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西之戰


百年恩怨

要說歷史上為時最長的一場戰爭,那就非提及英格蘭與法國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名叫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就如名字所說,戰事斷斷續續地維持了一百多年,從一三二八年一直打到一四五三年,雙方都歷經幾代國王。

是甚麼原因導致英法這個王國打了一百年仗還是解決不了紛爭呢?這兩家人是否有甚麼恩怨情仇,糾纏不清呢?

故事是這樣的。話說十一世紀時,法國北部的諾曼第公爵威廉(William, Duke of Normandy)有天渡過英倫海峽,來到英格蘭展開征服戰爭,最後果真給他成功當了英格蘭國王,稱威廉一世(William I, King of England),外號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來自法國的他在英格蘭開創了新的時代,在他入主英格蘭後,當地文化和語言漸漸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本土英格蘭文化受到了法蘭西文化的影響,成為今天英國文化和語言的雛形。不過,同時也因為他的雙重身份,埋下了一個政治上的計時炸彈。

征服者威廉

原因很簡單,但導致的問題卻複雜得很。威廉一世征服英格蘭後,除了本身的諾曼第公爵頭銜外,還從此多了另一個新頭銜-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雖然成為了英格蘭的統治者,但不代表他就這樣肯放棄在法國北部諾曼第的領地。然而,根據中世紀歐洲的封建制度,他既然作為諾曼第公爵,那就等於臣服於法國國王之下,而他所征服的英格蘭土地,理論上也應該屬於法國國王。但是,英格蘭國王這個名銜,又理應與法國國王平起平坐。

因此,當時法國國王腓力一世(Philip I, King of France)要求威廉一世,要麼英格蘭劃入法國,要麼威廉一世交出諾曼第領地。對於威廉一世來說,這兩個要求都不能接受,於是,英法之間的矛盾由此而起,威廉一世餘生的精力都花在跟法國的戰爭中。

此後的二百多年,英格蘭始終控制著在法國屬於英王的土地。歷代英王與法王,都為此而爭拗不斷。直到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King of England)成為英格蘭國王並親政後,事情有了更大的爆發點。愛德華三世的祖父愛德華一世(Edward I, King of England)和父親愛德華二世(Edward II, King of England)都窮盡一生進行征服蘇格蘭的戰爭,不過始終不能讓蘇格蘭好好聽話,除了因為蘇格蘭人的強悍不屈之心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外在因素-法國在背後扯後腿。

愛德華三世認為,只要搞定蘇格蘭背後的大哥法國,小弟蘇格蘭就會乖乖聽話。不過,發起戰爭必須有個名目。剛巧,就在一三二八年,法國那邊發生了一件大事。

王位繼承紛爭

那年,無子無女的法國國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 King of France)駕崩。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King of England)的母后是查理四世的妹妹,因此他認為自己擁有法國王位的繼承權。與英格蘭人是世仇的法國人當然極之反對,法國貴族們為了剝奪查理四世妹妹的繼承資格,不惜動用其祖宗法蘭克王國(Kingdom of the Franks)訂立的古老法律-「薩利克法」(Salic Law),排除了法國女性王室成員的王位繼承資格。因為薩利克法,愛德華三世的母后,亦即是查理四世的妹妹就喪失了王位繼承權,愛德華三世就失去了所謂合法的繼承法理依據。「薩利克法」的動用影響深遠,它造成法國此後不曾出現過一位女性君主。

愛德華三世(十六世紀畫作)

同時,法國貴族決定擁立查理四世的堂弟腓力六世(Philip VI, King of France)繼位。這個腓力六世的繼位更是代表了法國卡佩王朝(House of Capet)的結束,進入瓦魯瓦王朝(House of Valois)時代。此舉引起愛德華三世的嚴重不滿,戰爭的硝煙徐徐燃起。

延伸閱讀:你知道法國歷史上經歷過的四個王朝,全都是來自同一個家族嗎?

一三三七年,腓力六世指責愛德華三世沒盡作為法國封臣的義務,於是宣布收回他在法國的領地,意思就是要把英格蘭的勢力趕出法國土地。愛德華三世知道這是個開戰的絕佳理由,因此決定以此為由攻打法國。就這樣,埋下三百多年的政治計時炸彈終於爆了,史上慘烈的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第一階段

英法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發生在一三三七年至一三四八年。愛德華三世身上深得爺爺愛德華一世的真傳,擁有極高的軍事才能。他親率一支擁有三百艘戰船的艦隊來到法國北部的水域。當法國看見海上的英軍,急忙花費大量銀子僱用了擅於海戰的傭兵軍團應付。腓力六世心想,英軍數量不多,而且對於海戰經驗豐富的傭兵軍團來說,戰勝英軍根本只是時間問題。可是,諾曼軍團卻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大家或許十分耳熟能詳-就是他們把自己的船隊用鐵鍊鎖著。

腓力六世

因為船都連在一起了,法國的這支海上僱傭軍團無法有效移動,最後被英軍殲滅。這場海戰被稱為「斯勒伊斯海戰」(Battle of Sluys)。英軍就這樣成功控制了海峽,登陸上法國的土地,英軍的補給也就不成問題。英軍接著進攻布列塔尼(Brittany)。布列塔尼的意思就是「小不列顛」,其名字來自「不列顛」(Britain)這個名字,本來是英格蘭在法國的領地,後來布列塔尼被法王沒收,這個地方的親英和親法勢力一直相持不下,以目前情況來說,英格蘭暫時控制了布列塔尼。

