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歷史上「皇帝」這個頭銜,跟華夏文明中君權高度集中的「皇帝」概念極不同。「皇帝」所蘊含的意義,也隨著歐洲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雖然在歐洲歷史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曾是君主制國家,但可不要以為每位君主都可以自稱為「皇帝」。要能稱為「皇帝」,需要有法統和理據支持。至於是什麼法統和理據呢?讓我們簡述一下歐洲歷史上曾經使用「皇帝」頭銜的歐洲國家1,及它所代表的意義。

羅馬帝國皇帝(凱撒、奧古斯都)

羅馬分開三個時期,分別是王政、共和和帝政時期。前二七年,羅馬進入帝政時期。首位統治者屋大維(Octavius)是第一位使用「皇帝」頭銜的人。所謂「皇帝」,是華文世界的一種意譯,其語源源於一個拉丁詞「Imperator」。「Imperator」字面上解作「大元帥」,共和時期是用來讚美戰功彪炳的指揮官,帝政時期則是羅馬軍團最高統帥的意思。

羅馬進入帝政時期後實行「元首制」(Principate)。所謂「皇帝」,其實是指一連串公職及榮譽稱號2集中於一人身上的公職綜合體。亦即是說,「皇帝」的權力基礎來自羅馬法,並只限於法律認可的範圍,「皇帝」不能為所欲為。

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

羅馬帝國皇帝還有兩個專有稱號—「奧古斯都」(Augustus)和「凱撒」(Caesar)。前者是屋大維為了讓「皇帝」這一公職綜合體得到較尊貴的意義而特意創造的,使其與超越一般人甚至其他政治人物的身份地位。「奧古斯都」本意就是解作「尊貴的」,這一稱號後來被歷代羅馬帝國皇帝使用。至於「凱撒」,則代表屋大維合法繼承前任獨裁官凱撒(Julius Caesar),他本身也是凱撒的養子和指定繼承人3。凱撒在共和時代晚期結束了政治混亂,成為最高權力者,屋大維繼承了其名號從而取得統治羅馬的合法性,「凱撒」也因而從此成為了「皇帝」的代名詞。

「凱撒」這稱號逐漸成為後來的歐洲國家「皇帝」的語源。例如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帝國與奧地利帝國的皇帝稱「Kaiser」,俄羅斯帝國皇帝稱「Tsar」,這兩個詞本身就來自「Casesar」的變異。即使羅馬帝國壽終於四七六年,爾後在歐洲出現的「皇帝」,其實法理上都是繼承自「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

亦即是說,如果你在歐洲要當皇帝,你也只能當羅馬帝國的皇帝,其他皇帝在法理上都是不合法的。

拜占庭帝國皇帝(巴西琉斯)

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又稱東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於三九五年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後東部政權的延續。晚期的羅馬帝國,經過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和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大幅改造和加強皇權後,「元首制」已經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君權極度集中的「君主制」(Dominate)。這種「君主制」極具東方專制帝國的色彩。從那時起,羅馬人由「元首制」裡的「公民」,變成「君主制」裡的「臣民」,皇帝由「國家公僕」變成「國家主人」,君權由「法授」變成「神授」。這種專制統治,由拜占庭帝國皇帝繼承延續至一四五三年覆亡。

因為是晚期羅馬帝國的延續,拜占庭帝國皇帝因此擁有近乎絕對的權力。君權凌駕教權,曾造成八至九世紀君權與教權劇烈鬥爭的「聖像破壞運動時代」(Iconoclasm)。然而要注意的是,皇帝還是受到勢力龐大的軍事貴族制肘。早期的拜占庭帝國皇帝延續羅馬帝國傳統,仍會使用「奧古斯都」作為「皇帝」的代表稱號,不過七世紀後希拉克略皇帝(Heraclius)統治時期,國家逐步希臘化,他自己也決定棄用「奧古斯都」這個古老稱號,改稱希臘語裡代表著最高統治者的「巴西琉斯(Basileus)」4。從那時起,「巴西琉斯」就是「皇帝」的意思了。

鑄有希拉克略皇帝樣貌的金幣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羅馬人的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出現的端倪可以追溯至八世紀時,位於今法國地區的法蘭克王國(Kingdom of the Franks)國王卡爾大帝(德語:Karl I der Große/英語:Charles the Great 查理大帝/法語:Charlemagne 查理曼)統治時期。

