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馬亞大清真寺及其三座宣禮塔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建築,而很多清真寺都會有一座塔樓,名叫「宣禮塔」(Minaret),是清真寺最容易辨別到的建築物。顧名思義,宣禮塔曾是稱為「穆安津」(Muezzin)的伊斯蘭教宣禮師用作召喚信徒禮拜的地方。

阿拉伯帝國攻佔拜占庭帝國的土地後,受到拜占庭式教堂的望樓設計影響,宣禮塔看上去跟教堂望樓十分相似。現今位於敘利亞大馬士革的倭馬亞大清真寺(Umayyad Mosque),就有三座拜占庭式的宣禮塔。倭馬亞大清真寺是在八世紀時建成的,其前身其實是一座希臘式的神廟,在一世紀時羅馬人在那裡供奉羅馬主神朱比特,四世紀後,基督教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這座神廟也被當成基督教的教堂,用作紀念聖人施洗約翰,改稱聖約翰大教堂。七世紀後,敘利亞被阿拉伯人佔領,聖約翰大教堂便被改建成為了現在的倭馬亞大清真寺。

倭馬亞大清真寺的三座宣禮塔是後期加建上去的,分別是「新娘宣禮塔」(Minaret of the Bride)、「爾撒宣禮塔」(Minaret of Isa)和「奎貝堡宣禮塔」(Minaret of Qaitbay)。

「新娘宣禮塔」建於850年,其名字來自一個典故,據說是一位贊助興建塔頂的商人把女兒嫁了給當時的敘利亞統治者。「爾撒宣禮塔」建於1217年,名字來自一位名叫「爾撒」的先知,他與基督教裡的耶穌基督是同一人,只是穆斯林不認為他是救世主,傳說爾撒將會在審判日來臨之時重新降世在這座宣禮塔上。至於「奎貝堡宣禮塔」是在1488年加建,以馬木留克王朝蘇丹奎貝堡命名。

更多關於清真寺宣禮塔的歷史知識,請訂閱我們的Patreon,然後閱讀文章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