正當愛德華三世在布列塔尼準備好大舉進攻巴黎之際,教皇此時出面調停。教皇也算是有點威望,英法雙方只好給個面子,表面上同意稍稍停戰。不過,這明顯只是權宜之計,雙方在這段時間仍然積極備戰。一三四六年,愛德華三世首先按捺不住,他重新來到法國的佔領地,準備好進攻巴黎。法國那方也都妥當,準備迎擊。

不說過程,先說結果。法國慘敗,腓力六世中箭重傷,他的戰馬也死了,法軍幾近全軍覆沒,靠的是幾十位騎士掩護下逃離戰場。

英格蘭長弓兵

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法軍的慘敗呢?原因有二,一是兵種,二是將才。英格蘭當時的主力是長弓兵。長弓是當時一種來自威爾斯(Wales)的嶄新武器。愛德華一世征服威爾斯後,發現當地的山區盛產一種紫杉木。這種木材十分輕巧而且韌性很強,極適合做成弓箭。他利用這些木材把長弓造成五尺長仍舊十分輕便,拉滿時不但不會折斷,而且釋放時的力量可以把箭射到極遠的距離,威力極大,可以射穿遠在二百多米外的盔甲(鎖子甲)。在火藥還沒發明的中世紀冷兵器時代,這種長弓其實霸道得很。

英格蘭長弓

至於法軍則還是沿用一種十分古老過時的兵種-重裝騎兵。所謂重裝騎兵,是一種連人帶馬穿著厚厚裝甲的騎兵,作用就是在部隊前方衝刺,以類似坦克的作用衝散敵人,是威廉一世征服英格蘭的主力兵種。不過,這種騎兵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行動力十分有限,只是行軍就已十分消耗體力。而且,如果士兵從馬上摔倒下來,一身厚厚盔甲的他要站起來已經很費力,更遑論繼續作戰。

威廉一世都死去三百多年了,法國還是在使用這種沒有進步的兵種。法國其實也知道此事,因此花了大量銀子從熱那亞(Genova)那裡請來了一批弩砲僱傭兵。弩砲需要兩人同時操作,置放在平地時可以連續地射出箭雨,威力十分強大。

既然法國的重裝騎兵是用作衝鋒陷陣,在面對英格蘭的長弓兵極遠的射程和極大的威力下,這些重裝騎兵還沒看到英軍的真面目便老遠中箭死掉了。弩砲兵雖然威力強大,但射程卻完全不及長弓兵,基本上沒法發揮威力。在兵種運用上,英格蘭一開始便處於優勢了。

重裝騎兵

克雷西之戰

第二,便是一位戰將的出現。愛德華三世征戰時帶著自己的兒子,是王位繼承人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這位黑太子也是個軍事天才,在百年戰爭中他的作用很大。愛德華三世本要進軍巴黎,怎知在得悉腓力六世在巴黎靜候自己的出現後,便掉頭離開。腓力六世以為愛德華怯於自己的名聲,於是帶著法蘭西騎士和其他盟軍衝出城門,追擊英軍。

延伸閱讀:【中古騎士錄】讓法國人聞風喪膽的「黑太子」愛德華

法軍來到了一個稱為克雷西(Crécy)的地方。他們這才發現,原來英軍已部署好士兵在眾多小山丘上。以形勢看來,英軍佔據了制高點,法軍只能仰攻。當時天正下著大雨,法國先派出弩砲兵攻擊。不過。受到天雨影響,弩砲不僅發射緩慢,而且射程也大為縮短,弩箭只能到達山腰上。反之,英格蘭長弓兵的箭卻像大雨般從高處射向法軍,這些弩砲兵死傷慘重。腓力六世見狀,立即派出重裝騎兵出戰。此時,年僅十六歲的黑太子愛德華帶著騎兵衝向法軍,背後有長弓兵的箭雨掩護。

「黑太子」愛德華在克雷西戰役中望著被他殺掉的波希米亞國王約翰一世(十九世紀畫作)

很快地,法國的重裝騎兵部隊大部份被黑太子的部隊斬下馬,前來支援的波希米亞國王約翰一世(John I, King of Bohemia)也成為了刀下亡魂。腓力六世知道這場戰事敗局已定,於是在數十位親兵掩護下逃離戰場。這場戰役便是英法百年戰爭的一場首階段決定性戰役-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écy)。相傳黑太子為紀念此事,在個人徽章上擅自加了三根羽毛。他這個做法,成為了後來歷代威爾斯親王冠徽中的特徵之一。

此戰之後,英軍基本上控制了戰爭的節奏,而黑太子在沒有遇到太多阻力下,繼續在法國的土地上馳騁,佔領了加來港(Calais)。這個加來港,就算是百年戰爭結束後,仍掌控於英格蘭手中,成為英格蘭在法國土地上的一根針,對入侵和威脅法國起了十分大的戰略和經濟作用。

一三四八年,首階段的戰爭結束,結束原因很駭人-黑死病(Black Death)襲來了。黑死病席捲歐洲,法國也不能倖免。愛德華三世嚇慌了,趕緊回到英格蘭。為了防止黑死病傳入英格蘭,他甚至下令封鎖所有港口,船隻不得出海。但是很不幸的是,黑死病還是隨著老鼠傳來英格蘭。在往後的十年間,黑死病讓英法兩國暫時停戰,兩家都因為這場瘟疫,人口都少了一半。

下一集:【英法百年戰爭(二)】黑死病的結束,英法兩國重新爆發戰爭,卻又因內部政局而停戰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