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奧地利帝國議會議政情況


十九世紀的奧地利帝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因為民族主義浪潮而風雨飄搖,各地不斷爆發起義。

一八四八年的三月十三日,奧地利帝國首都維也納(Vienna)發生了暴動,為此政府作出讓步,宣佈制憲。次月,奧地利政府釋出文件,表示將建立二院制議會,上議院成員由皇室成員、皇室大臣和地主代表組成,下議院成員則由符合特定資產要求的選民選出來。不過,文件並沒有明確界定上下議院的職責,以及中央政府與行省之間的關係。

維也納人民並不接受方案,他們不滿只有符合特定資產要求的人才能成為下議院選民,而當時在法蘭克福成立的德意志議會已明確允許所有男性都有資格成為選民,導致在一八四八年的五月十五日再次有示威爆發。這次示威甚至使奧地利皇室不得不暫時前往因斯布魯克(Innsbruck)暫避風頭。

不過,奧地利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Kaiser Fredinand I)最終妥協,不久後便宣佈成立一院制議會,同時把成為選民的資產條件取消。這便是奧地利帝國第一個成立的立憲議會(Austrian Reichstag),但卻非常短命。

這個帝國議會由三百八十三人組成,除了義大利(正處於暴動狀態)和匈牙利(有自己的議會)外,代表著其中所有由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管轄的土地。議會約有六成是資產階級人士、兩成半則是農民(但這些農民大多已經很富有)。而以人種方面,斯拉夫人則佔了一半議席。

但這個議會一開始便註定失敗。在民族主義不斷升溫的奧地利帝國,議員們對議會應該起什麼政治作用始終無法達成共識。這個帝國議會甚至不以左右劃分政治主張,而是由「民族」界定。這可以在議政廳裡看到端倪:議員們都只與同民族的其他議員坐在一起。

雖然如此,這個短命的帝國議會卻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那就是結束封建體制。議會一成立便積極進行土地改革及解放農奴,但地主與農民間卻就賠償方案中爭論不休。雖然帝國議會最後通過廢除農奴制,但卻激化了議會裡分別代表地主和農民的矛盾。

帝國議會的崩潰很迅速。代表著斯拉夫主義的捷克人一直尋求更大的自主權,認為斯拉夫族群應該在一個聯邦制的哈布斯堡王朝中以獨立個體發展,但這便代表德意志人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影響力被削弱。捷克人後來在布拉格展開代表大會,奧地利方面立即派了陸軍元帥溫迪施格雷茨親王(Prince of Windisch-Grät)以軍事武力鎮壓,其血腥殘忍的手法使他得到了「布拉格劊子手」的稱號。

一八四八年十月維也納再次發生暴動,溫迪施格雷茨親王豪不手軟鎮壓反動份子,同時擁立法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ph)登基成為皇帝,而這次鎮壓也實際上結束了奧地利正在萌芽的政制改革。

帝國議會因為暴動而轉移至克羅梅日什(Kremsier),雖然仍定期展開會議,但幾乎喪失了功能,最終在西元一八四九年三月七日正式解散。奧地利帝國民族主義這個棘手問題,將留待新皇法蘭茲.約瑟夫一世(Kaiser Franz Joseph I)面對。

圖片來源:

  • Opening of the Austrian *Reichstag*, the parliament of the post-revolutionary Monarchy, presided over by Archduke Johann in: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