在他之前,歐洲(包括羅馬教廷)仍然尊崇拜占庭帝國皇帝為唯一合法使用「皇帝」頭銜的人。不過,卡爾大帝時的歐洲,拜占庭帝國因緣際會下出現了第一位女皇帝伊琳娜(Irene of Athens)。女皇帝的出現史無前例,衝擊了既有傳統,也同時刺激到羅馬教皇利奧三世(Pope Leo III)。他認為女性絕不會是合法的羅馬帝國皇帝。於是,他單方面宣佈羅馬帝國的帝位懸空。卡爾大帝政治觸覺十分敏銳,他看準了這是個獲得歐洲廣大土地統治合法性的機會,率兵征服意大利的倫巴底王國(Kingdom of the Lombards),解除了倫巴底人對羅馬教廷的威脅。作為回報,利奧三世於八○○年的聖誕節為卡爾大帝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Romans )。就這樣,卡爾大帝從此有了「皇帝」的稱號。

這件事有著深遠的影響。歐洲封建主為得到統治的合法性而渴望得到教皇的加冕,而加冕後的「羅馬人的皇帝」則堅負起保護教廷和基督教的責任。此舉開啟了中世紀歐洲長達數個世紀皇權與教權的持續拉鋸戰。

從以上的故事可以知道,「羅馬人的皇帝」僅是一個稱號而已。卡爾大帝雖然是「羅馬人的皇帝」,但他根本沒有統治羅馬帝國所有故土的權力(也更不用說統治拜占庭帝國),他的權力只限於他所統治的法蘭克王國。爾後繼承他的「羅馬人的皇帝」,都只是個虛名而已。後來,法蘭克王國分裂為西、中、東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Kingdom of the East Franks)不久後因為王室絕嗣的關係,君主由境內諸侯們共同推舉出來。十一世紀時,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Otto I)把卡爾大帝所幹過的事又重複了一次,成為了真正具有實力和聲望的「羅馬人的皇帝」,有學者認為,這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不過,「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名字,在當時還沒有出現。

卡爾大帝/查理大帝/查理曼

東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神聖羅馬帝國。不過值得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被選舉出來的國王會自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Holy Roman Emperor),充其量他們只是「羅馬人的國王」(King of the Romans),沒有教皇的加冕,他們不能是「皇帝」。早期的國王要成為「皇帝」,必須有著強大實力進軍意大利,並得到教皇的加冕才能得到「皇帝」的稱號。縱觀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歷史,其實有很多「羅馬人的國王」是沒有被加冕為「皇帝」。但是,這不太影響他本身的統治權力,因為本來「羅馬人的皇帝」就只是個虛名而已。

或許大家已經留意到,上文提及的是「早期的國王」要成為皇帝必須被教皇加冕,為什麼是「早期」?這是因為時間來一五○八年時,被選為「羅馬人的國王」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認為穿越外國領土到達意大利,再讓教皇加冕是件艱辛又危險的事,因此他沒有一如傳統前往。不過,他卻成功獲得羅馬教皇給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當選人」(Elected Holy Roman Emperor)這個頭銜。從此,後來的「羅馬人的國王」援引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做法,自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當選人 」,再也不用教皇加冕了。而這個頭銜,在當時來說,也與「皇帝」無異了。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拜占庭帝國皇帝不同,他們不是擁有絕對統治權力的君主,反而像是帝國境內各邦國的共主/盟主,皇帝並沒有直接干涉邦國內政的權力。神聖羅馬帝國早期君主憑著自身實力和威望下,還有一定的直接權力,但隨著時代變遷,神聖羅馬帝國變展為一個鬆散的政治及軍事聯盟,皇帝也再沒有甚麼實權了。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俄羅斯帝國皇帝(沙皇)

一四五三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俄羅斯的統治者伊凡三世(Ivan III)宣佈俄羅斯為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首都莫斯科為「第三羅馬」5。俄羅斯自稱為羅馬帝國合法繼承者的理據是:他們的沙皇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室的公主,以及拜占庭帝國東正教會已遷至莫斯科。

十六世紀是伊凡四世(Ivan IV)在位時期,他開始使用「沙皇」(Tsar)的稱號,建立俄羅斯沙皇國(Tsardom of Russia)。俄羅斯語中的「沙皇」6語源來自拉丁文的「凱撒」,因此沙皇一詞隱含「羅馬帝國皇帝」的意思。

後來到了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在位時,他為國家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並爭取到了一扇通向歐洲的門戶,擠身成為歐洲承認的強國之一。他於一七二一年棄用「沙皇」稱號,改稱「皇帝(Imperator)」,並自稱為「全俄羅斯的皇帝」(Emperor of All Russia),俄羅斯沙皇國改稱俄羅斯帝國(Russian Empire)。雖然如此,人們普遍還是稱俄羅斯帝國皇帝為「沙皇」。彼得大帝後所有俄羅斯帝國統治者沿用「皇帝」稱號,直至帝國被推翻為止。

