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七年,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把政權歸還明治天皇


傳說中國人與日本人淵源同屬,日本人更是自古代開始就不斷受中國文化影響。然而,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這兩個民族所走的路和方向卻大相徑庭,究竟原因何在?這就要先從中國與日本的現代化道路說起,並逐步從古代歷史中尋找一點端倪。

首先,了解一下中國和日本成為現代化國家前的政治制度是必要的。中國在民國政府成立以前,政治制度是君主專制。君主對國家政權和治權上有絕對的控制,「家天下」思想根深抵固。臣民皆為國家元首(即皇帝)的私人財產,為當政的皇室朝廷效力自古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這種專權制度的形成始於秦始皇統一六國並實行中央集權制,終於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並且尤以明清兩代最為鼎盛。在這種政治制度下,國家的命運往往只能主宰在君主一人手中。若君主勤政愛民,則國家容易繁榮富庶;若君主昏庸無能,則國家容易衰落腐敗。由於臣民是皇帝的私人財產,他們在統治者的專權框架下,往往無法從既有的制度按理推翻執政者,而只能訴諸槍桿子,用武力把當政者趕下來並建立新政權。

另一方面,民主日本成立以前,其政治制度也並非全然的君主專制,因其有著君主立憲制的雛形。即便是現代日本,國家元首並非日本首相,而是日本天皇。在日本的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裡面,只有七百多年時間天下是由天皇擁有、執政、統治。其餘的時間,天皇卻多是一種裝飾品一樣,表面上是國家最高元首,實除上卻大權旁落,政權完全落入稱為「征夷大將軍」的人手中。日本著名的三個武人時代「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及「德川幕府」,就是「征夷大將軍」手握統治大權。在這段時期,天皇大權旁落,實權落在管有軍權的大將軍手中,是顯然而見的軍人政府。然而,天皇並沒有完全被取締拉下皇位,幕府將軍表面上仍然是其臣子,必須行君臣之禮,天皇的名號仍具有一定的認受性和影響力。

既然幕府大將軍手握大權,那麼為何日本人不像中國歷代的英雄豪傑般,把皇帝拉下來自己登上皇帝寶座,不是更簡單直接嗎?原來日本傳統文化裡,認為古代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到今日的「平成天皇」,都是同一宗同一源。即今天的平成天皇是神武天皇的後裔。日本人稱這種血緣傳承為「萬世一系」,並因為世上沒有一個民族有這樣的特徵而引以自豪。這也正正說明了為什麼幕府將軍雖然已經擁有整個天下的統治權,但仍然要「屈膝」向天皇行君臣之禮。歷代將軍不敢把天皇拉下來自立為天皇,因為破壞傳統根深柢固的文化將直接動搖自己的政權的合法性,最終只會被人以不臣的理由推翻。這種奇怪的政治制度,因此也決定性地使日本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漸漸演變為理想的君主立憲制。

日本有明治維新,中國也有戌戍變法,前者空前成功後者卻一敗塗地,那麼為何結果會如此不同?其中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日本受西方列強衝擊比中國晚,日本有足夠的時間去汲取教訓。
  2. 當時日本實行鎖國政策,不讓西方國家到國內貿易,也令日本科技發展停滯不前(在西方列強普遍採用槍炮作戰時,日本武士仍然使用著日本刀等冷兵器)。從中國的義和團事件,使日本明白到排斥西方文化只會令國家走向滅亡,並不能讓國家富強起來。
  3. 日本天皇政權旁落已久,由將軍獨攬大權的政治制度始終非為正統,統治基礎漸漸受到質疑。
  4. 中國的變法運動只限在既有的制度下改革,儒家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影響深遠,沒能把最根源的問題解決,因為把君主獨裁制推翻即是企圖推翻幾千年來的文化傳統。日本的明治維新則是把違背傳統的幕府制度推翻,回歸傳統。
  5. 大和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並加以改善的民族。古時日本早已明白到中國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因而從平安時代起就不斷遣使學習中國文化。當到了清末時日本明白到這個多年的老師已腐敗不堪,並懂得靈活變通轉而學習西方國家。反而中國自明末清初起就非常固步自封,只懂以天朝大國自居,拒絕外來文化,使國家發展停滯不前,終被西方趕上。
  6. 中國與日本同樣有「士農工商」的概念,同樣以士的地位最為尊崇。中國的士為學士,以做官為國效命為己任。這種學士,雖然學問淵博,較能分析國家形勢並提出對策,但由於所讀皆為八股文,受傳統思想非常根深抵固,因此作為社會上最高地位的人,容易受到儒家思想所限,變得迂腐。至於日本的士,則解作武士,受武士道所約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更是他們的核心思維。與儒家思想不同的是,武士道不與當時的政治制度有任何關係,只知國家偏離正路時,就有責任身先士卒改革國家,非為國家制度下的產物,因此變革的步伐更快。

前文提及到中國未能成功過渡到君主立憲制,而日本卻空前成功,原因何在?這是由於中國封建思想根深柢固,加上皇帝政權治權合一,很難單靠變法就可以使皇帝上放權力給人民,由人民建立以民為主的政制及議會。最後,中國也只能靠跟歷代朝代更迭的步伐,透過「辛亥革命」利用武力把前朝政權推翻,成立非世襲制的中華民國。但所得到的,卻只是獨裁政權再也非世襲而已。至於日本,「尊皇攘夷」作為推翻幕府政權的一種手段,符合日本傳統,號召力極強。由於天皇政權旁落已有千年之久,加上二戰影響,天皇已漸變成國家精神領袖,加上日本學習西方民主政制,君主立憲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因此,日本之所以能夠在明治維新後變得脫胎換骨,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明治維新前政治制度早已變得畸形,加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日本人善於學習改革的民族精神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國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未能富強起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根深抵固的封建思想和政治制度及中國傳統固步自封的民族性格所導致。從日本變革成功與中國變革失敗的流程中,也因此決定了中國和日本走上截然不同的現代化道路。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