幕府政權,都是以家族源自源氏而合法化自己的將軍地位。

劇中德川家康為今川義元手下

三段擊?

其實,初時織田信長成為家督後,織田家還沒統一。當時織田家分為織田信長的彈正忠家清洲織田家和織田信賢的伊勢守家岩倉織田家。清洲織田家本身是庶流,岩倉織田家才是嫡流。織田信秀時,他就幾乎統一了織田家。因此,當織田信長繼承家督之位後,織田信賢當然不滿,引起衝突是必然的事。

影片中描述浮野之戰中,信賢和信長大軍相遇時,信長軍部署了鉤銃部隊,分成「一排又一排的步兵展開群射」,就是明顯在說信長正使用「三段擊」戰術,即前排射完到後排的連續發射戰術。然而,當時的信長還沒用到這種戰術。歷史最早記錄他使用三段擊戰術,要到他與武田勝賴對決的長篠之戰時。不過,信長在長篠之戰使用三段擊戰術這段歷史,近來也受到史學界的質疑。

劇中暗指織田信長曾使用三段擊

桶狹間之戰說法?

其實,桶狹間之戰的過程有幾種說法,但影片只說了其中一個較過時的說法。

影片說,今川義元因為要前往京都,免不了就是要經過織田信長的勢力尾張國。其實,這種前往京都的做法,當時稱為「上洛」。上洛就是要到達天皇所在地的京都,宣示自己的霸主地位,所需軍事實力不少,從以達到制壓其他戰國大名的威名。不過,欲上洛的戰國大名會在之前先聯絡幕府或朝廷,但今川義元卻沒有這樣做,因此他應該不是為了上洛而前往京都,反而是因為織田信長羽翼漸豐,今川義元要早早把他解決。

劇中指今川義元進攻織田信長是為了「上洛」

影片中的桶狹間之戰就是織田信長運用情報優勢,得知今川義元的駐紮營地在桶狹間山。他趁今川義元在晚上慶功時,夜襲他的軍營並將其殺死。更吊跪的是,今川義元是給豐臣秀吉殺死的!這個可是沒有確實記錄,我只想到這是影片為製造電影效果而虛構出來的情節。

那麼,桶狹間之戰還有什麼其他說法呢?近代比較接受的說法,是信長根本沒有「奇襲」今川義元。今川軍一路進軍,因突然下起大雨而被迫在稱為「桶狹間山」的山丘駐紮。織田軍當時也一路向桶狹間山進軍,他當時根本不知道今川軍也在附近,只是偶然間發現今川軍所在的地方,在大雨中靜靜地包圍了他們。等待放晴之後,信長才突然殺進今川義元的營地,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也就是說,這是一場。為什麼會說信長是在放晴後才發動攻擊呢?因為下雨時,當時的火槍無法使用,而大敗今川軍的主力部隊,正是信長的鉤銃部隊。

第一集總結

看畢了第一集,雖然影片對於織田信長的發跡史脈絡大致正確,但仍有不少細節出現錯誤,偏離了歷史事實或最新學說。可能,這是因為導演或編劇正在嘗試的一種新影視模式,也就是結合電影與紀錄片兩者的一種全新類型,為了相當的電影效果而吸引觀眾收看歷史紀錄片,在資料的準確和電影感之間做了取捨。雖然這部影集有瑕疵,但對於有興趣由零開始了解日本戰國時代史,仍是一個好的方法。

延伸閱讀:本文另有廣東話Podcast版本,可按此免費收聽。

圖片來源: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第一集劇照: Netflix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第一集劇照: Netflix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第一集劇照: Netflix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第一集劇照: Netflix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第一集劇照: Netflix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第一集劇照: Netflix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第一集劇照: Netflix
  • 《武士時代:為日本而戰》宣傳照: Netflix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