俄羅斯帝國皇帝是擁有實權的專制君主。在俄羅斯帝國這種君權極度集中的國家,皇帝的權力和地位是絕對的。

「全俄羅斯的皇帝」彼得大帝

法國人的皇帝

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幾年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被處決。革命後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French First Republic)沒有帶來穩定局勢,國家仍是風雨飄搖。拿破崙.波拿巴特(Napoleon Bonaparte)成為共和國第一執政後,巴黎議會於1804年授予其「皇帝」的稱號。同年,他在巴黎聖母院自我加冕為「法國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French),稱拿破崙一世(Napoleon I)。

有趣的是,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當時正要為他加冕時,拿破崙從教皇手中取走皇冠然後自己戴在頭上。不要以為這是拿破崙無聊意氣的舉動,這舉動其實意義深遠,代表法國統治者的權力從此不再「君權神授」。在當時,拿破崙將是第一個由人民授權統治法國人的皇帝!這與當時法國的政治風潮是很匹配的,法蘭西共和國要順利轉化成由他統領的法蘭西帝國,必須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君主的統治就要受到法律約束。

值得注意的是,拿破崙的稱號是「法國人的皇帝」,而非「法國皇帝」(Emperor of France)。這兩個看似相等的稱號,其實意思相當不同。「法國皇帝」代表的是,國家由皇室所有,君主是土地的統治者,帶有專制君主的感覺。為了顯示法蘭西帝國是個人民授權的國家(雖然這只是拿破崙設計的一層外衣),皇帝是由人民擁戴出來,拿破崙決定使用「法國人的皇帝」這個頭銜。名義上,他只是法國人的公僕而已。

或許在拿破崙的血液裡,復興羅馬帝國是他的理想,他才會興建凱旋門,創立《拿破崙法典》,然後選擇當一個與元首制時期的羅馬帝國皇帝差不多的皇帝!

「法國人民的皇帝」拿破崙一世

奧地利帝國皇帝

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六一八年-一六四八年)後,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分崩離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已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權力,已經名存實亡。那個時期的神聖羅馬帝國帝位,其實本來就牢牢掌握在統治奧地利大公國(Archduchy of Austria)的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手中。一八○五年,拿破崙打敗奧地利後,強迫最後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茲二世(Francis II)於一八○六年解散帝國,原帝國境內的邦國納入以法國為首的「萊茵邦聯」(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至此,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

其實,早在帝國解散的前兩年,法蘭茲二世便已有所準備。他宣佈提升奧地利大公國為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ire),並自稱為奧地利帝國皇帝法蘭茲一世(Francis I)。法蘭茲一世這麼做的目的,除了是對自我加冕為皇帝的拿破崙作出回應外,他同時也意識到神聖羅馬帝國滅亡的日子也不會遠。而且,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把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各領地整合成一個君權集中的大帝國。

奧地利帝國成立之前,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其實主要是由三個獨立國家組成的共主邦聯-奧地利大公國、匈牙利王國(Kingdom of Hungary)和波希米亞王國(Kingdom of Bohemia)。奧地利帝國成立後,奧地利地位提升,變成整個國家的主導,其餘兩國的獨立性下降,法蘭茲一世因此算是能更緊密地統治所有領地。

第一位奧地利帝國皇帝法蘭茲一世

奧地利帝國皇帝是直接繼承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一頭銜,一些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力也自動被奧地利帝國皇帝繼承,例如擁有選任教皇時的否決權。

拿破崙徹底失敗後,原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大部份邦國組成「德意志邦聯」(German Confederation),而奧地利帝國皇帝亦順理成章地成為邦聯之首,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也因此與日俱增,壓過同為德意志強國的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

奧地利帝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十九世紀時民族主義興起,帝國內高呼獨立的民族聲浪此起彼落。為避免帝國分裂,奧地利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cis Joseph I)與匈牙利貴族達成協議成立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這一「二元帝國」7,從此匈牙利地位得以上升至與奧地利平起平坐。法蘭茲.約瑟夫一世也就成了奧匈帝國皇帝。

德意志皇帝

位於北德的普魯士王國於西元十八世紀迅速掘起,在歐洲強鄰底下經過歷代國王的努力下成為了歐洲強權之一。十九世紀民族主義興起,高呼德意志民族統一國家的聲浪日增。

當時彌漫著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的思潮,並為此出現了兩大方案—「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大德意志」方案是指連同奧地利在內建立一個普奧合併的德意志帝國;「小德意志」方案則是排除多民族的奧地利,改以普魯士王國為中心建立德意志帝國。所以,「小德意志」有時也稱為「大普魯士方案」。

被稱為普魯士王國「鐵血宰相」的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以卓越的政治手腕,在普奧戰爭勝利後強迫解散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邦聯」,順利把奧地利對成立德意志帝國的影響力排除。及後在普法戰爭勝利後,他主導與北德意志地區的其他邦國成立了以普魯士王國為中心的「德意志帝國」(German Empire)。在這個帝國內,普魯士王國佔了帝國領土的三分之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William I)被加冕為「德意志皇帝」(German Emperor)。

值得注意的是,威廉一世並非「德意志帝國皇帝」(Emperor of Germany)或「德意志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Germans),而是「德意志皇帝」。這究竟有什麼分別呢?那要說說「德意志帝國」是個怎樣的國家。

德意志帝國的前身是北德邦聯(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是俾斯麥在普奧戰爭後主導成立,並志在排除奧地利影響力的過渡組織。沒錯,這代表後來的德意志帝國也是一個類似聯邦制的國家。雖然俾斯麥的最終目的是想建立一個權力集中的國家,但過份急進的話這定必引來歐洲列強和北德邦聯裡其他邦國的強烈反彈,因為這意味著其他德意志邦國會喪失既有權力,而普魯士王國的權力和地位則會迅速膨脹。所以,「德意志帝國皇帝」這個頭銜是絕不會得到各方贊成的。

第一位「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

至於「德意志人的皇帝」這稱號,與舊時神聖羅馬帝國那個「羅馬人的皇帝」頭銜太相似了,簡直就像間接承認了「德意志人的皇帝」是個沒有實權的榮譽虛位,這是輪到威廉一世不同意了,也不是俾斯麥所希望的。為解決矛盾,在兩者中間落墨,俾斯麥想到了一個巧妙的折衷方案,那就是把邦聯參議院中由普魯士國王兼任的主席一職,改稱為「德意志皇帝」。但這同時意味著,「德意志皇帝」意思只是個「德意志的聯邦主席」,地位並不比其他德意志邦國諸侯在聯邦議院要高。而且,這個稱號也另指「當皇帝的德意志人」,而非「德意志人的皇帝」。「德意志皇帝」統治國家的權力來自帝國憲法所賦予,並非由繼承此稱號自動獲得。

難怪,威廉一世被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時,認為這只是個「從溝渠裡撿回來的皇冠」。他的理想,是建立一個包含整個德意志的普魯士,而非一個開頭以普魯士為首,隨著日子把普魯士消化掉的聯邦國家。無怪乎他曾在加冕前一天說過:「明天將是我最不快樂的一天,我們將把普魯士王國的王位葬送。」


註釋:

1 中世紀時的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北方的諸基督教王國曾出現自稱為「全西班牙的皇帝」的阿爾方索七世(Alfonso VII)。由於這皇帝稱號沒有連續成為西班牙統治者的稱號,因此本文不作介紹。

2 這些公職分別是總司令官、終身護民官、最高神祇官,而且更有徵稅權、人身不被侵害權和臨時敕令頒布權;稱號分別是「大元帥」、「第一公民」、「凱撒」和「奧古斯都」。

3 雖然被稱為「凱撒大帝」,但事實上凱撒只是羅馬共和末期的終身獨裁官,他從來沒有稱帝。

4 「巴西琉斯」一詞源於古希臘克里特/邁錫尼文明,本指各希臘部落的統治者。位於羅馬帝國東部的拜占庭帝國,受希臘文明影響較深,因此逐步希臘化有利國家發展。

5 第一羅馬是羅馬(Rome),第二羅馬是被稱為「新羅馬」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6 其實早在9世紀時保加利亞人已使用「沙皇」稱呼他們的統治者。第一位使用「沙皇」的保加利亞國王是西美昂一世(Simeon I)。

7 所謂二元帝國,是代表奧地利承認匈牙利的獨立地位,奧地利和匈牙利各有自己的政府機構和議會,對上則由皇帝控制的中央議會所管轄。然而,皇帝在奧、匈兩個國家的權力不盡相同,權力基礎來自兩國不同的憲法裡所規定。

圖片來源:

作者

八十後男生,生於香港,靠數學維生卻喜愛研讀歷史,在旁人眼中也許有點怪異。從小喜愛研究和感受歷史洪流裡的人和事,認為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都能在人類的過去中找到一點端倪。

留下回應